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
2025-10-23(四)美中再出招,拉回是買點?台 AI 訂單滿載,為何黃金高點大閃崩?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中貿易紛爭
- 美股受美中貿易新禁令影響,川普考慮針對使用美國軟體的中國產品實施管制,涵蓋醫療設備、噴射引擎及筆記型電腦
- 黃金價格短期顯著回檔,兩日內創 12 年最大跌幅,從 4,390 美元急挫至 4,000 美元附近
- 市場預期月底美中達成協議,避險情緒降溫,資金轉向股市布局
美國財報季與流動性預期
- 美國財報季已公布約 78% 企業優於預期,高於歷史平均 70% 低標,顯示企業獲利穩定
- 白宮計畫大幅放寬拜登時期銀行資本規定,市場解讀為增加流動性,支撐風險資產
- 標普 500 指數情緒與 VIX 對照顯示,當前市場情緒樂觀,類似 2017 年減稅與 2021 年資金潮
季節慣性與美股黃金半年
- 歷史數據顯示 11 月至 4 月為美股最強半年,平均漲幅 7.1%,收漲機率 77%
- 今年 5 月至 10 月漲幅遠超歷史平均 1.7%,主因川普關稅戰打亂季節性賣壓
- 月乖離指標高檔鈍化已久,11 月後進入尷尬位置,需觀察是否轉折
川普行動預期與 TACO 情緒
- Polymarket 數據顯示,賭川普「不採取行動」報酬率達 12%,與標普 500 相當,高於道瓊 6%
- 從 5 月中旬下注「川普不做」累積報酬最高達 31%,反之「永遠會做」策略跌幅高達 -75%
- 市場高估川普行動機率,開盤預估 30% 事件發生,實際僅 28%,形成逆向信任曲線
黃金價格回撤與避險情緒
- 黃金自 8 月以來累漲 25%,技術面超買,近期急跌縮短乖離下滑時間
- 9 月 ETF 資金流入 260 億美元,亞洲散戶(尤其中國金豆、印度金飾)買盤強勁
- 市場避險黃金,防月底美中談成協議導致價格回跌,短期轉向股市獲利了結
數據真空期與聯準會決策
- ADP 停止向聯準會提供涵蓋 20% 私部門就業數據,原因疑似政府停擺導致統計短缺
- 非農與小非農數據中斷,聯準會進入真正數據真空,10 月降息可能延至 11 月
- 川普於白宮裝修工程未受停擺影響,顯示其專注財政撙節與政治布局
關稅戰進程與國際協商
- 韓國承諾 3,500 億美元投資美國,APEC 峰會預計達成協議,避免匯率衝擊
- 日本 5,500 億美元協議面臨重談,45 天內未達川普要求恐加徵新關稅
- 美國第三季財政狀況為年度最佳,計畫利用關稅收入發放補貼,搶在最高法院判決前支出
中國出口與貿易結構變化
- 中國對美出口前 9 月達 3,170 億美元,年減 17%,但貿易額已接近 2017 年貿易戰前水準
- 電動腳踏車出口維持 12 億美元,顯示繞道出口規避關稅效果顯著
- 遊戲機出口幾乎完全脫鉤,2023 年起急劇下降,顯示部分產品已無法規避高關稅
農糧價格與談判預期
- 黃豆價格自 10 月中旬從 1,000 美元升至 1,050 美元,創 6 月以來新高
- 市場預期美中協議將包含大額黃豆採購,推升美國農產品價格
- 川普將台灣議題納入談判,釋出善意,提高協議達成機率
AI 基礎建設與軍方合作
- 美國陸軍尋求 1,500 億美元私募資金,與華爾街 15 家機構合作翻修軍事基地
- 計畫以運算能力與稀土交換土地,軍事基地內建資料中心,形成 AI 戰爭防護網
- 川普政策創造本土 AI 基礎建設想像空間,市場提前反應資本擴增
台灣出口與 AI 帶動效應
- 台灣 9 月外銷訂單達 702 億美元,年增 30.5%,超越 7、8 月旺季水準
- 若 10-12 月維持高檔,將創 AI 帶貨潮歷史新高,第三季末通常為出口巔峰
- 賣鏟子策略奏效,台灣掌握 AI 供應鏈商機,政府轉型措施成後續觀察重點
