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 09

2025-09-09(二)突破 3,600 美元!為何金價能跑贏股債?融資歸來,散戶大軍壓境?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資產表現

  • 市場預期美國即將公布的 CPI 和 PPI 數據,降息預期已完全反映在市場流動性,納斯達克指數在輝達與博通領漲下創歷史新高
  • 非農就業數據疲軟,搭配 CPI 和 PPI 數據可能影響聯準會 FOMC 會議決策,米蘭若通過參議院提名將增加降息鴿派訊號
  • 今年所有資產均呈正報酬,黃金漲幅 36.7% 領先,連續三年雙位數成長(2023 年 12.7%、2024 年 26.7%),反映地緣政治風險與債務擴張

黃金與避險資產趨勢

  • 黃金現貨價格達 3,631 美元,期貨金漲幅更快,反映市場對降息一碼的預期已消化,甚至可能降息兩碼
  •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表現超越風險資產,顯示市場在牛市中仍具避險情緒,與歐亞股市平均漲幅 23.5% 及比特幣 19.2% 相比更突出
  • 債券市場中,長天期國債(TLT)漲幅 4.4%,超越大宗商品 3%,顯示債券市場跑贏通膨

新興市場與亞洲股市動態

  • 新興市場股票連續 8 個月上漲,MSCI 新興市場指數受中國科技股(如阿里巴巴、騰訊)帶動,泰銖對美元一周漲 1%,創四年新高
  • 中國股市自 4 月起強勢上漲,成交量達 3.1 兆人民幣,接近 2015 年瘋牛時期,融資交易創歷史新高,散戶情緒高漲
  • 中國金融監管部門為避免泡沫,取消部分融券限制並加強交易管制,顯示監管機構擔憂市場過熱

台股表現與資金動向

  • 台股指數創歷史新高,收 24,547 點,外資一周買超 80 至 146 億台幣,顯示買盤穩健但非過熱
  • 散戶融資餘額連續 7 周上漲,累計增加 407 億台幣,增幅 18.2%,達 2,644 億台幣,顯示散戶積極參與
  • 市場量價背離,主力可能進行調節,後續需觀察國安基金退場或進一步監管措施對市場影響

台灣房地產市場現況

  • 央行放寬換屋族舊屋出售期限,從 1 年延至 18 個月,回溯至 2025 年 9 月 20 日,適用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貸款案件
  • 總量管制未放寬,央行將討論延至年底,顯示短期內流動性仍受限,房市成交量難提升
  • 預售屋市場量縮,半數縣市房價上漲(如嘉義、桃園、基隆漲幅超 10%),但新青安政策對中古屋買盤助益有限

美股市場與科技股主導

  • 美股四大指數高位震盪,納斯達克漲 0.48% 至 21,798 點,標普 500 漲 0.21% 至 6,495 點,受科技巨頭推動
  • 標普 500 成分股中位數股價距高點 11%,中小型股距高點 7% 至 19%,顯示漲勢集中於科技股
  • 沃爾瑪與 Costco 本益比分別為 34 倍與 47 倍,與輝達 30 至 40 倍相近,顯示實業股估值偏高,市場資金輪動存疑

非農數據與勞動市場修正

  •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即將公布非農就業數據修正,幅度可能達 80 萬至 100 萬人,顯示勞動市場或早已轉弱
  • 過去 10 年非農數據修正幅度逐年擴大(30 萬至 80 萬人),市場對數據真實性存疑
  • 外資企業(如 LG、現代)在美雇用非 H1B 簽證工人,凸顯美國製造業勞工結構問題,影響就業數據預測

法國政局與國債危機

  • 法國不信任案通過,總理白胡即將請辭,馬克宏需在兩年內尋第五位總理,凸顯政局動盪
  • 法國國債占 GDP 比重過去 4 年不減反增,與歐洲多數國家還債趨勢背離,債務問題嚴重
  • 法國與德國公債利差創 20 年新高,5 年期 CDS 保費上漲,市場對法國國債違約風險增加關注

