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3
2020-03-09(一)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動態
- 美股道瓊指數上週五下跌 256.5 點,跌幅 0.98%,收於 25864 點,顯示市場波動加劇
- 標普指數下跌 51.84 點,跌幅 1.71%,收於 2972 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162.98 點,跌幅 1.87%,收於 8575.62 點,反映整體市場避險情緒濃厚
- 美股恐慌指數 VIX 升至 42 點,為九年來新高,顯示市場恐慌情緒達到高點,但可能暗示短期底部訊號
台股與外資策略
- 台股抗跌性相對全球股市較強,僅次於大陸股市,因國家隊護盤力道強勁
- 外資三大策略包括股市續跌時加碼避險產品、股市反彈時逢高減碼、觸底訊號時分批進場,顯示謹慎操作心態
- 台股夜盤跌幅收斂,預估開盤可能不跌,但外資預期疫情升溫將影響短期表現
避險資產配置
- 黃金價格攀升至 1690 美元,近期曾突破 1700 美元,顯示避險需求強勁,但恐慌性賣壓可能導致短期波動
- 債券市場因資金湧入,十年期美債殖利率降至 0.66%,創低點,顯示避險情緒推低殖利率
- 配置黃金與債券目的在於對沖股市損失,非追求價差,建議長期持有至五至六月以降低風險
原油市場分析
- 原油價格上週暴跌 20%,創歷史罕見跌幅,顯示市場對景氣復甦信心不足
- 短期內可能出現 3% 至 5% 的暴發性反彈,但不建議立即進場,因技術面支撐尚未明確
- 台塑四寶適合中長線布局,建議逢低分批買進,保留現金以應對進一步下跌風險
全球經濟與疫情影響
- 義大利疫情失控,確診病例達 5883 例,死亡率約 5%,米蘭與威尼斯封城加劇經濟壓力
- 全球確診病例超過 10.5 萬人,死亡超過 3500 人,經濟學家預估疫情對經濟有顯著影響但不至於崩盤
- 香港計畫第三季發放每人 1 萬港幣(約 3.9 萬新台幣)補助,旨在提振經濟,但去年反送中已導致負成長
貨幣政策與市場預期
- 美國聯準會上週緊急降息 0.5%,市場預估三月中降息兩碼機率達 80%,顯示積極救市態度
- 貨幣寬鬆旨在避免通縮,而非引發通膨,因當前經濟面臨供給面問題而非需求衰退
- 美元兌亞幣升值趨勢暫緩,台幣近期回貶,建議避免現階段兌換美元以降低匯率風險
蘋果與消費市場展望
- 瑞銀給予蘋果買進評等,目標價 355 美元,當前股價 289 美元,顯示對其長期需求樂觀
- 蘋果因疫情影響延後 iPhone 發表至第三季,顯示第二季市場需求可能疲弱
- 全球經濟受供給面衝擊,需求面尚未顯著衰退,預期第三至第四季供給恢復將帶動景氣回升
觀點整理
美股市場
- 
整體表現與波動: - 美股在 2020 年 3 月 6 日(週五)表現劇烈震盪,道瓊指數下跌 256.5 點(跌幅 0.98%),收於 25,864 點;標普 500 指數下跌 51.84 點(跌幅 1.71%),收於 2,972 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162.98 點(跌幅 1.87%),收於 8,575.62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34.14 點(跌幅 1.97%),收於 1,699.89 點。
- 美股近期呈現大漲大跌格局,波段交易者可能因劇烈波動被洗出場,但對短線期貨或當沖交易者而言,這種波動提供了操作機會。
- 雖然非農就業數據亮眼,但華爾街仍忽略利好消息,市場呈現「大逃殺」態勢,顯示避險情緒濃厚。
- 道瓊上週整體上漲 1.7%,標普和納斯達克分別上漲 0.6% 和 0.1%,目前處於修正區間,尚未進入持續崩盤階段。
 
- 
恐慌指數(VIX): - 美股恐慌指數(VIX)攀升至 42 點,為 9 年來新高(上次高點為歐債危機時期)。主持人強調,恐慌指數高企不一定意味即將崩盤,反而可能表示市場恐慌已達頂點,後續恐慌加劇的機率較低。
- 恐慌指數高企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但也可能為短線反彈創造空間。
 
- 
聯準會政策: - 聯準會已於上週緊急降息 0.5 個百分點,市場預估 3 月中利率會議可能再降息 2 至 3 碼,降息 2 碼的機率達 80%。降息目的是避免經濟陷入通縮,而非引發通膨。
- 主持人認為,貨幣寬鬆短期內不會帶來通膨風險,因當前經濟形勢更可能面臨通縮壓力。
 
台股市場
- 
表現與抗跌性: - 台股相較全球股市抗跌性較強,僅次於大陸股市(因大陸有國家隊護盤)。上週五美股暴跌後反彈,但台指期夜盤跌幅收斂,預估當日(3 月 9 日)台股可能續跌。
- 外資對台股的三大策略:
- 若股市續跌,加碼避險商品(如 VIX)。
- 股市反彈時,建議逢高減碼。
- 觸底訊號出現時,分批進場。
 
