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5 10

2025-10-27(一)川習會登場,關稅戰收尾,美中大和解,股市繼續漲?

摘要整理

美中和解進展

  • 美中馬來西亞會談達成初步共識,涵蓋出口管制、芬太尼與航運費用,預計 10 月 30 日 川習會正式簽約
  • 中國撤回 100% 關稅威脅,恢復美國大豆採購並延後稀土出口管制,科技管制與 TikTok 議題未納入
  • 市場風險情緒升溫,澳幣紐幣上漲,瑞士法郎日元走弱,比特幣連漲 4 天,反映正面預期

亞太股市連勝

  • MSCI 亞太指數連續數月正成長,2025 年至今月度漲幅維持正值,中國股市帶動區域資金流入
  • 亞洲股市創最長連勝紀錄,資金回流伴隨匯率升值,全球股市處於顯著大漲格局
  • 稀土概念股如 MP Materials 雖回檔,但長週期仍處上升趨勢,除非美國不再擔憂稀土供應

防務類股強勢

  • 全球航太防務指數年初漲幅達 50%,遠超全球綜合指數 15% 漲幅
  • 地緣緊張推升各國軍備預算,歐洲軍備化、美國亞洲安全承諾、亞洲及中國軍事開支均增加
  • 防務類股表現判斷協議性質,區分全面和解或大戰前小休止

黃豆採購關鍵

  • 中國尚未採購 2025 年新作物,若 11 月起高强度購買,可望於 2026 年期中選舉前顯效農業州
  • 2020 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達 2000 萬公噸高峰,農業州全數支持川普
  • 阿根廷取消穀物出口稅後向中國出售 130 萬噸大豆,反助中國,南美大豆價格回檔值得關注

川普商人思維

  • 川普拒絕脫鉤概念,視地緣政治為交易延伸,威脅 100% 關稅後兩天改口稱欲幫助中國
  • 對中鷹派如范斯、盧比歐邊緣化,黃仁勳批鷹派稱號為恥辱,與川普交易邏輯契合
  • 中國 2020 年後大豆採購量腰斬,2023 年再減半,2024 年未恢復契約精神,履約需緊盯

美馬貿易協定

  • 美馬簽署貿易與關鍵礦產協定,馬來西亞開放化學品、機械、金屬、汽車、農產品市場
  • 馬來西亞採購美國 1500 億美元半導體設備、2 億美元煤炭電信,未來 10 年投資 700 億美元
  • 馬來西亞配合美國不對中國出口稀土,允許美國企業礦產開發並延長營運執照

東南亞市場回溫

  • 川普促成柬泰和平協議,釋放 18 名柬埔寨戰俘,東南亞派出觀選團監督
  • 外資過去數月撤出 9 億美元,MSCI 東協指數本益比僅 14 倍,低於全球 19 倍
  • MSCI 新興市場指數漲 30%,東協指數僅漲 10%,落後補漲空間顯現

美加關稅衝突

  • 川普對加拿大加徵 10% 關稅,因安大略省廣告引用雷根批關稅言論激怒
  • 廣告引用 1987 年雷根演講,強調自由貿易重要,關稅傷害創新
  • 加拿大總理卡尼劃清界限,強調聯邦政府獨責談判,木材關稅推升美國建房成本

關稅戰收尾策略

  • 美國有效全球關稅稅率 9 月達 16.4%,但多數商品豁免,藥品、半導體、USMCA 農糧產品除外
  • 11 月 5 日 最高法院審理 IEEPA 關稅合法性,若判違法需退回 1950 億美元關稅收入
  • 川普趕簽協定避緊急狀態,轉用 301、232、201 條款課稅,確保投資增長與貿易平衡

美股與資產績效

  • 道瓊漲 472 點收 47,207 點,標普漲 53 點收 6,791 點,納指漲 263 點收 23,204 點
  • 黃金今年漲 55.9% 領先,歐亞股市漲 27%,新興市場漲 26%,納斯達克漲 21%
  • 投資等級債漲 9%,長天期國債漲 8%,高收益債漲 7.4%,所有資產均實現正報酬

AI 資本支出主導

  • 2022 年後資料中心建設支出爆炸成長,超越倉儲、製造、醫療所有產業總和
  • AI 基礎設施貢獻民間固定投資正成長,其他產業停滯或負值
  • 甲骨文杠杆率達 500%,遠超 IBM、蘋果、博通 150-200%,泡沫風險高但長期併購機會大