總結與投資心態建議

  • 黃金跑贏股市與債市,反映全球債務膨脹與美元貶值效應,台股收 24,784 點,台積電重回 1,200 台幣
  • 市場情緒焦慮,投資人追漲殺跌易受影響,建議建立穩定投資邏輯,避免每日追問政策與價格
  • 房市與股市流動性預期分化,房市僵局待明年信用管制鬆綁,股市則需警惕過熱與資金輪動風險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主持人觀點:市場正處於等待美國即將公布的 CPI 和 PPI 數據的階段,降息預期已完全反映在市場流動性上,推動納斯達克指數在輝達和博通領漲下創歷史新高。然而,上週五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疲軟,結合本週 CPI 和 PPI,可能為聯準會(FOMC)的利率決策帶來變數。
  • 聯準會政策: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即將針對聯準會理事米蘭的提名投票,若通過,作為川普派或降息派的米蘭將參與 9 月 16-17 日的 FOMC 會議,可能增加降息的鴿派訊號。但市場數據顯示經濟數據與流動性預期存在脫鉤現象,可能是統計誤差或市場兩極化所致。
  • 市場流動性:今年市場流動性預期均勻反映在各資產上,截至 9 月 9 日,多數資產均呈現正報酬,但市場是否過度透支流動性預期,資金來源成為觀察重點。

資產績效

  • 黃金表現:黃金是今年表現最亮眼的資產,漲幅高達 36.7%,連續三年雙位數成長(2023 年 12.7%、2024 年 26.7%)。儘管高利率環境持續,降息預期尚未完全反映,黃金上漲主要受地緣政治風險及財政債務擴張影響。現貨倫敦金價格達 3,631 美元,期貨金漲幅更快,反映市場對降息一碼甚至兩碼的強烈預期。
  • 避險 vs. 風險資產: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領漲,引發市場是否傾向避險的疑問。股票市場中,歐亞股市平均漲幅 23.5%,比特幣漲 19.2%,新興市場股票漲 8.5%。美國成長股、大型股、新興市場債券、價值股及小型股漲幅在 8% 至 15% 之間,高收益債及短期國庫券(如 TIPS)漲幅約 6% 至 7.1%,長期國債(TLT)漲幅 4.4%,超越大宗商品的 3%。整體資產均跑贏通膨,但黃金表現遠超股票和債券,顯示市場上漲帶有避險性質。
  • 市場風險:所有資產均處於高位,存在高乖離風險,投資人需謹慎判斷避險或風險資產的配置。

亞洲市場

  • 新興市場動態:美元走弱及聯準會降息預期推動新興市場股市和匯市上漲,MSCI 新興市場指數受中國科技股(如阿里巴巴、騰訊)帶動表現強勁。泰銖對美元一周漲 1%,創四年新高。新興市場股票連續八個月上漲,吸引資金流入當地債券市場。
  • 印度市場:儘管美國關稅重創印度出口,川普近期對印度的友善態度提振市場信心,印度指數出現落後補漲行情。
  • 中國市場:中國股市自 4 月起強勁上漲,創十年新高,成交量達 3.1 兆人民幣,僅次於 2015 年瘋牛時期。散戶情緒高漲,8 月新開 A 股帳戶較去年同期增長 166%,融資交易創歷史新高。為避免重演 2015 年暴漲暴跌,中國監管部門取消部分融券限制並限制過度交易。主持人認為,中國高儲蓄率問題若能轉化為股市投資為正面,但需警惕通膨過快上升及泡沫風險。

台股追蹤

  • 台股表現:台股昨日創歷史新高,收於 24,547 點,寫下四大紀錄,中小型股表現活躍。外資本週持續買超,每日約 80 億至 100 億台幣,昨日買超 146 億。融資餘額快速上升,連續七週增加 407 億,增幅 18.2%,達 2,644 億,顯示散戶資金強勁流入,但量價背離暗示主力內部調節。
  • 市場風險:台股量能暴增顯示部分投資人獲利了結,後續需觀察是否因關稅協定或經濟隱憂引發監管措施(如國安基金退場)。主持人認為,市場情緒高漲但需警惕過熱風險。

