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0 03

2020-03-10(二)雷曼式恐慌,油價、股市崩跌

  • 雷曼式恐慌,油價、股市崩跌
  • 外資賣超 545 億,融資追繳令恐出籠
  • 台股重挫,國安基金高度戒備
  • 國際油價崩 25%,金價波動四年最高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劇烈波動

  • 美股於 2020 年 3 月 9 日創歷史單日最大跌點,道瓊指數下跌 2013.76 點,跌幅 7.79%,收於 23851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225.81 點,跌幅 7.6%,收於 2746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624.94 點,跌幅 7.29%,收於 7950.68 點
  • 市場觸發 1987 年黑色星期一後設立的熔斷機制,盤中下跌 7% 暫停交易 15 分鐘,顯示市場恐慌情緒高漲

台股受到全球市場連動影響

  • 台股昨日開低走低,收盤下跌 344 點,跌幅 3%,收於 10977 點,跌破 11078 點的年線支撐
  • 外資賣超 545 億元,成交量放大至 2326 億元,為台股史上第三大賣壓,市場融資追繳壓力可能進一步衝擊股價
  • 國安基金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年線為首要防守目標,若失守可能進一步下挫至萬點以下

油價暴跌引發市場連鎖反應

  • 油價自 2 月 3 日武漢疫情爆發後下跌 30%,前日單日暴跌 20%,紐約原油從 63 美元跌至 41.28 美元,布蘭特原油從 68.91 美元跌至 45.27 美元
  • 油價下跌對航空業和塑化產業造成衝擊,航空業因遠期高價原油合約導致匯損,短期內難以受惠於低油價
  • 油價波動主要受 OPEC 與俄羅斯減產協議破裂影響,市場預期短期內難以出現實質 V 型反彈

恐慌情緒的擴散效應

  • 市場恐慌源於少數投資者快速拋售資產,引發連鎖效應,1 萬人恐慌可影響 99 萬人,放大市場波動
  • 恐慌指數 VIX 飆升 30%,顯示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信心受挫
  • 疫情與油價暴跌為主要恐慌來源,市場揣測是否會演變為金融危機,需關注企業債違約率變化

聯準會貨幣政策與市場預期

  • 聯準會 3 月中降息兩碼機率達 85%,降息一碼機率 25%,市場預期至少降息 0.5% 以挽救股市
  • 若利率降至 0%,聯準會貨幣政策空間將受限,可能轉向財政政策如減稅或基礎建設以刺激經濟
  • 降息預期已部分反映在當前股價,實際效果可能有限,市場需觀察聯準會是否提前採取行動

債券與黃金市場動態

  • 美債長短期殖利率全數跌破 1%,顯示投資者瘋狂搶購債券以避險,債券報酬率低於 1%
  • 金價在 1680 美元附近築底,若聯準會持續降息,美元貶值將推升金價與貴金屬價格
  • 目前持有現金為主要避險策略,黃金與債券雖為高點,但不建議急於獲利了結,應靜待市場落底訊號

疫情與全球經濟影響

  • 義大利全國封鎖,影響 6000 萬人,確診病例達 9712 例,死亡 463 人,為中國以外最嚴重地區
  • 美國疫情死亡人數攀升至 23 人,紐約考慮全市檢疫,但市場認為美國難以全面實施
  • 中國企業債違約率從 2019 年的 1.19% 上升,2020 年債務規模達 6.5 兆,若違約率達 2-3%,可能引發連鎖金融風險

投資策略建議

  • 波段投資者應持有現金觀望,等待市場落底訊號,避免搶反彈以免陷入融資追繳風險
  • 長期投資者應採分批逢低買入策略,降低平均成本,切勿急於全數布局以免套牢
  • 台股相較全球市場跌幅較輕,約 4%,受疫情控制與轉單效應支撐,短期內仍有補跌空間但基本面相對穩固

觀點整理

美股市場觀點

  • 歷史性下跌與熔斷機制

    • 2020 年 3 月 9 日,美股創下歷史性跌點紀錄,道瓊指數下跌約 2,000 點,跌幅達 7.79%,收於 23,851 點;標普 500 指數下跌 7.6%,收於 2,746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7.29%,收於 7,950.68 點。
    • 開盤 4 分鐘內跌幅達 7%,觸發 1987 年黑色星期一崩盤後設立的熔斷機制,暫停交易 15 分鐘。若跌幅達 10%-15%,將再次熔斷;若達 20%,則全天停止交易。
    • 主持人認為此次下跌雖嚴重,但非「無止境崩盤」,而是受消息面衝擊(特別是油價暴跌)引發的恐慌性賣壓。
  • 熊市邊緣

    • 美股從高點下跌約 19%,距離熊市定義(下跌 20%)僅差 0.1%。若持續下跌,這波長達 11 年的牛市將正式結束,進入熊市。
    • 恐慌指數(VIX)飆升 30%,顯示市場情緒極度不穩。
  • 聯準會政策預期

    • 市場預期聯準會在 3 月 14 日利率決策會議降息兩碼(0.5%)的機率高達 85%,降息一碼機率為 25%。主持人認為聯準會可能提前降息以提振市場信心。
    • 若降息無法有效刺激經濟,聯準會可能轉向財政政策(如減稅或公共建設),因為利率若降至 0%,貨幣政策空間將耗盡,類似 2008 年金融海嘯後的量化寬鬆(QE)可能重演。
    • 市場已將降息預期反映在當前點位,若降息效果不如預期,股市可能難以反彈。
  • 投資建議

