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 09
2025-09-03(三)金價創高!降息不遠了?美撤銷南京廠 VEU,勿擔心台積?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股表現
- 道瓊指數下跌 249 點,跌幅 0.55%,收於 45,295 點,顯示市場承壓但買盤仍踴躍
- 標普 500 下跌 44 點,跌幅 0.69%,收於 6,415 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175 點,跌幅 0.82%,收於 21,279 點,反映 9 月初市場回檔壓力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63 點,跌幅 1.12%,收於 5,605 點,部分成分股如台積電 ADR 下跌 1.07%,顯示半導體產業面臨挑戰
美國經濟數據與市場展望
- 美國 8 月標普製造業 PMI 從 49.8 升至 53,顯示景氣擴張,為三年來最強表現
- ISM 製造業 PMI 從 48 升至 48.7,仍處緊縮格局,顯示經濟數據分化,大企業表現優於中小企業
- 9 月市場回檔可能為庫存循環調整或短期休息,投資人需關注經濟基本面與政策不確定性
川普政策與關稅爭議
- 川普計劃上訴至最高法院,挑戰上訴法院以 7:4 裁定其濫用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的判決
- 川普提出 Plan B,考慮引用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或 1974 年貿易法第 301 條,轉向對半導體等特殊產品課徵關稅
- 取消 50 億美元對外援助引發共和黨內部不滿,可能加劇僵局,影響數十萬公務員薪資
金價與避險資產動態
- 金價突破每盎司 3,500 美元,創歷史新高,白銀今年上漲近 40%,為 2011 年來最高
- 金價上漲反映市場不確定性增加,避險資金湧入,降息兩碼機率達 91.7%,與兩週前相近
- 全球去美元化趨勢推升黃金外匯儲備占比,歐洲機構減少購買美債,轉向貴金屬與比特幣
上合峰會與地緣政治
- 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在天津舉行,成員國人口達 34 億,GDP 總和 26 兆美元,遠低於 G7 的 46 兆美元
- 習近平提出全球治理倡議,提供新台幣 86 億無償援助與 430 億人民幣貸款,強調反對單邊制裁
- 印度可能因與中國、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成為上合組織中最可能轉向親美的國家
中俄能源合作
- 中俄簽署西伯利亞力量 2 號天然氣管道備忘錄,預計 2030 年完工,年輸送 500 億立方米天然氣
- 俄羅斯尋求替代歐洲市場的出口路線,中國獲得不受地緣政治干擾的能源供應
- 美國對中俄合作保持警惕,可能醞釀新一輪政策應對,關稅戰影響持續發酵
美國對毒品與洗錢問題的應對
- 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2020 至 2024 年間,3120 億美元可疑交易與中國洗錢網路有關,涉及墨西哥販毒集團
- 川普宣布美軍摧毀委內瑞拉出發的毒品船,強調對毒品流入美國的強硬態度
- 中國被指為芬太尼製造與洗錢核心,美國可能進一步施壓中國政府採取行動
美國住房與移民政策
- 川普宣布全國住房緊急狀態,旨在降低購屋交易成本,提升 2026 年共和黨選情
- 美國農業勞動力 70% 為外來人口,其中 40% 為非法移民,川普加大取締導致農場勞動力短缺
- 川普承諾為農場主擔保,允許合法移民進入,短期薪資通膨壓力可能增加
半導體產業與政策影響
- 美國政府撤銷台積電南京廠最終用戶(VEU)資格,關鍵設備需逐筆申請許可,影響中國半導體供應鏈
- 美國以 10% 比例入股英特爾,將晶片法案補助轉為股權投資,減少附帶條件,提升英特爾政策優勢
- 台積電市值達 1 兆美元,遠超英特爾的 1000 億美元與三星的 3000 億美元,顯示台灣半導體競爭力
亞洲市場與投資策略
- 亞洲製造業 PMI 顯示收縮,日本 49.7、南韓 48.3、台灣 47.4,投資人信心下降
