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0 03

2020-03-03(二)市場料央行救經濟,道瓊狂飆近 1,300 點創 11 年來最大漲幅

  • 市場料央行救經濟,道瓊狂飆近 1,300 點創 11 年來最大漲幅
  • 政府基金穩盤後繼無力,收跌 121 點,頸線有撐?
  • 新熱錢匯入,台幣衝 2 字頭
  • 鴻海法說前夕...股價跌破 80 元
  • 上月車市掛牌數,飆升四成
  • 這場斷鏈風暴壓力測試,將襲擊哪些產業和國家?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反彈與降息預期

  • 道瓊指數單日上漲 1293.96 點,漲幅達 5.1%,創下 11 年來最大單日漲幅,收盤於 26703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36.01 點,漲幅 4.6%,為 2018 年 12 月 26 日以來最大漲幅,收盤於 3090 點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384.8 點,漲幅 4.5%,同樣為 2018 年 12 月 26 日以來最大漲幅,收盤於 8952 點
  •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表態將採取行動支撐經濟,市場預期降息刺激經濟,帶動美股強勁反彈,但疫情不確定性仍可能導致後續波動

全球央行貨幣寬鬆動向

  •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表示將努力穩定市場動蕩,暗示為東京奧運安全可能進一步採取貨幣寬鬆措施
  • 包括英國央行及中國人民銀行在內,多國央行釋出降息或寬鬆政策訊號,全球金融體系傾向穩定市場信心
  • 貨幣寬鬆對實體經濟增長影響有限,實際效果更多來自投資者心理預期,歷史顯示長期降息效用遞減,如歐洲及日本負利率政策影響力下降

台股市場表現與政府護盤

  • 台股加權指數下跌 121.71 點,跌幅 1.08%,收盤於 11170.46 點,成交量達 1996.57 億台幣
  • 政府基金積極護盤,勞保基金及公股行庫持續買入,減緩外資賣超壓力,使台股跌幅相對美股及歐股較小
  • 外資持續賣超,但買盤強力承接,昨日長下引線顯示強勁買盤訊號,市場預期短期內盤整震盪格局將持續

新台幣與亞洲貨幣升值現象

  • 新台幣升值 0.68%,收盤於 30.124 兌一美元,創半個月新高,成交量達 17.67 億美元
  • 亞洲貨幣全面升值,韓元漲幅 1.97%,日元上漲 1.5%,人民幣上漲 0.8%,新加坡幣上漲 0.43%
  • 台股下跌與新台幣升值並存,顯示股市與匯率變數不完全相關,短期熱錢流入推升新台幣,後續需觀察美股反轉是否帶動資金回流

鴻海股價與法說會展望

  • 鴻海股價跌破 80 元整數關卡,收盤於 79.2 元,總乖離率達 8.5%,顯示嚴重超跌
  • 今日下午鴻海法說會將公布大陸復工進度及全球供應鏈調度情形,預計影響明日股價表現
  • 若鴻海能展示海外廠區有效應對 iPhone 出貨需求,將釋放重大利多訊號,緩解大陸疫情對生產的衝擊

台灣車市意外增長

  • 2020 年 1 至 2 月台灣車市掛牌數達 27350 輛,較去年同期成長四成,超出龍頭車廠和泰車預估的 22000 輛
  • 疫情促使消費者避免大眾運輸工具,帶動購車需求,車商如和泰、裕日、賓士、福特、BMW、馬自達均呈現增長
  • 僅三菱及本田車廠掛牌數年增率衰退,顯示車市整體表現亮眼,與全球車市 2019 年衰退趨勢形成對比

金融市場心理博弈與投資建議

  • 貨幣寬鬆政策主要透過心理博弈影響投資者信心,實體經濟增長更多依賴科技進步與生活品質提升
  • 降息無法長期提升實際財富,貨幣增發導致物價上漲,投資者需透過理財保持資產價值,如將 1000 萬資產維持等值購買力
  • 建議資金分階段配置至 6 月,短期內避免一次投入,市場盤整期可能延續,需持續關注疫情與全球股市聯動性