房市僵局

  • 央行政策:台灣央行將換屋族出售舊屋期限從 1 年延長至 18 個月,回溯至 9 月 20 日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的貸款適用,但明確表示短期內不放寬總量管制,預計年底或明年初再討論。此舉對有換屋需求的自住買家提供彈性,但因成交量低,實際效果有限。
  • 房市現況:房地產市場交易量持續萎縮,買賣雙方均持觀望態度,賣方因貸款限制不願降價,買方等待政策放寬,導致市場僵局。預售屋市場作為領先指標,雖半數縣市房價上漲(如嘉義、桃園、基隆漲幅超 10%),但因總量管制未放寬,預售市場難有大幅上漲空間。
  • 市場心理:房價止穩但流動性乾涸,賣方因「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不願賣房,買方因不確定性不敢出手。主持人預判房市已進入築底期,下一輪上漲需待第七波信用管制全面放寬,預計明年地方選舉前可能鬆綁。

美股追蹤

  • 指數表現:美股四大指數高位震盪,道瓊上漲 114 點(0.25%,收 45,514 點),標普上漲 13 點(0.21%,收 6,495 點),納指上漲 98 點(0.48%,收 21,798 點,創歷史新高),費半上漲 48 點(0.84%,收 5,809 點)。但中小型股與非科技巨頭表現脫鉤,標普 500 成分股中位數股價距歷史高點有 11% 差距,中小型股更遠(小型股 7%、中型股 11%、2,000 指數 19%)。
  • 科技股主導:漲勢由少數科技巨頭(如輝達)推動,標普 500 前瞻本益比上升,但非科技股本益比與過去 10-20 年相差不大,長期成長預期約 10%,低於網路泡沫(16%)及疫情復甦(13%)時期。
  • 估值問題:實業股(如沃爾瑪、Costco)本益比高於或接近輝達(沃爾瑪 34 倍、Costco 47 倍、輝達 30-40 倍),顯示估值偏高,市場對中小型股輪動有期待但成長力不足,投資人情緒焦慮,擔心錯過漲勢又怕高位追高。

非農修正值

  • 就業數據修正: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即將公布非農就業數據基準修正,幅度可能達 80 萬至 100 萬人,顯示勞動市場可能早於去年轉弱,過去數據或因粉飾而失真。修正幅度若大,可能引發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
  • 外資影響:川普政策推動外國企業回美投資以創造就業,但近期 LG 和現代車廠非法移民事件顯示,許多就業崗位由非美國工人填補(如韓國技術人員使用非 H1B 簽證)。美國製造業對外籍勞工依賴及簽證配額限制(每年僅 8.5 萬 H1B 名額)可能影響就業數據預測。

法國國債

  • 政局動盪:法國總理白胡因削減赤字計畫受阻,國會不信任案通過,即將請辭,馬克宏需在不到兩年內尋找第五位總理。法國政局動盪,左右派對立導致財政預算案難獲穩定支持。
  • 債務問題:法國國債占 GDP 比重過去四年不減反增,與歐洲多數國家還債趨勢背離。法國與德國公債利差創 20 年新高,五年期 CDS 保費上漲,市場對法國國債違約風險的擔憂加劇。
  • 歐洲債市:全球長債殖利率上升,法國尤為顯著,反映債務膨脹及財政改革困境,類似希臘債務危機情境。

總結

  • 主持人觀點:黃金因全球債務膨脹及地緣政治風險跑贏股票和債券,美國股市受美元貶值影響漲勢受限,歐洲股市則由匯率因素推動。台股創歷史新高,但量價背離顯示過熱風險。房市因央行總量管制陷入僵局,預計明年鬆綁前為築底期。美股由科技股主導,中小型股表現脫鉤,投資人情緒焦慮。非農數據修正可能暴露勞動市場疲軟,法國政局動盪加劇國債風險。投資人需建立穩定的投資邏輯,避免被市場情緒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