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3
2020-03-24(二)美經濟刺激計畫難產,道瓊慘跌費半喜漲 3%
- 美經濟刺激計畫難產,道瓊慘跌費半喜漲 3%
- 台股 617 檔禁空令,今生效
- 英國首相強生宣布,全國實施三周居家防疫
- 東奧恐延期,商品鏈剉著等
- Fed 再寬鬆,QE 無上限
- iPhone 限購令解除,蘋果鏈最艱難時刻已過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動態
- 美國聯準會推出無限量量化寬鬆政策,承諾無限量買進債券以釋放資金,試圖壓低借貸成本,2020 年 3 月 23 日美股仍呈現震盪下挫
- 美股主要指數表現分化,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582.05 點(跌幅 3.04%),收於 18,591.93 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8.84 點(跌幅 0.27%),收於 6,860.67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43.53 點(漲幅 3.36%),收於 1,342 點
- 美國政府經濟刺激方案因國會未通過而受阻,市場對聯準會政策反應冷淡,顯示投資者信心不足
台股市場表現
- 受美股電子期貨大跌影響,台股 2020 年 3 月 23 日開盤重挫 483 點,中場收跌 344 點,收於 8,890 點,拉出 144 點下引線
- 國安基金進場護盤,617 檔股票因跌幅超過 3.5%而啟動禁空令,預計減緩賣壓,當日成交量僅一千多億元,顯示交易熱情降低
- 外資持續賣超,每日流出約 200 至 300 億元,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受逐筆交易影響,投資者多使用當日有效單(ROD)
國際疫情與政策影響
- 英國宣布三週居家防疫,關閉非必需場所並禁止兩人以上社交聚集,違者面臨罰款,2020 年 3 月 23 日全球確診病例達 36 萬,死亡 16,100 人
- 美國疫情加劇,確診病例達 41,500 例,死亡 499 例,約三分之一人口處於居家檢疫或半封城狀態
- 東京奧運幾乎確定延期,對台灣面板產業(如群創、友達)衝擊最大,因 8K 電視採購需求下降,紡織業(如儒鴻、聚陽)亦受影響
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分析
- 聯準會第二波量化寬鬆無上限買債,旨在降低企業與地方政府借貸成本,2020 年 3 月 23 日宣布後市場反應平淡,未引發恐慌
- 量化寬鬆與降息差異在於資金釋放透明度,聯準會此舉旨在避免企業因流動性不足倒閉,2008 年雷曼危機經驗促使政策聚焦穩定現金流
- 市場預期疫情結束後,過剩資金將推升股市、債券及房地產等資產價格,長期來看可能帶動暴漲,甚至突破前高
原油市場與全球需求
- 紐約原油價格震盪於 22 美元/桶,布蘭特原油約 26 美元/桶,跌幅近 60%,為 20 年來最低
- 原油價格下跌受供給面(俄羅斯與沙烏地談判破裂)及需求面(全球疫情導致燃料需求下降)雙重影響,美國大量收購原油儲備仍難提振價格
- 油價低於美國頁岩油成本,迫使美國政府尋求拉抬油價,短期內油價續跌至 20 美元/桶機率存在但不大
iPhone 限購令解除影響
- 蘋果取消大中華區及美國 iPhone 限購兩支禁令,市場樂觀解讀為供應鏈復工率提升,2020 年 3 月 23 日消息對鴻海、台積電等供應鏈廠商為利多
- 另一解讀為需求萎縮,美國及歐洲市場需求下滑導致限購必要性降低,市場仍以正面解讀為主
- 台灣蘋果供應鏈廠商如鴻海、台積電、大立光、華通、台郡等有望受惠,後續表現需進一步觀察
投資市場心理與展望
- 市場對未來股市上漲具信心,認為疫情後資金將推升資產價格,但當前持續賣壓反映投資者利用低點調整持倉,跌幅達 37% 至 38%
- 銀行股短期受降息影響利差縮小,但長期與景氣循環高度相關,30 年來利率從 10% 以上降至近零,銀行股仍持續成長
- 台股殖利率因股價下挫而提高,適合長期存股策略,企業可能因 2020 年預期虧損而減少 2019 年股利發放以保留資金
交易制度與市場觀察
- 台股逐筆交易上線導致假買單減少,投資者多使用當日有效單(ROD),2020 年 3 月 23 日成交量縮減可能受此影響
- 外資持續賣超,國安基金動向及禁空令效果需密切觀察,若成交量持續縮減,可能預示底部即將形成
- 美國總統大選(2020 年 11 月)前,川普可能推升股市以爭取連任,預計第三季可能出現反彈,疫情控制進展為關鍵影響因素
觀點整理
美股市場
