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 09

2025-09-15(一)全球央行周,活水來了?特斯拉狂飆,股市驚驚漲?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表現

  • 標普 500 指數周漲幅達 1.6%,創 8 月初以來最佳單周表現,連續 6 周上漲
  • 納斯達克指數周漲幅為 2%,連續兩周上漲,顯示科技股持續受到市場青睞
  • 道瓊指數周漲幅 1%,整體市場資金流入 ETF 達 8,000 億美元,全年預計突破 1 兆美元

超級央行周展望

  • 聯準會預計 9 月 17 日降息至少一碼,基準利率降至 4% 至 4.25%
  • 加拿大預計降息一碼至 2.5%,台灣央行則預計維持當前利率不變
  • 多數央行傾向維持利率以防通膨再起,聯準會降息幅度與市場預期存在落差

新興市場動態

  • 高利率環境下資產價格創高,帶動財富效應,影響消費行為如從中薯升級為大薯
  • 美國 IPO 市場 2025 年累計募集 289 億美元,為 4 年來高點,但仍低於過去 10 年平均值
  • 台股表現亮眼,上周漲幅近 6%,加權指數創歷史新高 25,541 點,外資買超 1,588 億

美中經貿談判

  • 美中第四次經貿談判於 9 月 15 日在馬德里舉行,討論 TikTok 美國業務出售等議題
  • 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累計達 50%,中國對美 LNG 與小麥加徵最高 15% 關稅
  • 中國對外投資上半年達 1,500 億美元,非洲投資 400 億美元居首,顯示一帶一路策略持續推進

歐洲戰況與地緣政治

  • 俄羅斯無人機入侵波蘭領空,暴露北約防空漏洞,波蘭視為領土侵犯
  • 俄羅斯凍結資產約 3,000 億美元,多數在歐洲,影響戰爭結束後的資金歸還問題
  • 烏克蘭若戰敗將改變地緣政治格局,北約視其為緩衝地帶,俄方展示遠距離不對稱攻擊能力

拉丁美洲局勢

  • 美軍在加勒比海部署軍力 8 月增至 90 艘,顯示對委內瑞拉施壓加劇
  • 川普第二任期聚焦打擊毒品與非法移民,拉美選舉週期將影響美國地緣政治布局
  • 阿根廷總統米萊地方選舉失利,披索大跌,國債殖利率受衝擊,右派改革遭遇民意反彈

日本與英法政局

  •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 10 月下旬舉行,295 名國會議員與等量黨員票決定新首相
  • 法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達 3.47%,融資成本逼近義大利與希臘,顯示財政壓力加劇
  • 英國工黨支持率僅剩 20%,首相斯塔莫面臨內閣改組與民粹壓力,選民轉向小黨

美股科技股與 AI 趨勢

  • 費城半導體指數創歷史新高,收於 6,001 點,AI 相關股票如 SK 海力士單日大漲 7%
  • 特斯拉股價周五上漲 7.3% 至 395 美元,中國市場 Model Y 訂單突破 12 萬
  • 市場對 AI 泡沫擔憂加劇,但本益比顯示當前估值較 1999 年科技泡沫低,輝達本益比僅 30 至 40 倍

投資策略與長期觀點

  • 美國股市長期多頭趨勢自 1930 年代延續,ETF 買盤推升大型股權重,資金流向集中
  • 投資應注重長期持有,活得長比短期績效重要,類比司馬氏家族長壽策略
  • 台股與 AI 相關股票具補漲潛力,需觀察聯準會 FOMC 會議對勞動市場與 AI 發展影響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表現