OpenAI 金融布局與 AI 交易對決
- OpenAI 延攬逾 100 名高盛前員工,打造「水星計畫」取代初級銀行分析師
- Nofi AI 實盤測試 6 大 LLM 模型,阿里巴巴報酬率 15% 領先,Grok 4 虧損至 9,842 美元
- ChatGPT 與 Gemini 腰斬僅剩 3,387 美元與 4,000 美元,顯示熱門 AI 不一定擅長交易
美股四大指數與投資心法
- 道瓊下跌 334 點收 46,590 點,標普下跌 35 點收 6,699 點,納指下跌 213 點收 22,740 點
- 費城半導體下跌 161 點收 6,677 點,仍為四大指數中最強,台積電收 1,440 元
- 投資如馬拉松,需依資金性質與產業方向制定策略,避免臨時改變節奏
台灣股市與健康提醒
- 台股下跌 229 點收 27,419 點,高位盤整與費半聯動明顯
- 身體為最重要資產,肺部縮小供氧、心臟輸血提醒休息,器官默默為你奮鬥
- 投資決策需有入口(優質資訊)與出口(賣出條件),避免混淆方向導致失誤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美中貿易紛爭與市場情緒
- 川普政府考慮針對中國使用美國軟體的產品實施新一輪管制,以報復中國稀土出口限制。
- 主持人觀點:市場認為月底美中可能達成協議,黃金等避險資產短期回檔,反映樂觀情緒主導,非真正風險消退。
- 財報季僅開跑一半,78% 企業優於預期,遠高於歷史平均 70%,顯示企業獲利穩健。
-
流動性預期與監管放寬
- 聯準會與監管機構準備大幅放寬拜登時期銀行資本規定。
- 主持人觀點:即便總經數據不佳,財政干預與監管鬆綁將擴大流動性,支撐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同步上漲。
-
情緒指標與歷史對照
- VIX 指數低檔對應重大危機(如 2008、金融海嘯),高檔則伴隨資金狂潮(如 2021、2025 AI 熱)。
- 主持人觀點:當前情緒樂觀,逢低買盤門檻持續降低(從跌 15-20% 必買 → 跌 0.5% 必買),反映「騎兵救援」心理慣性。
季節慣性
-
美股黃金半年效應
- 11 月至 4 月平均漲幅 7.1%,收漲機率 77%;10 月至 3 月漲 6.7%;5 月至 10 月僅 1.7%。
- 主持人觀點:2025 年 5-10 月漲幅亮眼,完全打破「Sell in May」慣性,主因川普關稅戰與 AI 熱潮干擾季節性。
-
月乖離高檔鈍化
- 主持人觀點:11 月至隔年 4 月將處於尷尬位置,技術面高檔鈍化,但季節性強勁,需觀察情緒拐點。
TACO 情緒
-
Polly Market 賭盤分析
- 壓注「川普不會行動」報酬率約 12%,與標普相當;壓注「川普會行動」平均虧損 20%。
- 過去 300 個川普相關事件,市場高估行動機率(開盤估 30%,實際僅 28%)。
-
逆向信任曲線
- 「永遠不會做」(藍線)累積報酬 +12%(5 月中旬起最高 +31%);「永遠都會做」(灰線)跌幅高達 -75%。
- 主持人觀點:賭川普不做已成做多唯一信仰,市場提前反應「TACO 預期」,降低地緣政治風險預期。
-
具體案例落空
- 7 月印美關稅協定(預估 79%)、金卡發行、對俄加碼制裁皆未實現;僅馬斯克 7 月前離開政府成真。
- 主持人觀點:川普折損率高於行動率,即使行動也受限,市場越來越相信11 月最高法院判決可能部分取消關稅。
金價回撤
-
短期急跌技術面
- 兩日創 12 年最大單日跌幅,從 4,380-4,390 美元急挫至 4,000 美元附近。
- 8 月以來累漲 25%,嚴重超買,乖離過大。
-
驅動因素
- 政府債務膨脹、美元走弱、貿易戰避險潮、各國央行增持黃金、亞洲散戶(印度金飾、中國金豆)搶購。
- 9 月 ETF 資金流入 260 億美元。
