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
2025-10-21(二)蘋果股價創高,美中將和解?最高法院將裁決,川普關稅會違法?
摘要整理
蘋果股價創高與 iPhone 銷售
- 蘋果股價大漲 4% 創歷史新高,七巨頭中僅剩特斯拉未創高
- iPhone 17 開賣 10 天銷售較 iPhone 16 成長 14%,基本款暴增 31%
- Pro Max 機種最受歡迎,美國電信補貼推升高端化趨勢,Pro 系列用戶已超基本款
黃金價格狂飆與避險行為
- 黃金每盎司衝高至 4,381 美元,單日收漲 2.6%
- 上漲幅度遠超 AI 類股,顯示央行與投機買盤強勁
- 投資人表面擁抱 AI,實質進行貴金屬避險配置
蘋果未來產品布局
- 2026 年推出折疊機,預估售價 2,000 美元;2027 年推 20 周年全玻璃曲面機
- 同期導入 Apple Intelligence,首款觸控 MacBook 與家用機器人問世
- iPhone 營收連兩年停滞,2025 財年有望正成長,擺脫疫情高峰陰霾
川習會即將登場
- 川普確認下週 APEC 峰會與習近平會晤,台灣議題納入議程
- 核心談判圍繞稀土、芬太尼、黃豆;黃豆進口 2025 年 5 月後掛零
- 川普威脅 11 月 1 日前未達協議將加徵 100% 關稅,但態度顯著緩和
美中貿易備案策略
- 若談判失敗,美國擬對農業州直接補貼,避免喪失選票
- 川普與澳洲簽 85 億美元關鍵礦產協議,分散稀土供應鏈
- 美國稀土商如 MP Materials 股價自 7 月起直線攀升
最高法院關稅合法性判決
- 11 月 5 日最高法院審理 IEEPA 關稅合法性,保守派主導結果難料
- 川普已豁免數百項商品零關稅,轉用 232、301 條款避險
- 若判違法可下台階,持續脫鉤仍為長期目標
中共四中全會焦點
- 反內卷整頓鋼鐵、太陽能、汽車產能過剩
- 推晶片自主與機器人產業,華虹、中芯、機器人股近期大漲
- 刺激內需祭家電汰舊換新、養老政策,李強強調消費為經濟引擎
中國經濟外強內弱
- Q3 GDP 年增 4.8%,創一年新低;零售銷售跌至 2% 兩年低點
- 出口以美元計增 5-10%,內需僅增 3-4%
- 固定資產投資首現年減,房地產套牢效應顯著
綠色產業出口翻倍
- 新能源車 4 年成長近 4 倍,2024 年出口超 250 萬輛
- 太陽能電池成長 3 倍達 80 單位,鋰電池成長至 40 萬單位
- 消費占 GDP 僅 40%,遠低於美國 70%、全球平均 50-60%
軍方大整肅與反腐紀錄
- 四中全會前開除 9 名三星上將黨籍,移送司法
- 2024 年紀律調查達 80 萬件,創中共建政以來新高
- ASPI 數據顯示習近平上任後調查數量倍數增長
烏俄停火與川普隧道
- 川普將於布達佩斯與普丁談烏俄停火,擬售戰斧飛彈給烏克蘭
- 俄方提議馬斯克 Boring Company 建 70 英里川普海底隧道,造價 650 億美元
- 停火進展可為川習會增添談判籌碼
台股早盤表現
- 台灣大盤早盤漲 168 點,收 27,854 點
- 台積電收 1,485 元,持續熱絡
- 市場對川習會樂觀,資本市場呈現「塌口」預期
觀點整理
蘋果股價創高與 iPhone 銷售表現
- 蘋果股價創歷史新高,昨日大漲 4%,成為七巨頭中除特斯拉外唯一創高的個股,反映低基期輪動空間已發揮
- iPhone 17 銷售數據優於預期,開賣 10 天銷量較 iPhone 16 成長 14%,基本款成長 31%,主要受美國電信補貼與高端化趨勢推動
- Pro Max 機種最受歡迎,已超越基本款與 Air 銷量,顯示果粉偏好高階機種,Air 幾乎無人問津
- 未來產品布局:2026 年推出折疊機(售價約 2,000 美元)、Apple Intelligence、觸控 MacBook 與家用機器人;2027 年推 20 週年全玻璃曲面機
