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3
2020-03-12(四)道指狂瀉 1,464 點,史上最長牛市終結
- 道指狂瀉 1,464 點,史上最長牛市終結
- 道瓊電子盤急殺,多頭棄守權值股
- 金管會護盤、禁止放空,準備好了
- 無薪假企業,一周增一倍
- ECB 拉加德示警:歐洲恐面臨類似 2008 年金融危機的衝擊
- 美商務部再放水,華為豁免令五度五關延至 5/15
摘要整理
全球股市進入空頭趨勢
-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1464.94 點,跌幅 5.86%,收於 23553 點,標誌史上最長牛市終結,正式進入熊市
- 台股下跌 109.79 點,跌幅 1%,收於 10893.75 點,失守萬一關卡,成交量達 1745 億台幣
- 全球股市因疫情影響進入初跌段,預估主跌段可能於第二季至第三季出現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 全球 GDP 預估下跌 0.5%,美國 GDP 下降 0.3%,歐元區成長率僅 0.5%,中國經濟成長率可能低至 4.8%
- 台灣無薪假企業從 3 月 2 日的 40 家倍增至 78 家,受影響人數從 1604 人增至 2200 人
-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預警,疫情衝擊可能類似 2008 年金融危機,但源於供需下降而非金融系統崩潰
政府與央行應對措施
-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減稅訊號,但未明確公佈稅率與實施時間,導致市場信心不足,美股隔日下跌
- 台灣金管會計畫採取禁止放空措施,試圖穩定台股,但可能引發持股者恐慌拋售
- 英國央行降息 50 個基點至 0.25%,維持國債購買規模 4350 億英鎊,全球降息潮預計於第二至第三季持續
台股市場動態與投資建議
- 台股開盤一度上漲 88 點,但受美股電子盤急跌影響最終收跌,顯示外資賣壓強於國安基金護盤力道
- 建議短線投資者觀望,長期投資者可視本次大回檔為布局時機,特別是存股族應維持定期定額策略
- 金融股雖受利率下調影響,但因特許產業特性,長期存股風險較低,適合超長期投資
美中貿易與疫情控制焦點
- 美國商務部第五次延長華為豁免令至 5 月 15 日,美中貿易戰議題暫被疫情控制討論取代
- 美國 36 州確診病例達 1030 例,9 州進入緊急狀態,三藩市與西雅圖禁止大型集會
- 疫情結束時間難以預測,市場預估第二季末至第三季初為股市反彈可能時機,需視疫情高峰是否過去
觀點整理
全球股市進入空頭市場
- 美股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1 464.94 點,跌幅 5.86%,收於 23 553 點;標普 500 指數下跌 140.85 點,跌幅 4.94%,收於 2 741.38 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392.2 點,跌幅 4.95%,收於 7 952.05 點。美股已下跌超過 20%,結束史上最長牛市,正式進入空頭市場。
- 台股表現:台股一度上漲 88 點,但受美股電子盤急跌影響,終場下跌 109.79 點,跌幅 1%,收於 10 893.75 點,成交量達 1 745 億元。台股目前在萬點關卡震盪,短期內可能跌破萬點。
- 全球趨勢:全球股市進入空頭趨勢,初跌段已結束,主跌段即將來臨,預計持續至第二季末或第三季初。疫情高峰過後,股市才有反彈機會。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 全球經濟影響:疫情導致全球供給與需求下降,預計全球 GDP 成長率下修 0.5%。美國經濟成長率預估下降 0.3% 至 1.6%;歐元區成長率僅 0.5%;中國經濟成長率從原預估 5.7% 下修至 4.8%,首次跌破 6%;台灣經濟成長率從 2.4% 下修至 1.9%。
- 歐洲情況: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警告,疫情衝擊可能類似 2008 年金融危機,但非源於債務危機或資產泡沫,而是疫情引發的供需問題。衝擊可預期結束,但時間未知。
- 台灣無薪假趨勢:無薪假企業數從 3 月 2 日的 40 家增至 78 家,影響人數從 1 604 人增至 2 200 人,倍增趨勢顯示經濟衝擊加劇。無薪假不計入失業率,但反映經濟壓力。
政策與市場應對
- 美國政策:川普提出減免薪資稅計畫,短期提振美股,但因缺乏具體細節,市場信心不足,導致美股持續下跌。減稅政策可能將所得稅降至零,但市場對此持懷疑態度。
- 台灣政策:金管會準備採取禁止放空措施,顧立雄表示「準備好了」,顯示台股市場嚴峻。國安基金與四大基金積極護盤,但外資賣壓過大,護盤效果有限。台股緩跌比急跌更令人擔憂,因跌勢持續時間難以預測。
- 全球央行動向:英國央行降息 50 個基點至 0.25%,維持購債規模 4 350 億英鎊。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釋放降息訊號,雖未明確表態,但已對市場產生提振效果。全球降息潮預計於第二季至第三季陸續出現。
投資建議
- 短期投資者:建議清空持股,觀望市場,等待疫情高峰過後或第二季末至第三季初的反彈機會。期貨市場波動大,適合多空操作,但風險高。
- 長期投資者:目前為低點布局期,建議逢低買進,無需賣出持股。存股族應堅持定期定額策略,關注股息與資本厚度,而非短期價差。金融股因特許產業特性,長期持有風險低,利率調降影響有限。
- 美債投資:美債因恐慌情緒仍具持有價值,建議保留大部分持倉,僅出清 20% 至 30% 以分散風險,或將資金用於股市抄底。
其他觀點
- 美中貿易戰:美國商務部第五次延長華為豁免令至 5 月 15 日,美中貿易戰議題暫被疫情蓋過,市場焦點轉向疫情控制。
- 市場心態:股市波動如雲霄飛車,散戶易被掃出場,建議調整心態,減少頻繁看盤。長期投資者應專注配息與資本厚度,無需因景氣波動賣出。
- 金管會禁止放空措施:禁止放空可能引發持股者恐慌拋售,效果是利多或利空難以判斷,但顯示金管會試圖穩定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