-
主持人觀點
- 急跌縮短乖離下滑時間,非利率週期結束訊號;末升段通常伴隨降息結束。
- 短期避險重點:防美中月底達成協議導致金價回跌,建議獲利了結黃金、轉進股市。
- 中長期買盤仍在,川普不確定性未除,僅轉為「相信他會 TACO」。
數據真空期
-
就業數據中斷
- ADP 停止向聯準會提供涵蓋 20% 私部門就業數據,原因與 8 月聯準會演講引用相關,疑因政府停擺。
- 主持人觀點:聯準會進入真正數據真空,10 月降息可能延至 11 月,判斷條件不足。
-
川普財政撙節與白宮裝修
- 川普稱政府停擺不影響白宮 150 年來最豪華宴會廳工程。
- 主持人觀點:川普陶醉於停擺狀態,加速資本撙節。
關稅進程
-
韓國談判
- 財政部長庫永澤承諾 3,500 億美元投資,非現金而是架構設計;APEC 峰會可望達成協議。
- 美國財政部長理解韓元匯率壓力,討論預先資金衝擊應對。
-
日本態度強硬
- 高市早苗上任後,過去 5,500 億美元承諾需重談;45 天內未達川普要求將加徵關稅。
-
中國出口與關稅收入
- 對美出口年減 17%,但 9 月仍達 3,170 億美元,貿易額接近 2017 年水準。
- 電動腳踏車進口維持 12 億美元,遊戲機幾乎脫鉤。
- 主持人觀點:出口衰退主因房地產泡沫,非貿易戰;財政部可趁停擺結束前緊急動用關稅收入補貼農民,規避最高法院追回。
-
黃豆價格上揚
- 10 月中旬從 1,000 美元飆至 1,050 美元,創 6 月新高。
- 主持人觀點:反映市場預期中國將大幅採購美國黃豆,支撐美中和緩情緒。
-
台灣議題納入談判
- 川普釋出善意,將台灣作為重要籌碼。
- 主持人觀點:雙方達成協議機率提升。
AI 想像空間
-
美軍基礎建設合作
- 陸軍向華爾街尋求 1,500 億美元翻修資金,以運算能力換土地開發資料中心、稀土加工廠。
- 主持人觀點:形成軍民融合 AI 基地,美軍保護資料中心,川普持續創造本土 AI 建設想像。
-
台灣出口帶動
- 9 月外銷訂單 702 億美元,年增 30.5%,超越 7-8 月旺季。
- 主持人觀點:AI 帶貨潮史上最強,若 10-12 月持續高檔,賣鏟者台灣掌握商機。
-
OpenAI 金融布局
- 延攬百名高盛前員工,打造「水星計畫」取代初級銀行分析師,切入 IPO、重整等交易。
-
AI 實盤交易對決
- 阿里 Qwen 3 Max 報酬 +15%(11,000 美元);DeepSeek 緊追;Grok 4 虧至 9,842 美元;Claude、Gemini、ChatGPT 腰斬。
- 主持人觀點:常用 AI 不一定擅長投資,終端應用速度與交易頻率值得關注。
美股追蹤
-
四大指數表現
- 道瓊跌 334 點(0.7%) 收 46,590;標普跌 35 點(0.53%) 收 6,699;
- 納指跌 213 點(0.93%) 收 22,740;費半跌 161 點(2.36%) 收 6,677。
- 台積電收 1,440 元;台股跌 229 點 收 27,419。
-
主持人觀點
- 高位盤整聯動費半,屬馬拉松式調整;投資需依資金性質、產業方向決定持倉。
- 巴菲特名言:不想持 10 年,就不要持 10 分鐘。
- 當前處資料真空 + 庫存調整,僅 AI 例外,需兩層思考:AI 是否帶動集體復甦?
總結
-
心理情緒變化
- 黃金短期獲利了結,股市逢低買盤進場;TACO 預期主導,地緣風險需更嚴重事件驅動。
-
終端 AI 應用
- OpenAI 切入金融、特斯拉 Robotaxi/Optimus 推出速度、台灣賣鏟商機。
- 主持人觀點:入口(資訊)與出口(決策)需分清,勿抄襲他人績效;投資策略混亂等同「走錯路」。
- 強調身體健康:器官為你拼命,需好好活著。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