- 主持人觀點:蘋果雖在硬體技術落後三星、華為,但具獨特進展步調;iPhone 營收停滯兩年後,2025 財年有望正成長,擺脫疫情高峰陰霾
- 中國市場策略:庫克訪中承諾擴大投資、捐款清華大學,川普明確不對蘋果手機課稅,顯示美中關係和緩訊號
黃金價格飆漲與避險行為
- 黃金價格創驚漲格局,每盎司達 4,381 美元,昨日收漲 2.6%,漲幅遠超 AI 股
- 買盤來源:央行與投機性買盤並存,顯示市場對 AI 信仰表面化,實質進行避險
- 主持人觀點:黃金成為新一輪主流趨勢,反映投資人對系統性風險的防禦心態
川習會與美中談判核心議題
- 會晤時程:下週 APEC 峰會期間舉行,台灣問題正式納入議程
- 三大核心要求:稀土、芬太尼、黃豆;黃豆為最緊急議題,因 2026 年中期選舉前需穩定農業州票倉
- 中國黃豆進口策略:2025 年 5 月後未自美進口一顆,意圖施壓;歷史上 8-9 月為進口高峰
- 川普放軟姿態:Fox 專訪稱不欲摧毀中國,100% 關稅僅為談判籌碼,不會長期課徵
- 主持人觀點:台灣牌納入顯示雙方真心談判,但本輪協議僅為緩兵之計,中長期脫鉤趨勢不變
美中脫鉤與備案策略
- 美國兩手準備:
- 若談成:農業州直接補貼替代關稅
- 若談崩:與澳洲簽 85 億美元關鍵礦產協定,分散稀土供應鏈
- 稀土戰備案:川普稱一年後稀土「多到不知如何處理」,中國則以出口管制反擊(5 種稀土納入清單)
- 美國稀土廠商受惠:MP Materials 等股價自 7 月起直線攀升
- 主持人觀點:脫鉤為長期國防產業鏈重構初衷,川普欲成「被拜的救世主」而非僅「被崇拜的強人」
最高法院關稅合法性判決(11 月 5 日)
- 爭議焦點:川普援引 IEEPA 課徵關稅是否合法,高院已判違法
- 保守派法官立場:原教旨主義傾向字面解釋,經濟緊急不符「緊急」定義
- 川普應對:已豁免數百項商品(附錄 2、3),改援 232/301 條款或協議法源
- 主持人觀點:若判違法,川普可順勢下台階;協議真假端看是否持續脫鉤
中共二十四屆四中全會焦點
- 四大政策方向:
- 反內卷:整頓鋼鐵、太陽能、汽車等過剩產能
- 晶片與機器人:推動科技自主,華虹、中芯、機器人廠商股價亮眼
- 消費提振:李強強調內需引擎,推養老、家電汰舊換新
- 實質消費觀察:泡泡瑪特股價再攻高,引導年輕人消費
- 軍方大整肅:開除 9 名三星上將,移交司法,規模前所未見
- 主持人觀點:內部權鬥激烈,反腐運動創紀錄(2024 年 80 萬件),刀鋒兩面刃
中國經濟外強內弱
- GDP 成長:Q3 年增 4.8%,創一年新低,低於前季 5.2%
- 外強內弱分化:出口強勁(美元計價 5-10% 成長)、零售銷售僅 2%(兩年新低)
- 固定資產投資:2020 年來首度年減,房地產套牢效應顯著
- 綠色三傑出口:新能源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 4 年翻倍成長,成外匯核心
- 消費占 GDP 比重:僅 40%,遠低於美英日印(50-70%)
- 通縮壓力:9 月 CPI -0.4%,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負值
- 主持人觀點:內需疲弱為最大壓力,出口利潤難轉化消費,儲蓄率高企
烏俄戰事與川普調停
- 停火談判:本週於布達佩斯與普丁會面,欲結束戰事
- 俄方示好:提議馬斯克 Boring Company 建「川普海底隧道」(70 英里,80 億美元)
- 對烏壓力:怒斥澤倫斯基接受普京條件,同時承諾出售戰斧飛彈(射程 2,500 公里)
- 主持人觀點:川普兩面討好,烏俄停火協議若成,可增美中談判籌碼
台股與市場總結
- 台股表現:上漲 168 點,收 27,854 點,台積電收 1,485 元
- 市場情緒:對川習會樂觀,資本市場有「塌口」預期
- 主持人觀點:台灣議題納入談判,需密切觀察交換結果;本輪協議僅為階段性緩和,中長期對抗持續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