觀點整理

全球股市與央行政策

  • 美股表現與降息預期:主持人提到市場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局(聯準會)即將降息以刺激經濟,美股已於前一晚強勁反彈,道瓊指數上漲約 1,300 點,創 11 年來最大單日漲幅。這被視為對降息利多消息的即時反應,但主持人認為這可能只是暫時的「救火行動」,並非股市已完全觸底。後續需觀察疫情是否持續擴散,尤其是美國若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股市仍有下跌風險。
  • 全球央行動態:除了美國,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也表示將採取貨幣寬鬆措施以穩定市場,特別為確保東京奧運的安全性。英國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也釋出降息或寬鬆政策訊號,顯示全球央行正積極應對疫情引發的金融動盪。
  • 降息效應的心理博弈:主持人深入分析降息的本質,認為貨幣寬鬆對實體經濟的長期影響有限,主要作用在於心理層面,說服投資人資金流動性改善,進而提振市場信心。然而,貨幣政策的效果隨時間遞減,如歐洲與日本央行因長期負利率,降息對經濟刺激已顯疲軟。主持人強調,真正推動經濟成長的是科技進步與生活品質提升,而非單純的貨幣政策。

台股表現與政府護盤

  • 台股相對穩健:主持人指出,相較於美股與歐股,台股跌幅較小,主要得益於政府基金(如勞保基金、公股行庫)的積極護盤。這些基金在市場下跌時持續買入,抵銷外資賣壓,使台股維持緩跌震盪格局。昨日成交量達 1,996.57 億元,顯示買盤強勁,特別是政府資金的介入。
  • 外資動態與趨勢:外資持續賣超台股,但賣壓並非一次性大量拋售,而是逐步調節。主持人認為,外資賣超趨勢可能延續,直到全球局勢穩定。若美股出現反轉訊號,國際資金可能回流,進而推升台股表現。
  • 台積電與鴻海:台積電 ADR(美國存託憑證)昨日上漲 4%,收於 55.98 美元,相較台灣台積電股價有 8.3% 的溢價,顯示台積電可能有短期上漲空間。鴻海則跌破 80 元整數關卡,收於 79.2 元,總乖離率達 8.5%,顯示嚴重超跌。主持人建議關注鴻海當日法說會,特別是其對大陸復工進度與全球供應鏈調度的說明,這可能影響股價表現。

新台幣與亞洲貨幣升值

  • 新台幣升值現象:儘管台股下跌,新台幣昨日升值 0.68%,收於 30.124 元,創半個月新高。主持人解釋,台股與匯率的影響因素並非完全相關,匯率受國際資金流動影響更大。昨日亞洲貨幣全面升值(韓元升值 1.97%、日元 1.5%、人民幣 0.8%、新加坡幣 0.43%),顯示資金派對氛圍,但台股因外資賣壓仍呈補跌狀態。
  • 升值背後原因:主持人認為,匯率與股市走勢的關聯性高但非絕對。例如,國內若發生恐慌事件(如政局動盪),可能導致股市下跌,但外資若看好台灣產業面,資金流入仍會推升新台幣。短期內,新台幣升值格局可能因全球股市反轉而更明顯。

車市意外亮眼

  • 車市數據:主持人提到,2020 年 1、2 月台灣車市掛牌數達 27,350 輛,較去年同期成長四成,超出龍頭車廠和泰車預估的 2.2 萬輛。主流車廠(和泰、裕日、賓士、福特、BMW、馬自達)均呈現增長,僅三菱與本田衰退。
  • 成長原因:疫情期間,民眾因擔心大眾運輸工具的傳染風險,轉而購買汽車,推升車市需求。主持人認為,這是消費者找到購車契機的結果,顯示疫情對特定產業的影響並非全然負面。

投資建議與展望

  • 資金配置策略:主持人建議投資人採取分批佈局策略,資金配置可持續至 6 月,最早提前至 5 月,避免一次性投入以降低風險。雖然美股與全球股市出現 V 型反彈訊號,但疫情未完全受控,市場可能仍有第二波或第三波下跌風險。
  • 關注焦點:投資人應持續關注疫情進展、央行政策效果、以及鴻海等關鍵企業的法說會內容。美股若持續反轉,國際資金回流將有利台股與新台幣表現。
  • 理財觀念:主持人強調,貨幣寬鬆導致貨幣貶值,投資理財的目的是維持資產價值,而非追求暴富。投資股市應以長期保值為目標,確保資產在通膨環境下保持購買力。

其他觀點

  • 疫情與市場不確定性:主持人認為,新冠病毒並非導致經濟崩潰的根本原因,而是股市高位回檔的觸發因素。疫情高峰預計 6 月前結束,金融市場衝擊正逐漸減弱,3 月可能出現初步打底訊號。
  • 大陸股市異象:主持人對大陸股市在疫情衝擊下仍持續上漲表示不解,認為這反映政府強力護盤,但第一季經濟數據預計不佳,顯示市場表現與實體經濟脫節。
  • 生技股與疫情解藥:美國生技股(如瑞德西韋相關廠商)因疫情治療預期而大漲,但主持人認為疫情仍撲朔迷離,短期內難有明確解藥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