    • 波段投資者:應全面清倉、持有現金,觀望底部訊號出現,避免搶反彈,因目前市場不明朗,搶反彈風險高。
    • 長期投資者:應放慢佈局速度,逢低分批買入,避免過早全數投入導致套牢。
    • 債券和黃金等避險資產目前不建議加碼或減碼,應繼續持有。

台股市場觀點

  • 市場表現

    • 台股 3 月 9 日開低走低,盤中跌破年線 11,078 點,最低跌至 10,977 點,收盤下跌 344 點,跌幅 3%,跌破萬一關卡。
    • 成交量放大至 2,326 億元,為台股史上第三大賣壓。外資賣超 545 億元,融資追繳令可能進一步加劇賣壓。
    • 上市櫃兩天內市值蒸發 1.1 兆台幣,縮減至 36.54 兆台幣。
  • 國安基金動向

    • 國安基金密切關注國內外市場變化,年線(11,078 點)為首要防守目標。若年線失守,國安基金將進一步防守,但短期內難以穩定市場,台股可能繼續修正。
    • 台股跌幅(約 4%)相較全球市場(平均跌幅 8%)較輕,顯示台灣疫情控制和基本面相對穩固,具備轉單效應支撐。
  • 投資建議

    • 波段投資者:應謹慎操作,避免搶反彈,特別是融資操作可能因追繳令面臨更大風險。需關注國安基金的防守動向。
    • 長期投資者:應逢低分批買入,降低長期持有成本,避免急於進場。
    • 台積電 ADR 下跌 5.9%,台股補跌空間約 3%,投資人需注意。

油價市場觀點

  • 油價暴跌原因與影響

    • 油價自 2 月 3 日武漢疫情爆發後下跌約 30%,3 月 8 日單日暴跌 20%,紐約原油從 63 美元跌至 41.28 美元,布蘭特原油從 68.91 美元跌至 45.27 美元。
    • 跌勢主因是 OPEC 與俄羅斯減產談判破裂,沙烏地阿拉伯採取降價策略懲罰俄羅斯,導致原油期貨價格重挫。
    • 油價下跌對航空業和塑化產業造成衝擊。航空業雖因油價下跌降低成本,但遠期原油合約價格過高導致匯損,運輸業和塑化產業也受影響。
  • 投資建議

    • 原油價格趨勢仍向下,多次破底後無實質 V 型反彈,短期投機可搶反彈,但中長期投資者不建議低接,應持續觀望。

金價與債券市場觀點

  • 金價表現

    • 金價目前在 1,680 美元左右打底,隨著美元指數回貶(因降息預期),金價有望持續攀升。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在市場不確定性高時具吸引力。
    • 主持人認為金價和債券部位雖處高點,但不建議急於獲利了結,因市場不確定性將持續至 6 月。
  • 債券市場

    • 美債長短期殖利率跌破 1%,顯示投資人瘋狂搶購債券,壓低殖利率。債券報酬率低於 1%,但仍為避險資產。
    • 債券和黃金應繼續持有,不建議加碼或減碼。
  • 投資建議

    • 持有現金是當前最佳避險方式,買入黃金或債券屬追高行為,風險較高。長期投資者可逢低分批買入黃金,降低成本。

全球金融風險與疫情影響

  • 疫情衝擊

    • 義大利全國封鎖(影響 6,000 萬人),確診病例達 9,712 例,死亡 463 人,為中國大陸以外最嚴重地區。
    • 美國死亡人數升至 23 人,紐約市考慮全市檢疫,但執行難度高。疫情加劇市場恐慌。
  • 金融風險

    • 市場擔憂中國企業債違約率上升(2019 年為 1.19%,2020 年債務達 6.5 兆元),若違約率達 2%-3%,可能引發連鎖商業違約,成為壓垮金融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 2008 年金融海嘯因次級房貸違約引發金融危機,若企業債違約率攀升,可能重演類似危機。

恐慌情緒的來源與傳播

  • 恐慌定義

    • 主持人引用朋友觀點:恐慌情緒來自少數人快速拋售資產,引發連鎖效應。數學上,1/100 與 1/100 萬 等值,但在股市中,1 萬人恐慌的擴散效應遠大於 1 人,導致市場快速惡化。
    • 當前恐慌由疫情和油價暴跌引發,雖已部分反映在股市,但恐慌性消息持續放大跌勢。
  • 市場觀察重點

    • 3 月中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是關鍵,降息效果將決定美股是否止跌。
    • 台股年線是否守穩將影響國安基金後續動作。
    • 中國企業債違約率是全球金融風險的潛在引爆點。

總結與投資策略

  • 整體市場展望

    • 市場不確定性將持續至 6 月,投資人應保持謹慎。台股相對全球市場抗跌,但補跌風險仍存。
    • 聯準會貨幣政策空間有限,若降息無效,可能轉向財政刺激;中國企業債違約率是潛在風險。
  • 投資建議總結

    • 波段投資者:清倉觀望,等待底部訊號,避免搶反彈。
    • 長期投資者:逢低分批買入,降低長期成本,避免過早全數投入。
    • 避險資產:持有現金為最佳避險,黃金和債券不建議追高,現有部位可繼續持有。
    • 原油:短期投機可搶反彈,但中長期不建議低接,因下跌趨勢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