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
2025-10-24(五)川習會確認,慶祝行情到?美對俄制裁,油價大漲有解?
摘要整理
川習會登場與市場反應
- 川習會確認於 10 月 30 日在南韓登場,為川普第二任期首度與習近平會面,緩解市場對美中關係憂慮,科技股昨漲幅達 0.89% 至 2.54%
- 白宮證實會晤後,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201 點收 22,941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69 點收 6,847 點,顯示投資人預期好消息機會增加
- 市場聚焦會談是否涉及對俄制裁,中國若跟進禁運俄羅斯石油,可能強化雙方善意,布蘭特原油價格昨漲 5% 達每桶 66 美元
對俄能源制裁與油價衝擊
- 川普取消與普丁會面後,對俄羅斯兩大能源巨頭實施全面制裁,導致國際油價單日漲 5% 為 6 月中旬以來最大,WTI 原油守住 55-56 美元低點反彈
- 歐盟跟進制裁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中國國營石油公司考慮暫停購買俄海運原油,全球需求緊繃有利中東與美國頁岩油市場,俄出口海運原油創 29 個月新高
- 制裁傳導至歐洲市場,布蘭特原油首當其衝,後續影響美國 CPI 公佈,俄軍昨發動飛彈攻擊致烏克蘭 7 死數十傷,普丁拒絕即時停火提案
中方態度與全球供應鏈影響
- 中國過去兩年大舉採購俄羅斯折扣原油與 LNG,彭博數據顯示今年接收 11 批黑名單俄 LNG,惟川習會前可能釋出表態暫停進口以施壓俄羅斯
- 若中國跟進禁運,全球能源需求更緊,印度每日進口 500-600 萬桶俄油缺口需補,俄繞過制裁經驗豐富,2023 年拜登禁運後出口仍龐大
- 中俄同盟難測,但制裁已衝擊俄經濟,中國戰略儲備原油充足,可能換取逐步停火,川普制裁擴大影響歐洲印度亞洲,中國點頭即川習會有譜
通膨傳導與關稅效應
- 商品類通膨率從 2024 年底貼近 0% 轉為僵固,關稅傳導發酵,2018-2019 年貿易戰 70% 關稅由消費者吸收,今數據改善為消費者僅承擔 40%
- 川普畫底線 11 月 1 日起對中國商品加 100% 關稅,回應北京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大宗資產如小麥石油天然氣多低於 5 年均值,汽油每加侖 3.05 美元低於拜登時期
- 美國頁岩油產能強,每人出口 2.5 桶原油遠勝 1977 年進口 12-13 桶,監管放鬆壓低油價,避免停滯性通膨,黃金銅鋁略高反映利率週期
美中貿易籌碼與政治動態
- 美國準備重啟 2020 年貿易協定 301 調查,中國未達成購買黃豆承諾,拜登未追責,今為防 IEEPA 失效提供關稅依據,11 月初結束政府停擺後補貼農業州
- 中國以稀土管制反擊美國晶片出口限制,握全球製造業開關權,迫川普釋友好籌碼如台灣牌,中國製造 2025 在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面板達成一半,白菜價主導市場
- 一帶一路提升中國在中亞非洲阿拉伯世界好感,藍色正面態度地區廣泛,東南亞多國親中僅日韓台對峙,美國溝通民主黨瓦解中國不買黃豆壓力,轉售盟國如台灣韓國日本
台股市場展望與預測偏差
- 美股四大指數樂觀,道瓊漲 0.3% 收 46,734 點,標普漲 0.58% 收 6,738 點,市場 78% 預期台股第四季高點 26,000-28,000 點於 12 月,低點 24,000-25,000 點於 10 月
- 2024 年五大投顧預估低點 15,000-16,000 點高點 18,000-19,000 點,實際收 22,000 點,2023 年預估高點 16,000 點實際 18,000 點,顯示預測常脫離現實
- 投行如高盛先喊目標價,其他跟進形成集體共識,國內分析師聯動漲幅,年初年底差距三四千點,2025 年調整預估名單出爐,重點觀察獲利循環而非本益比 17-26 倍波動
英特爾財報轉機與挑戰
- 英特爾第三季扭轉 166 億美元虧損轉盈 41 億美元,營收年增 3% 達數百億美元,白宮軟銀輝達入股推升盤後股價漲 8%,資本密集度從 49% 降至 18%
- 相較台積電 2020 年後營收創新高,英特爾從 260 億美元滑至 160 億美元,利潤下滑快因持續資本支出,毛利率 34.5% 部分領域小虧,CEO 陳立武改善效率
- CPU 市占 61% 獲利率 7% 落後 AMD 37% 市占 20% 獲利,AI 資料中心市占 0% 輸輝達 85%,個人電腦市占 73% 為根基,轉型空間長建議一分為二設計製造分家合作台積電三星
觀點整理
川習會與美中關係