- 台股下跌 47 點,收於 23,976 點,跌破 24,000 點,市場關注降息預期與非農就業數據
- 投資策略分歧:部分投資人看淡 PMI 預示獲利下修,部分人視回檔為低點進場機會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表現與市場展望
-
美股近期走勢:
- 2025 年 9 月 2 日為美股 9 月首個交易日,市場承壓明顯。道瓊指數盤中一度下跌 596 點,但買盤踴躍,收盤跌 249 點(0.55%),收於 45,295 點;標普 500 跌 44 點(0.69%),收於 6,415 點;納斯達克跌 175 點(0.82%),收於 21,279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跌 63 點(1.12%),收於 5,605 點。
- 半導體類股如輝達(-1.95%)、應材(-1.98%)、台積電 ADR(-1.07%)表現疲軟,部分受美對南京廠設備管制影響,但衝擊有限,因產能占比不大。
- 市場視 9 月回檔為「漲多休息」,非大幅修正,四大指數均線仍上彎,無死亡交叉,顯示市場情緒仍偏多。
-
9 月市場預期:
- 過去 4 個月(4 月至 8 月)美股連續收紅,9 月可能出現均值回檔,但幅度有限,屬正常調整。
- 美國經濟數據分化:標普製造業 PMI 從 49.8 升至 53,顯示擴張;ISM 製造業 PMI 從 48 升至 48.7,仍處緊縮。新訂單增長,但就業指數疲弱,顯示大企業受 AI 伺服器需求帶動,中小企業復甦較弱。
- 投資策略建議:短期回檔可能是攤低成本機會,長期投資應專注週期分辨,避免過度槓桿操作。
貴金屬市場與避險情緒
-
金價與白銀表現:
- 金價突破每盎司 3,500 美元,創歷史新高,超越 4 月高點。白銀今年漲幅近 40%,創 2011 年來新高,除避險需求外,也受太陽能電池板等工業用途推動,連續 5 年供不應求。
- 金價上漲不僅因降息預期(兩碼降息機率達 91.7%),更反映市場對關稅政策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避險需求。
-
去美元化趨勢:
- 全球儲備貨幣中,美元占比仍超 50%,但黃金占比自 2014、2015 年起逐步上升,部分因金價上漲,部分因去美元化疑慮。歐洲大型機構減少購買美債,轉向貴金屬及比特幣等資產。
- 黃金買盤主要來自上海合作組織(SCO)成員國,後續需觀察川普任期結束後,是否回歸美債投資。
川普政策與關稅爭議
-
關稅政策挑戰:
- 川普擬上訴最高法院,挑戰上訴法院 7:4 裁定其濫用《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實施關稅。川普認為最高法院保守派將支持關稅合法性。
- 備案(Plan B):若 IEEPA 失效,可能引用《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1974 年貿易法》第 301 條或第 122 條,改對特定商品(如半導體)或國家課徵關稅,避免退還已徵稅款。
- 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推升避險資產需求,影響市場情緒。
-
內政與經濟挑戰:
- 國會 9 月 2 日復會,需談判政府支出以避免 10 月 1 日聯邦政府關門,共和黨多數使影響有限。
- 川普取消 50 億美元對外援助引發爭議,民主黨警告可能導致公務員薪資危機。
- 住房緊急狀態:川普宣佈全國住房緊急狀態,旨在統一地方建築規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住房可行性,作為 2026 年中期選舉策略。
- 移民政策調整:強硬取締非法移民導致農業勞動力短缺(70% 農場工人為外來人口,40% 為無證移民),川普承諾為農場主擔保,引進合法移民,但可能推升薪資通膨。
-
對外政策與反毒行動:
- 美國財政部報告指中國洗錢網路助墨西哥販毒集團販賣芬太尼,2020 至 2024 年涉 3,120 億美元可疑交易,影響美國國安。
- 川普強化反毒,摧毀委內瑞拉毒品船,顯示強硬立場。
地緣政治與國際聯盟
-
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
