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 09

2025-09-11(四)費半創史高!甲骨文飆漲 36%,AI 榮景何時到頂點?

摘要整理

美股與甲骨文財報亮點

  • 甲骨文股價單日暴漲 36%,收盤價達每股 328 美元,市值一天增加 2,440 億美元,接近一兆美元門檻
  • 雲端基礎設施營收達 33 億美元,年增幅 55%,預估 2026 會計年度將達 180 億美元,較 2025 年成長 77%
  • 執行長簽下四份百億規模合約,剩餘履行合約 RPO 突破 4,000 億美元,帶動費半指數上漲 2.38% 至 5,958 點,創歷史新高

台積電營收與股價表現

  • 8 月營收達 3,357 億台幣,月增 3.9%,年增 33.8%,為歷年同期新高,僅次於 2024 年 11 月
  • ADR 上漲 3.8%,台股股價盤中衝高至 1,230 元,現試探 1,250 至 1,260 元,市值達 31.76 兆台幣,全球排名第 11
  • 第三季美元營收平均 324 億美元,季增 8%,換算新台幣 9,396 億,若 9 月達 2,600 億,即可輕鬆達成低標,全年超市場預期

美國 8 月 PPI 數據分析

  • PPI 月減 0.1%,為 4 月以來首次下滑,年增幅從預期 3.3% 降至 2.6%,帶動降息預期從兩次升至三次
  • 最終需求服務類別下滑 0.2%,為 4 月以來最大跌幅,主要來自需求貿易服務利潤下滑,能源與商品部門持續收縮
  • 薪資通膨仍跑贏 CPI,但若 PPI 驟降過快,可能反映薪資增幅鬆動,民眾購買力全面消失,需觀察今晚 CPI 公佈

關稅轉嫁與消費者影響

  • 日本企業調查顯示,汽車關稅 87% 由企業吸收,僅 13% 轉嫁消費者,維持美國市占率,利潤從未來銷量回收
  • 飲料食品轉嫁率達 63%,娛樂用品高達 98%,家電與家具完全轉嫁消費者,低價產品無利潤空間被迫漲價
  • 8 月起關稅升至 10%,但 4 月以來無明顯物價轉嫁,川普可依每日新聞社數據調整政策,汽車可續課,家電等需緩和

中國 8 月物價指數與全球影響

  •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減 0.4%,連續一年在 0 軸以下,顯示經濟與股市兩極化,生產成本快速下行
  • PPI 年減 2.9%,輸出中間財與原物料廉價,助美國工廠壓低成本,中國意外成全球抗通膨領頭羊
  • 美國 PPI 減縮部分源於中國通縮輸出,東亞與南美原物料未漲價,強化聯準會寬鬆空間,但經濟疲軟跡象持續

美國薪資與經濟體感溫度

  • 疫情後失業率維持低檔,GDP 持續增長,股市財富效應創高,但 2021 至 2022 年平均時薪負增長侵蝕購買力
  • 過去幾月薪資終於翻正跑贏通膨,但多數人仍落後,少數高薪者拉抬平均值,造成市場極化現象
  • 川普盼維持過渡期,物價未完全轉嫁,薪資暫勝通膨,讓虛體財富效應轉嫁民生,緩解拜登時期購買力痛苦

台股 8 月營收與庫存概況

  • 上市櫃公司 8 月總營收 4.15 兆台幣,月增 2.04%,年增 9.33%,基本面良好,總體利潤與市值大幅提升
  • 餐飲、綠能、食品、工業自動化等產業開始庫存回檔,但 AI 伺服器與數據中心相關營收調升,穩住市場情緒
  • 前十大 ETF 資金湧入,接受波動度加大,每 3-4 年週期慣性下修,如 2018 年獲利下修 13%,2022 年因囤貨大修

美股指數與投資心態建議

  • 道瓊跌 0.48% 至 45,490 點,標普漲 0.3% 至 6,532 點,納指微漲 0.03% 至 21,886 點,資金輪動至科技股
  • CNN 恐懼貪婪指數逾 50,情緒高位但未極端,歷史低點如 2024 年 4 月關稅戰與 7-8 月套利平倉,建議依中心邏輯操作
  • 動能交易追漲殺跌,存股族死纏爛打累積張數,景氣投資依藍燈重倉買入,其餘壓現金,堅持內在突破避免成市場養分

漲幅分散與 ETF 操作思維

  • 費半突破歷史新高,但羅素 2,000 中位數距高點跌 19%,標普 500 中位數需漲 11% 才創新高,少數股票帶動行情
  • 未挑對 AI 股易落後大盤,建議 ETF 被動擇股主動擇時,分散風險,2024 年 0050 大幅跑贏個股
  • 個股操作如跟單一對象易栽跟頭,多分散如聊 10 人只覺煩,順應兩年大盤行情,避免永遠落後