  • 整體表現

    • 美國股市近期漲跌互見,但過去一周表現亮麗,標普 500 指數周漲幅達 1.6%,創 8 月初以來最佳單周表現,連續 6 周上漲;納斯達克周漲幅 2%,連續兩周上揚;道瓊周漲幅 1%。
    • 9 月 15 日收盤數據:道瓊下跌 273 點(0.59%),收 45,834 點;標普 500 下跌 3 點(0.05%),收 6,584 點;納斯達克上漲 98 點(0.4%),收 22,141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6 點(0.11%),收 6,001 點。
    • 美國股市自 4 月中旬川普喊「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後扶搖直上,呈現政策面帶動的「人造牛市」,ETF 資金流入超 8,000 億美元,全年有望突破 1 兆美元,成為市場主要動能。
    • 費城半導體指數創歷史新高,反映 AI 熱潮,但市場擔憂泡沫風險。主持人在分析歷史泡沫(1840 年英國鐵路、1990 年網路泡沫等)後認為,當前 AI 產業處於發展初期,獲利動能強於 1999 年,且本益比(輝達約 30-40 倍)低於當年科技股(90-100 倍),泡沫破滅可能性不高。
  • ETF 影響

    • ETF 買盤推升大型權值股,美國 ETF 數量(4,300 檔)已超上市公司(4,200 檔),資金集中流向流動性佳的大型股,推高股價。
    • 美國股市長期趨勢自 1930 年代起持續上升,主持人強調「活得長」是投資關鍵,類比歷史人物司馬氏家族,長期持股可享多頭報酬。
  • 泡沫風險

    • AI 相關股價上漲主要由少數巨頭主導,非無限供給,降低泡沫風險。主持人建議投資人關注是否擴大或減少扣款,而非離場。

全球央行政策(超級央行周)

  • 聯準會降息預期

    • 聯準會預計 9 月 17 日至少降息 1 碼,基準利率降至 4% 至 4.25%。市場預期今年降息約 3 次,但聯準會點陣圖顯示步伐可能較慢,存在預期落差。
    • 聯準會即將「開啟水龍頭」,但幅度待觀察,高利率副作用(如資產價格上漲帶動財富效應)仍存。
  • 其他央行動向

    • 加拿大預計降息 1 碼至 2.5%;印尼維持基準利率;台灣央行預計維持利率不變;挪威央行可能降息;其他央行多保持現狀以防通膨再起。
    • 中國央行與聯準會傾向寬鬆政策,持續「放水」。

新興市場與台股

  • 台股表現

    • 台股為全球市場上周最亮眼,單周大漲近 6%,加權指數衝破歷史新高 25,541 點,單周上漲 980 點。
    • 外資因美元貶值回補台股,單周買超 1,588 億台幣,受 MSCI 亞洲新興市場指數資金流入帶動,台積電被視為 AI 硬體基建核心受惠者。
  • 新興市場動態

    • 高利率環境下,資產價格創高帶動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如從中薯升級大薯),但對新創與 IPO 市場影響大,美國 IPO 募集 289 億美元,為 4 年高點,但遠低於過去 10 年平均,顯示低利率環境更利新創。
    • 南韓因企業治理改革(如 7 月商法修改)吸引外資回流,SK 海力士單日大漲 7%。日本因川普關稅政策與日元走強,資金緩慢回補。

美中經貿談判

  • 談判背景

    • 9 月 14 日美中第四次經貿談判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議題包括 TikTok 美國業務出售(期限 9 月 17 日)、關稅調整、稀土出口等。
    • 美國要求 TikTok 斷開與中國母公司數據與技術聯繫,川普多次延長期限,施壓中方在談判中讓步。
    • 中國對稀土實施出口許可制後適度放鬆,但川普警告若再限制將課 200% 懲罰性關稅。
  • 關稅戰現況

    • 美中自 2 月起五度互增報復性關稅,美國對中國關稅累計達 125%,中國對美國 LNG、小麥等加徵最高 15%。目前實質關稅約 30%,加上 2018 年 20%,總計約 50%。
    • 中國出口順差創歷史新高,雖對美、墨出口減少,但對奈及利亞、越南、泰國增幅超 20%,反映「洗產地」行為與一帶一路投資效益。
  • 中國對外投資

    • 中國一帶一路投資於 2025 上半年達 1,50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非洲為首要投資地(400 億美元),其次為亞洲(294 億)、中東(241 億)、東南亞(187 億)。
    • 中國對非洲長期投資(礦產、能源、基建)增強政治影響力,非洲國家在國際組織中傾向支持中國。
  • 人民幣國際化