- 天津峰會中,習近平提出全球治理倡議,提供 86 億新台幣無償援助及 430 億人民幣貸款,反對單邊制裁,意圖對抗川普關稅政策。
- SCO 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人口達 34 億,GDP 26 兆美元,落後 G7(46 兆美元)及 G20(108 兆美元),經濟品質及金融體系成熟度較弱。
- 中俄合作深化,簽署「西伯利亞力量 2 號」天然氣管道備忘錄,預計 2030 年完工,年輸 500 億立方米天然氣,降低中國對美國、卡達、澳洲的能源依賴。
-
印度角色:
- 印度因與中國、巴基斯坦的邊境問題,與俄羅斯關係較密切,但可能因地緣政治考量轉向親美,成為 SCO 中潛在「反骨」國家。
半導體產業動態
-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限制:
- 美國年底將撤銷台積電南京廠「最終用戶」(VEU)資格,關鍵設備、備品及化學品需逐筆申請許可,與對三星、SK 海力士的措施一致,旨在封堵中國半導體技術漏洞。
- 政策對台積電股價影響有限,因南京廠產能占比小,但需關注關稅細節及 IEEPA 失效後的替代方案。
-
美國扶持本土產業:
- 美國政府以晶片法案資金入股英特爾 10% 股權,取代補助模式,減少附加條件,增強英特爾國防晶片供應鏈角色。雖短期財報虧損 31 億美元,但政治支持提升其競爭力。
- 英特爾與台積電、三星技術差距仍存,2 奈米、3 奈米產能「只在實驗室,不在工廠」。
-
韓國半導體動態:
- 三星投資 450 億美元在德州建兩座晶片廠、一座研發中心及封裝設施;SK 海力士在印第安那州設先進封裝廠及研發中心。
- 韓國 8 月出口年增 1.3%,連續三個月成長,但關稅協定(15% 稅率具疊加效果)使競爭壓力大於日本。
亞洲市場與台灣表現
-
亞洲製造業趨勢:
- 亞洲 PMI 普遍收縮:日本 49.7、韓國 48.3、台灣 47.4,顯示製造業信心疲弱,景氣高峰已於 2024 年出現,現處緩步放緩階段。
- 股價未反映 PMI 疲弱,部分市場仍創高,需觀察是否進入均值回檔或景氣轉好。
-
台股表現:
- 9 月 2 日台股下跌 47 點,收於 23,976 點,跌破 24,000 點關卡。
- 台灣經濟分化:出口表現強勁,但無薪假人數及傳統產業疲弱,高度依賴台積電帶動。
投資策略與市場觀點
-
週期性思維:
- 投資應區分短期與長期,短期回檔不等於失敗,長期看可能是攤低成本機會。定期定額投資本質為長期參與市場,不應過分擔憂短期套牢。
- 投資者對市場訊號解讀分歧:PMI 下降可能預示景氣走弱或買進機會,需結合情緒與景氣指標判斷。
-
國運與投資:
- 引用巴菲特觀點,投資即賭國運。美國制度造就全球最強大經濟,台積電帶動台灣經濟,2018-2019 年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市值相當,但現台積電達 1 兆美元,三星 3,000 億美元,英特爾僅 1,000 億美元,凸顯選擇市場的重要性。
後續觀察重點
-
美國數據與降息預期:
- 本週四、五的職位空缺數及非農就業數據將決定 9 月降息兩碼的可能性。若勞動市場惡化,可能加劇市場波動。
- 新任勞工統計局局長數據公信力受質疑,需關注數據真實性。
-
地緣政治與關稅:
- 觀察 SCO 聯盟買盤持續性及川普關稅政策進展,特別是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
- 印度是否轉向親美,將影響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
市場動態:
- 美國經濟靠消費支撐,需關注高利率副作用;亞洲市場景氣放緩,股價是否進入回檔階段。
- 貴金屬與避險資產走勢,反映市場不確定性持續。
總結
主持人認為,當前市場處於高檔休息階段,9 月回檔屬正常調整,投資者應以長期週期思維應對短期波動。美國經濟數據分化,貴金屬上漲反映避險需求,川普政策(關稅、移民、反毒)與 SCO 聯盟動態將持續影響市場。台積電等半導體企業受美中博弈影響,但衝擊有限,投資應專注國運與產業趨勢,靈活應對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