地緣政治局勢更新

  • 保守派青年領袖 Charlie Kirk 在猶他大學演講遭槍擊身亡,年僅 31 歲,兩黨譴責,恐影響 MAGA 派對外保守格局
  • 以色列在卡達首都轟炸哈馬斯,引國際紛爭,美方表態理解但不認同,觀察中東外擴效應穩定性
  • 尼泊爾 Z 世代因社群禁令推翻共產黨,總理辭職逃亡,高官遭焚燒與圍毆,北京敏感,軍方中立速垮政權,類蘇聯一夕瓦解

烏俄戰事與金價因素

  • 俄羅斯無人機空襲烏克蘭,談判失效,歐美協議無進展,波蘭擊落 19 架侵空域,東部緊張一發不可收拾
  • 澤連斯基改口未全佔領即勝利,釋鴿派訊號,但戰場未變,金價持續上漲源於地緣緊張未消
  • 川普控步調,觀察談判進程是否局部緊張,北約緊急磋商,無人機逾烏達波蘭邊境,上百死傷加劇局勢

總結與投資思維

  • PPI 與甲骨文好消息帶動美股,但忽略經濟下行,只押降息流動性,右側上漲保守,左側依情緒景氣動能指標
  • 台股漲 299 點至 25,492 點,台積電站 1,255 元,樂觀速度一週破 2 萬 6 千,但觀察庫存調整幅度起跳點
  • 堅持中心思想,上漲盼下跌為預料動作,時間成朋友,少操無用心多操愛的人

觀點整理

美股與 AI 行情動態

  • 美股昨早盤受甲骨文大漲影響,加上 8 月 PPI 意外下滑,標普 500 及納斯達克指數創歷史新高;道瓊雖收跌,但屬資金輪動,主要流入科技股。
  • 甲骨文單日暴漲 36%,收每股 328 美元,市值一日增 2,440 億美元,接近 1 兆美元;雲端設施營收達 33 億美元,年增 55%,預估 2026 會計年度達 180 億美元(年增 77%),2030 年營收逼近 1,500 億美元,遠超華爾街預期。
  • 此帶動費半指數急漲 2.38% 至 5,958 點,創歷史新高;輝達、博通、台積電 ADR、AMD、美光等 AI 供應鏈股同步強升,顯示 AI 基礎建設資本支出不停,支撐整體 AI 龍頭行情。
  • 甲骨文執行長簽下四份近百億美元合約,剩餘履行合約 (RPO) 突破 4,000 億美元;創辦人 Larry Ellison 身價一度超馬斯克,達 3,640 億美元,反映 AI 需求爆炸性成長。
  • 觀點:AI 行情從七巨頭擴散至非科技巨頭,借基礎建設提升生產力;即便傳產及消費零售收縮,只要 AI 好消息持續,行情可維持;期待「非理性繁榮」向外延伸,讓所有基礎設施股受益。

台灣市場與台積電表現

  • 台積電 8 月營收 3,357 億新台幣,月增 3.9%、年增 33.8%,為歷年同期新高,僅次 2024 年 11 月;ADR 昨漲 3.8%,股價衝高至 1,230 元,現徘徊 1,250-1,260 元,市值達 31.76 兆新台幣,全球第 11 大公司。
  • 第三季美元營收平均 324 億美元,季增 8%(新台幣 9,396 億);7-8 月已達 5,000-6,500 億,9 月只需 2,600 億即達低標,今年營收超市場預期。
  • 台股 8 月上市櫃公司總營收 4.15 兆新台幣,月增 2.04%、年增 9.33%;外資買盤助攻,台股收漲 299 點至 25,492 點,台積電站上 1,255 元。
  • 觀點:台積電突破 1,000 元後加速上漲,AI 伺服器及數據中心相關廠商調升財報;台灣出口年均成長 28%,今年高成長,但 2026 年基期高,可能年增遞緩;整體基本面良好,總營業額、市值大幅提升,但需觀察庫存回檔效應。

通膨數據與降息預期(PPI、CPI 分析)

  • 美國 8 月 PPI 月減 0.1%,為 4 月以來首次下滑,年增從預期 3.3% 降至 2.6%;最終需求服務類別下滑 0.2%,能源及商品部門收縮,服務部門僵固性最高。
  • 市場解讀為降息機率提升,而非經濟疲軟;押注 2025 年降息次數從 2 次拉升至 3 次,帶動美股及債市走強;今晚 CPI 若月增幅遞緩,降息空間更大。
  • 中國 8 月 CPI 年減 0.4%,連續一年物價下跌;PPI 年減 2.9%,生產成本快速下行,輸出中間財廉價,助全球抗通膨(包括美國中間財成本不升)。
  • 關稅轉嫁:4 月起關稅升至 10%,但未明顯反映物價;日本企業調查顯示,汽車 (87% 企業吸收)、衣服 (87% 企業負擔) 未轉嫁消費者,維持市占;飲料食品 (63% 轉嫁)、娛樂用品 (98%)、家電家具 (100%) 則須轉嫁低價產品消費者。
  • 觀點:PPI 下跌可能因備貨意願低 (非物價跌或生產減)、中國輸出通縮、關稅未轉嫁 (企業吸收);薪資通膨仍跑贏 CPI,但若服務價格鬆動,購買力恐消失;聯準會寬鬆空間增加,但需確認非因就業惡化;數據滯後,市場只反應降息正面,忽略經濟疲軟。