- 對於資金量較小的投資者(約 100 萬),建議逢低買進,操作週期拉長至 3 至 4 個月,避免追求短線漲跌。
 
- 
長期投資觀點: - 主持人強調股市長期向上,即使在 2008 年高點買進,只要公司未下市,長期持有仍可獲利。投資者應從總體經濟角度思考,避免過於短線操作。
 
黃金市場
- 
避險功能: - 黃金價格已升至 1,690 美元,曾一度突破 1,700 美元。主持人自 2019 年 12 月(金價約 1,530 美元)即建議配置黃金,至今約有 10% 報酬,可抵銷股市約 5% 至 6% 的跌幅。
- 黃金配置的主要目的是避險,而非賺取價差,旨在沖銷股市持股損失。主持人比喻黃金投資為「買保險」,即使未獲利,也不代表配置無效。
- 當前金價偏高(目標價 1,715 美元),波段操作者可考慮獲利了結,但資產配置者應保留部分持倉,因經濟形勢在 2020 年 11 月美國大選後可能面臨更大下行風險(川普無護盤壓力)。
 
- 
市場動態: - 恐慌性賣壓曾導致黃金短暫下跌(投資者出售黃金換取現金),但持續恐慌情緒推升金價,顯示避險需求強勁。
 
原油市場
- 
價格表現: - 原油價格上週暴跌 20%,幅度超出市場預期,持續破底,顯示景氣尚未觸底。主持人預估反彈可能在 2020 年第二季至第三季。
- 由於 OPEC 大規模減產未有效提振油價,短期內可能出現暴漲性反彈(漲幅約 3% 至 5%),適合期貨或 ETF 短線操作,但需快速進出,避免高溢價風險(如原油 ETF)。
 
- 
投資建議: - 不建議急於進場,因原油價格仍無明顯支撐線。短線交易者可搶反彈,但長期投資者應考慮逢低佈局台塑四寶,採中長線策略(1 至 2 年),以攤平成本並利用高殖利率優勢。
- 保留現金(銀彈)至 5 月至 6 月,逐步分批買進,避免過早耗盡資金。
 
債券市場
- 避險需求與殖利率:
- 十年期美債殖利率跌至 0.66%,因資金瘋狂湧入債市避險。主持人解釋,債市需求過高導致殖利率持續破底,若進入負利率,債券避險功能將喪失。
- 債券配置與黃金相似,旨在對沖股市風險,而非追求高收益。
 
全球經濟與疫情影響
- 
供給面與需求面: - 當前經濟走入空頭格局主要來自供給面問題(疫情導致生產受限),而非需求面衰退。只要供給面恢復(復工完成),可在需求衰退前化解經濟危機。
- 瑞銀給予蘋果買進評等(目標價 355 美元,當時股價 289 美元),因相信蘋果第三季至第四季產量可回穩,帶動全球景氣復甦。
 
- 
疫情衝擊: - 義大利疫情失控,確診 5,883 例,死亡 233 人(死亡率約 5%),主要城市如米蘭、威尼斯已封城,經濟雪上加霜。
- 歐洲疫情較美國嚴重(美國確診約 200 至 300 例,死亡 11 例,主要集中於紐約州與華盛頓州),後續需觀察歐洲消費力道(CPI 數據)。
- 全球確診超過 10.5 萬例,死亡 3,500 人,遍及 100 個國家。經濟學家認為,疫情導致全球崩盤的可能性不高,需透過新生活模式(如電子商務、外賣服務)因應。
 
- 
經濟刺激措施: - 香港將於第三季發放 1 萬港幣(約新台幣 3.9 萬)補助金,針對 18 歲以上居民,以提振經濟(受反送中及疫情雙重影響)。
- 全球央行採降息、貨幣寬鬆等措施,是否引發 V 型反彈需持續觀察。
 
投資策略總結
- 
避險配置: - 黃金與債券為主要避險工具,建議自 2019 年 12 月起配置,以對沖股市風險。金價目標價 1,715 美元,波段操作者可獲利了結,長期投資者保留部分持倉。
- 外資持續購入 VIX(恐慌指數相關產品),顯示避險情緒濃厚。
 
- 
短線與長線操作: - 短線交易者可搶原油暴跌後的反彈(期貨或 ETF),但需快速進出。波段操作者可關注 VIX 及股市觸底訊號。
- 長期投資者應逢低買進台塑四寶等高殖利率標的,分批進場,保留現金至 5 月至 6 月,降低平均成本。
 
- 
沙盤推演而非預測: - 主持人強調其分析為「沙盤推演」(類似買保險),而非精準預測。投資者應根據不同情境(A 或 B 狀況)制定策略,降低不可控風險。
 
- 
貨幣配置: - 目前美元強勢,台幣升值趨勢暫緩,不建議現階段換美元(2019 年 11 月至 12 月為較佳時機)。
 
總結
主持人從總體經濟與疫情影響的角度,分析美股、台股、黃金、原油及債券市場的動態,強調避險策略(黃金、債券)與長期投資的重要性。美股處於修正區間,恐慌指數高企但不一定預示崩盤;台股抗跌性較強,建議分批逢低買進;原油暴跌後可能有短線反彈,但長期佈局更適合台塑四寶;黃金與債券為避險首選,需注意金價高點與負利率風險。全球經濟受疫情衝擊,供給面問題為主,復甦關鍵在於供給恢復與新生活模式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