觀點整理

美中和解

  1. 美中貿易談判達成初步共識
    • 雙方針對出口管制、芬太尼、航運費用等議題達成協議,預計在 10 月 30 日川習會正式簽約。
    • 中國撤回 100% 關稅威脅,有望恢復美國大豆採購並延後稀土出口管制。
    • 美國未放寬科技管制,TikTok 問題仍待商議。
  2. 市場正面解讀
    • 澳幣、紐幣等風險貨幣上揚,日元、瑞士法郎等避險貨幣走弱,比特幣連漲 4 天。
    • 亞洲股市創最長連勝紀錄,MSCI 亞太指數連續數月正成長,主因中國股市帶動與資金回流。
  3. 主持人觀點:短期利多但非全面和解
    • 協議有利美國(大豆銷售、稀土放鬆),中方僅獲關稅撤銷,具體籌碼不明,需持續觀察。
    • 稀土、防衛類股仍處上升週期,僅為長期衝突中的休息,非終結。
    • 科技管制未鬆綁,中國自建供應鏈動機更強,脫鉤風險持續存在。

黃豆採購與期中選舉

  1. 黃豆為川普關鍵政績
    • 中國尚未採購 2025 年新作物,若 11 月起高強度購買,可在 2026 年期中選舉前顯現效果。
    • 2020 年協議高峰進口 2,000 萬公噸,農業州全數支持川普。
  2. 南美競爭與美國策略
    • 美國援助阿根廷換取消穀物出口稅,卻導致中國向阿根廷採購 130 萬噸 大豆。
    • 南美大豆價格回檔、美國大豆計價上升,將是後續觀察重點。
  3. 主持人觀點:川普商人思維主導
    • 川普拒絕脫鉤,視地緣政治為交易延伸,非典型鷹派
    • 協議履約存疑,2020 年後中國採購量腰斬,需緊盯執行,否則僅為選舉籌碼。

美馬協議與東南亞市場

  1. 美馬簽署貿易與關鍵礦產協定
    • 馬來西亞開放化學品、機械、汽車、農產品市場,配合美國稀土政策,允許美企開發礦產。
    • 馬來西亞承諾採購 1,500 億美元 半導體設備、700 億美元 未來投資,換取 19% 關稅壓力
  2. 東南亞地緣與投資信心
    • 川普促成柬泰和平協議,釋放 18 名戰俘,東南亞將派觀選團監督。
    • 外資過去數月撤出 9 億美元,MSCI 東協指數本益比僅 14 倍,低於全球 19 倍
  3. 主持人觀點:落後補漲機會
    • 東南亞受關稅戰衝擊最深,但協議緩解壓力,資金回流可期
    • MSCI 新興市場漲 30%,東協僅 10%,具補漲空間。

美加貿易戰與關稅策略

  1. 加拿大廣告引發衝突
    • 安大略省引用雷根反關稅演說,川普宣布對加拿大商品加徵 10% 關稅,終止談判。
    • 加拿大總理卡尼劃清界限,強調聯邦政府獨掌談判權。
  2. 關稅戰整體收尾
    • 美國有效關稅率升至 16.4%,但多數商品豁免(藥品、半導體、USMCA 農糧)。
    • 11 月 5 日最高法院審理 IEEPA 合法性,若判違法,1,950 億美元 關稅須退回。
  3. 主持人觀點:關稅為談判工具
    • 川普 6 個月內結束多數關稅戰,目的在重塑貿易平衡而非長期保護主義
    • 簽訂協定可規避 IEEPA 風險,轉用 301、232 條款續課關稅。

AI 爆發與美股基本面

  1. AI 資本支出主導經濟
    • 資料中心建設支出爆炸成長,超越所有產業總和,主導民間固定投資。
    • 橘色區塊(AI 基礎設施)貢獻顯著,藍色區塊(其他產業)停滯或負成長。
  2. 企業杠杆與泡沫風險
    • 甲骨文杠杆率 500%,遠超 IBM、蘋果(150-200%)。
    • 歷史經驗:網路泡沫中存活者(如雅虎、思科)靠併購與耐力,而非最高投資。
  3. 主持人觀點:科技股想像空間主導
    • 市場資金追逐成長敘事,非科技類股缺乏關注
    • AI 泡沫難免,終端應用投放速度企業存活能力為後續關鍵。

全球股市與資產表現

  1. 美股四大指數
    • 道瓊漲 472 點(1.01%) 收 47,207 點;標普漲 53 點(0.79%) 收 6,791 點;
    • 納指漲 263 點(1.15%) 收 23,204 點;費半漲 129 點(1.89%) 收 6,976 點。
  2. 今年資產漲幅
    • 黃金 55.9%(近期回檔);歐亞股市 27%;新興市場 26%
    • 納斯達克 21%;可轉債 20%;投資等級債 9%;高收益債 7.4%
  3. 主持人觀點:全面正報酬
    • 所有資產正報酬,台幣持有亦然,反映資金寬鬆與風險偏好提升。
    • 地緣衝突緩解後,基本面重回焦點,AI 資本支出為核心驅動。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