經濟體感與過渡階段

  • 美國疫情後數據韌性強:失業率低、GDP 成長、股市創高;但 2021-2022 年薪資負增長侵蝕購買力,近月才翻正,平均時薪多數人仍跑不贏通膨,少數人拉高均值,造成市場極化。
  • 體感溫度:民眾覺經濟不好 (薪資追不上),但虛體財富效應 (股市) 強;川普盼維持過渡期,不壞不好的狀態,讓財富效應轉嫁民間,薪資跑贏通膨。
  • 觀點:消費市場真實概況疲軟 (零售、汽車市況不佳),但資本市場只追 AI 好消息及降息;擊鼓傳花效應持續,但需觀察薪資鬆動是否預示購買力消失。

庫存與週期概況

  • 半導體 3-4 年週期:2022-2025 年已走一循環,過去每 3-4 年有庫存回檔 (18 年下修 13%、15 年 13%、11 年 26%、22 年因疫情囤貨大下修);現在餐飲、綠能、食品、工業自動化、汽車零組件、觀光、成衣、航太等產業開始顯著回檔。
  • 但 AI 帶動上升週期,前十大 ETF 資金湧入,市場接受波動度加大;去年 6-7 月台股約 24,000 點時「抱不住」,今同位階 (24,000-25,000 點) 變「看多不做多」。
  • 觀點:景氣中段 (如豬腳中段最好吃),但週期慣性可能修正;若所有指標顯示起點 (AI 榮景),操作方式不同;買景氣位階而非股價高低,上漲時追漲有理,謹慎也有理,視左側/右側交易者而定。

美股格局與情緒指標

  • 道瓊跌 0.48% 至 45,490 點、標普漲 0.3% 至 6,532 點、納指漲 0.03% 至 21,886 點;費半漲 2.38% 創高,為分水嶺 (去年 5-6 月高點後,隔一年三個月再破)。
  • 過去分水嶺:2020 年 QE 資本繁榮、2022 年熊市庫存調整、2023 年 7-8 月日元套利平倉、2024 年 4 月關稅戰賣壓。
  • CNN 恐懼貪婪指數約 50 以上 (高位),低於 30 為悲觀;今年 4 月、6-7 月曾低迷,2023 年 7-10 月、2024 年 7-8 月套利賣壓也低。
  • 觀點:從 2022 年至今,搭配庫存週期、AI 榮景、指標下行,操作需相應調整 (不完全出清,但壓現金);情緒高,待拉回;標普 500 中位數需漲 11% 才創高、羅素 2,000 距高 19%,顯示少數股帶動,個股跑贏大盤機率高,但若未挑對,易落後;建議 ETF 被動擇股、主動擇時,分散風險 (如 0050 兩年跑贏個股)。

地緣政治局勢

  • 美國內部:保守派青年領袖 Charlie Kirk (31 歲,MAGA 派) 在猶他大學演講遭槍擊身亡,兩黨譴責;後續觀察影響政局僵局及 MAGA 對外保守態度。
  • 以色列:針對哈馬斯斬首行動,在卡達首都 (杜哈) 轟炸,引起國際紛爭;美方理解但不認同,觀察中東穩定性。
  • 尼泊爾:2006 年內戰後最大危機,Z 世代因社群媒體禁令、抗議貪腐、炫富、高失業推翻共產黨政府;總理奧利及高官辭職逃亡,總部焚燒、前總理夫人燒死、財政部長被毆;軍方中立未鎮壓,政權速垮;北京敏感 (奧利剛訪中參加閱兵)。
  • 烏俄戰:俄羅斯頻用無人機空襲烏克蘭,談判失效;歐美協議無進展;波蘭擊落 19 架俄無人機,侵入北約空域,要求緊急磋商;烏東上百死傷,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 澤連斯基改口:若未全佔領即勝利,釋鴿派訊號,但戰場未變。
  • 觀點:地緣緊張未消,催生金價上漲;川普控制步調,盼維持過渡期;集權看似穩固,常突崩潰 (如蘇聯),源於貪腐積怨;尼泊爾若持續動亂,川普或以關稅施壓。

投資建議與中心邏輯

  • 漲幅分散:少數 AI 股帶動行情,個股挑對可超大盤,但錯過易落後;ETF 適合分散 (聊天比喻:一男易栽,十男只煩)。
  • 中心思想:依個人類型操作—動能交易追漲殺跌、存股死纏爛打累積張數、景氣投資藍燈重倉 (指標全下)、其餘壓現金待乖離回檔;堅持邏輯,上漲盼下跌為預料中事。
  • 觀點:時間成朋友,讓時間陪變富;少操無用心,多操愛的人;從內打破 (成長) 勝從外打破 (壓力);勿依他人眼光調整,否則成市場養分;現在右側上漲,左側者保守;台股 25,000 點有時抱不住、有時看多不做多,視景氣位階;後續觀察庫存調整幅度起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