    •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強調打造多極化金融格局,人民幣國際支付占比僅 4%,外匯儲備占比 2%,無意挑戰美元霸權,而是與日元、歐元競爭。

地緣政治與全球局勢

  • 烏俄戰事與歐洲

    • 川普對普京失去信心,計劃在 G7 財長會議推動對中國、印度(購買俄羅斯原油)課徵 100% 關稅,但市場反應冷淡。
    • 俄羅斯無人機頻繁飛入波蘭領空,引發北約緊張,暴露防空漏洞,凸顯烏克蘭作為歐洲安全緩衝區的重要性。俄羅斯具備遠程不對稱攻擊能力,促使歐洲加速無人機防禦發展。
    • 俄羅斯被凍結的 3,000 億美元資產多在歐洲,若戰爭結束,歐洲需歸還,影響其立場。
  • 拉丁美洲

    • 美國在加勒比海軍力自 8 月增至 90 艘艦艇,針對委內瑞拉採取強硬行動(如擊沉運毒快艇),川普政策聚焦打擊毒品與非法移民。
    • 拉美即將迎來密集選舉(2025 年 10 月至 2026 年底),美國欲透過符合其利益的國家打造國防安全供應鏈。
  • 日本政局

    • 日本首相石破茂因關稅戰影響宣布下台,自民黨派系解散(僅麻生派存續),權力真空加劇,高市早苗與小泉進次郎角逐首相,選舉於 10 月下旬投票。
    • 日本通膨高漲,央行傾向緊縮,自民黨執政面臨挑戰,建制派沒落成為趨勢。
  • 歐洲政局(英、法)

    • 法國國會 9 個月內兩度推翻政府,總理頻繁更換(2022 年來第五位),財政改革失敗,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達 3.47%,與義大利、希臘接近,融資成本高企。
    • 英國工黨政府支持率低迷(20%),副手因逃稅醜聞辭職,選民流向改革黨與自由民主黨,政局不穩。
  • 阿根廷政局

    • 阿根廷總統米萊的地方選舉慘敗,披索與國債殖利率受衝擊,右派改革政策引發民意反彈,凸顯改革過頭導致社會福利削減的後果。

特斯拉與科技股

  • 特斯拉表現

    • 特斯拉股價 9 月 12 日大漲 7.3%,收 395 美元,創三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中國市場需求強勁(Model Y 訂單超 12 萬輛,日均接單近 1 萬輛),自駕計程車計畫進展顯著。
    • 特斯拉董事會提出 1 兆美元薪酬方案,欲留住馬斯克,設定市值與營運目標(如市值達 2 兆美元需交付 2,000 萬輛車,4 兆美元需追上輝達)。
  • 其他科技股

    • 蘋果因 i17 推出後表現平平,錯過推升股價時機,需待第四季財報提振。
    • 七大科技巨頭中僅蘋果未見顯著上漲,市場聚焦落後補漲股的外溢效應。

投資建議與思考

  • 長期投資觀點

    • 主持人以《天龍八部》段譽故事為喻,強調投資如接力賽,長期持股重要性,子女可延續未竟之志,類比美股長期多頭趨勢。
    • 建議投資人關注 AI 產業初期發展潛力,調整扣款力度而非離場,活得長、健康投資是關鍵。
  • 就業市場與 AI

    • 主持人提到就業市場軟化與 AI 發展的關聯,計劃於 9 月 18 日 FOMC 會議後進一步分析勞動力市場與 AI 關係。

總結

主持人認為全球金融市場受美國政策(關稅戰、聯準會降息)與地緣政治影響,呈現複雜動態。美國股市受 ETF 與 AI 熱潮推動,短期無顯著泡沫風險;台股因外資回補表現亮眼;美中經貿談判與關稅戰持續影響全球政局,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擴大影響力;歐洲、拉美、日本政局不穩,反映川普政策的外溢效應。投資上,主持人強調長期持股與調整策略的重要性,呼籲投資人關注後續央行動向與地緣政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