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3
2020-03-17(二)川普引爆殺盤!道瓊雪崩近 3,000 點
- 川普引爆殺盤!道瓊雪崩近 3,000 點
- 台股跌破萬點,外資今年來大賣 4,122 億
- 疫情衝擊,油價墜落 2 字頭
- 疫情全球爆發金價重挫,避險功能失效?
摘要整理
全球股市崩盤背景
- 道瓊指數單日暴跌近 3,000 點,收於 20,188 點,跌幅達 12.93%
- 美國總統川普對新冠疫情的嚴重表態,引發市場恐慌,認為疫情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 台股跌破萬點,收於 9,717 點,終結長達 13 個月的萬點行情
疫情對經濟影響的認知轉變
- 疫情初期未被預期會引發全球經濟大幅衰退,但目前市場預期疫情結束後經濟將快速反彈
- 道瓊指數從高點下跌 38%,接近金融海嘯時期 49%的跌幅
- 市場普遍認為疫情結束時間不明,增加投資不確定性
台股與國安基金動向
- 台股單日下跌 411 點,跌幅受美股電子盤重挫及聯準會降息四碼影響
- 國安基金可能於台股跌至十年線 9,117 點時進場,歷史經驗顯示進場時點多為低點
- 台股基本面持穩,如台積電月營收表現穩定,但外資撤資及放空熱潮加劇下跌
油價與大宗商品市場
- 油價跌破 30 美元,來到 29 美元多,創近年低點
- 中國大陸工業生產降幅創 30 年新高,原油需求持續下滑
- 油價抗跌性逐漸增強,因價格已處低位,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
避險資產異常波動
- 黃金價格跌至 1,450 美元,美國國債價格也大幅下滑,與避險資產特性不符
- 市場恐慌導致融資斷頭,投資人拋售黃金及債券以償還債務
- 中長期來看,黃金及債券應回歸基本軌道,因全資產縮 ම
投資策略建議
- 長期投資可降低頻繁交易導致的資金損失風險,建議定期定額投資
- 反向型 ETF 漲幅達 28%,但因期貨轉倉效益,建議持有不超過一個月
- 房市具抗跌性,疫情雖抑制房價增長,但大幅下跌可能性低
美國政策與市場展望
- 聯準會緊急降息至 0-0.25%,並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計劃
- 川普暗示疫情可能延續至 7-8 月,市場揣測其希望股市快速下跌以利後續拉抬
- 美國總統大選(11 月)及疫苗研發進展為股市潛在轉折點
觀點整理
美股市場
- 市場表現:美股道瓊指數暴跌近 3,000 點,跌幅約 12.93%,收於 20,188 點;標普 500 指數下跌 11.98%,收於 2,386.16 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12.32%,收於 6,90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5.9%,收於 1,298 點。
- 原因分析:美國總統川普於記者會中表示疫情嚴重,可能延續至 7 月或 8 月,且不排除封鎖疫情嚴重區域,並提及美國可能走向經濟衰退,引發市場恐慌,成為美股崩盤的主要因素。
- 與 2008 年金融海嘯比較:
- 當前道瓊指數從高點下跌約 38%,接近金融海嘯時的 49% 跌幅。若跌幅達 50%,資產蒸發程度將與 2008 年相當。
- 2008 年金融海嘯後,市場預期經濟呈 L 型長期盤底震盪,需數年恢復;當前市場則預期疫情結束後,股市與經濟將迅速反彈,但不確定疫情何時結束。
 