- 量化寬鬆(QE)政策:美國聯準會宣佈無限量量化寬鬆,承諾無限量買進債券以壓低借貸成本,確保資金流入企業及地方政府。然而,市場對此反應冷淡,美股指數普遍下跌,僅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3.36%,其他指數如道瓊下跌 582.05 點(3.04%)、納斯達克下跌 0.27%、S&P 500 下跌 2.93%。主持人認為,這顯示市場對聯準會政策信心不足,且因疫情影響,投資者預期未來經濟復甦但短期內仍持續賣壓,恐慌程度低於 2008 年金融危機。
- 經濟刺激方案受阻:美國政府為降低疫情影響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因國會未通過,未能有效提振市場信心,導致美股震盪下挫。
- 原油價格:紐約原油價格約 22 美元,布蘭特原油約 26 美元,跌幅近 60%,創 20 年新低。主持人分析,油價低迷反映全球需求動能快速下降,美國頁岩油成本高於當前油價,美國積極收購原油以拉抬價格,但效果有限,短期內油價可能繼續低迷,但跌破 20 美元機率不大。
- 波音與外資動向:波音股價上漲 11.2%,高盛調升評等並建議買進,顯示外資可能試圖搶底。
台股市場
- 市場表現:受美股電子期及亞洲股市下跌影響,台股開盤重挫 483 點,收盤跌 344 點,收於 8,890 點,成交量僅一千多億,顯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國安基金進場護盤,拉出 144 點下引線,試圖構築底部。
- 禁空令:因前日跌幅過大,617 檔股票啟動禁空令,包含台積電、大立光等,主持人認為此舉將有效抑制賣壓,預期當日跌幅不會如前日劇烈。
- 逐筆交易影響:新實施的逐筆交易可能導致交易量縮減,因假買單減少,投資者多使用 ROD(當日有效單)。主持人建議持續觀察交易量,若持續縮量,可能意味底部即將形成。
- 外資動向:外資持續賣超,每日約流出 200 至 300 億,後續需觀察國安基金如何釋放利多消息以刺激市場。
國際疫情與經濟影響
- 英國防疫措施:英國宣佈全國居家防疫三週,非必需品商店、圖書館、遊樂場、宗教場所關閉,禁止兩人以上社交聚集,違者將受罰款。三週後視情況決定是否延長。主持人認為英國形同全面鎖國,經濟影響顯著。
- 東京奧運延期:東京奧運幾乎確定延期,對台灣面板產業(群創、友達)衝擊最大,因 8K 電視需求下降,紡織業(如虹、寶成)亦受影響,因其運動相關產品需求減少。主持人指出,台灣面板產業原盼藉奧運打破大陸主導的局面,但延期恐使此機會受挫。
- 疫情數據:全球武漢肺炎確診達 36 萬例,死亡 16,100 人;美國確診 41,500 例,死亡 499 例,疫情快速惡化,三分之一人口居家檢疫或處於半封城狀態。義大利死亡人數略降,但確診仍上升。
蘋果供應鏈
- iPhone 限購令解除:蘋果取消大中華區及美國每人限購兩支 iPhone 的禁令。主持人提出兩種解讀:
- 供應面:大陸復工率提升,供應鏈恢復正常,利好鴻海、台積電、大立光、華通、可成、台郡等台灣供應鏈廠商。
- 需求面:美國及歐洲需求快速下滑,限購令失去必要性。市場偏向樂觀解讀,認為供應鏈復甦可能性較高。
 
聯準會政策分析
- 量化寬鬆效果:聯準會無限量 QE 旨在保護企業免於流動性風險,避免因現金流不足導致優質企業倒閉。主持人強調,2008 年金融危機教訓讓聯準會重視企業存續,QE 資金最終將推升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黃金、房地產),預期疫情結束後股市將出現爆發性上漲,甚至可能突破前高。
- 市場心理:投資者對未來樂觀,預期疫情後復甦,因此當前賣壓並非恐慌性拋售,而是基於未來上漲預期下的策略性賣出,導致當前跌幅雖大(37% 至 38%),但恐慌程度遠低於 2008 年。
聽眾提問與回應
- 原油儲備:針對聽眾問為何無國家儲備原油,主持人表示美國已大量收購,但因頁岩油成本高於現價,美國有拉抬油價的壓力。
- 美國股市底部:聽眾問疫情藥物需一年上市,是否意味底部在半年後。主持人認為,短期內因美國大選(11 月),川普需提振股市,第三季可能出現反彈,封城效果(確診下降)也可能提振市場。
- 股利發放:聽眾擔心疫情影響 2020 年股利發放。主持人表示,2019 年股利基於營運表現,企業可能因預期 2020 年虧損而減少發放,但因股價超跌,殖利率仍高,適合長期存股策略。
- 銀行股影響:聽眾問 QE 對銀行股是否利空。主持人認為,短期利差縮小對銀行不利,但長期看,銀行股與景氣連動,利率影響有限,30 年來銀行股未因低利率衰退,建議投資者無需過分擔憂。
- 交易量縮減:聽眾問量縮是否因逐筆交易。主持人認為可能受假買單消失影響,建議持續觀察,若量縮持續,底部可能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