- 川普策略推測:川普可能希望股市快速下跌以消化恐慌,爭取在 3 月觸底後,從 4 月至 11 月美國總統大選前逐步拉抬股市,作為選舉政績。長期下跌至 8 月或 9 月可能導致低檔震盪,難以短期內救市。
- 聯準會措施:聯準會突擊降息至 0% 至 0.25%,並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QE),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操縱資金量,未來幾季可能持續實施實質 QE 措施。
- 市場展望:市場恐慌程度雖高,但不如 2008 年金融海嘯嚴重。若跌幅達金融海嘯水準,還有約 12% 的下跌空間,可能在一兩天內達成。疫苗研發進展將是股市轉折關鍵。
台股市場
- 市場表現:台股下跌 411 點,收於 9,717 點,跌破萬點,為去年 2 月站穩萬點以來首次,結束 13 個月萬點行情。
- 原因分析:
- 被動投資減碼:指數 ETF 因市場贖回壓力被迫砍單,影響權值股,導致大盤下滑。
- 外資撤離:外資因歐美股市壓力無暇顧及台股,台股四成資金來自外資,提款速度快。
- 放空熱潮:市場放空氛圍加劇,加速股市下跌。
 
- 支撐點與國安基金:
- 下一道防線為半年線(9,977 點,已跌破)及十年線(9,117 點)。若跌至十年線,國安基金幾乎確定進場。
- 國安基金歷史上六次進場均在相對低點,買入後從未賠錢。國安基金進場需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消息可能引發利多反應。
 
- 基本面分析:台股基本面營收雖有衰退,但如台積電等權值股表現持穩,下跌主要受外資撤離與放空影響,而非基本面惡化。
- 反向 ETF 建議:反向 ETF(如元大台灣 50 反一、加權反一等)近期漲幅約 28%,但因期貨轉倉效益,建議持有不超過一個月。
油價市場
- 市場表現:油價跌破 30 美元,來到 29 美元多,為近年少見低點。
- 原因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中國工業生產降幅創 30 年新低,全球原油需求下降。聯準會與各國央行緊急降息未能提振市場。
- 市場展望:油價抗跌性逐漸增強,因價格已極低,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
避險資產(黃金與美債)
- 市場表現:
- 黃金價格一度跌破 1,500 美元,現於 1,450 美元左右盤整。
- 美國國債價格大幅下滑,儘管被視為高度避險資產。
 
- 原因分析:
- 市場極度恐慌導致融資斷頭,投資人拋售黃金與美債還債,而非持有避險資產。
- 當前全體資產(股市、黃金、美債、貨幣)均下跌,為高度不合理現象,與 2008 年金融海嘯相比,當前避險資產跌幅更顯著。
 
- 市場展望:
- 短期內黃金與美債可能持續承壓,但中長期無下跌理由,應回歸正常軌道。
- 建議不對避險資產進行停損,因下跌為短期恐慌所致;股市則可能需停損,因仍有下跌空間。
 
投資建議
- 長期投資:
- 個人投資為「無限遊戲」,短期獲利可能因一次虧損全數回吐,因槓桿與投資慾望隨獲利增加而放大。
- 建議減少資產轉移次數,採取長期投資策略,如定期定額,降低頻繁決策風險。
- 長期投資決策簡單,執行紀律更重要,避免過分關注持股波動。
 
- 心態管理:
- 若投資心態無法承受下跌,建議停損離場,避免影響本業與心情。
- 存股族若因恐慌停損,應重新評估是否適合長期投資。
 
- 選美理論:投資應選擇市場普遍看好的商品,而非個人認為會漲的商品。但羊群效應具高風險,可能成也羊群,敗也羊群。
- 房市建議:房市趨勢穩定,疫情可能抑制房價增長,但大幅下跌可能性低,適合長期持有。
其他觀點
- 美國經濟政策:
- 川普除降息外,可能推出減稅措施,但聯準會利率已近零,後續主要依賴量化寬鬆。
- 若市場流動性過剩導致投資人拒絕投資,可能陷入流動性風險,類似日本經驗。
 
- 直播與互動:
- 鼓勵觀眾訂閱節目粉專、Podcast 與 SoundCloud,參與直播互動。
- 目前 Podcast 無法直播,將研究同步直播可能性。
 
- 觀眾問題回應:
- 房市:疫情不影響房市長期穩定性,無大幅下跌風險。
- 聯準會措施:除降息外,量化寬鬆為主要手段,後續將持續追蹤。
- 反向 ETF:建議短期操作,注意期貨轉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