- 川習會確認:10 月 30 日於南韓登場,為川普第二任期內首次與習近平會面,白宮證實,緩解市場對美中關係憂慮。
- 科技股領漲:昨日科技股上漲,反映市場預判川習會可能傳出好消息。
- 主持人觀點:
- 稱之為「鴻門宴」,雙方誰算計誰難料,但短期內釋放善意。
- 若中國跟進對俄石油制裁,川習會將有譜,顯示雙方貿易條件談判進展。
- 美方已啟動 301 調查,作為談判籌碼;11 月 1 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回應稀土出口管制。
- 政府停擺結束後,可用關稅收入補貼農業州,瓦解中國黃豆購買壓力。
對俄制裁與油價上漲
- 美國制裁:川普以烏克蘭戰爭為由,對俄羅斯兩大能源巨頭實施全面制裁,取消與普丁會面。
- 油價影響:昨日國際油價大漲 5%,為 6 月中旬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布蘭特與西德州原油價格受傳導。
- 歐盟跟進:對俄能源基礎設施推出新一輪制裁。
- 中國態度:中國國營石油公司考慮暫停購買俄羅斯海運原油;過去持續進口受制裁 LNG(今年已接收第 11 批)。
- 主持人觀點:
- 油價上漲有利中東與美國頁岩油市場,全球能源需求趨緊。
- 俄羅斯繞過制裁經驗豐富,出口仍龐大(印度為最大買家,海運出貨創 29 個月新高)。
- 若中國跟進制裁,可對俄經濟施壓,促使逐步停火;但中俄同盟可能性仍存。
- 西德州原油長期均線為下行格局,目前僅為空頭反彈(低點守住 55-56 美元/桶),現價僅 66 美元/桶。
通膨傳導與關稅影響
- 商品類通膨:受關稅影響發酵,2024 年底曾貼近 0,現逐步攀升。
- 關稅轉嫁:過去貿易戰 70% 由消費者吸收;現在出口商承擔 20%、代理商 40%、消費者 40%。
- 服務類通膨:近期呈僵固性。
- 主持人觀點:
- 關稅通膨不可避免,若商品價格未漲,八成因消費通縮沖銷。
- 川普抗通膨政策壓低大宗資產(原油、汽油、小麥等低於 5 年均值);美國汽油每加侖 3.05 美元,低於拜登時期。
- 美國頁岩油產能充足(人均出口 2.5 桶),難重現停滯性通膨(1977、1990、2003 年人均進口 12-13 桶)。
- 油價若不失控,通膨壓力可控。
市場情緒與目標價
- 美股表現:道瓊漲 144 點(0.3%)收 46,734 點;標普漲 39 點(0.58%)收 6,738 點;納斯達克漲 201 點(0.89%)收 22,941 點;費半漲 169 點(2.54%)收 6,847 點。
- 今周刊調查:78% 投資人認為 Q4 指數再創高;高點預估 26,000-28,000 點(12 月);低點 24,000-25,000 點(10 月);最大風險為漲幅過大。
- 投行預測偏差:2024 年五大投顧預估 15,000-19,000 點,實際收 22,000 點;2023 年預估 13,000-16,000 點,實際 18,000 點。
- 主持人觀點:
- 點位難預估,本益比波動可致數千點差距,應聚焦獲利循環與景氣週期。
- 投行預測常集體偏差(高盛領頭,其他跟進),錯時「大家都一樣」更安心。
- 市場共識視 10 月為絕對低點,年底上看 28,000 點,但心理情緒過於一致具風險。
英特爾財報分析
- Q3 財報:營收年增 3%,獲利 41 億美元(扭轉去年同期虧 166 億);盤後股漲近 8%。
- 資本支出:效率提升(密集度從 49% 降至 18%),毛利率 34.5%。
- 市場份額:CPU 市占 61%(AMD 37%),獲利率 7%(AMD 20%);AI 資料中心市占 0%(輝達 85%);PC 市占 73%。
- 外部支持:美國政府、軟銀、輝達入股。
- 主持人觀點:
- 財報改善有限,難支撐驚人漲幅;資本支出 180 億美元仍創造營收,但部分領域小虧。
- 與台積電營收落差擴大(台積電創新高,Intel 從 260 億降至 160 億美元)。
- 建議一分為二:設計公司可與輝達合作,製造公司接高通/超微代工,避免利益衝突;目前採防禦收縮,重心維持 PC 現金流。
中國製造 2025 與地緣政治
- 成就: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面板等領域技術切入後成「白菜價」,至少達成一半。
- 稀土反制:9 月底收緊晶片設備出口管制,回擊美國。
- 全球觀感:亞洲(除日韓台)、非洲、中東、拉丁美洲廣泛好感;一帶一路提升政治影響力。
- 主持人觀點:
- 中國握全球製造業開關,迫使川普釋放友好籌碼(如台灣牌)。
- 一帶一路非完全失敗,產能過剩推銷換取影響力;東南亞多數國家親中。
閱讀推薦書籍:《科技共和國》
核心命題
當科技成為世界權力核心,誰應該負責?
- 科技 ≠ 僅是創業賺錢工具
- 科技 ≠ 僅是娛樂或效率追求
- 科技 = 捍衛文化、維護價值的行動力
Palantir 創立背景
| 事件 | 細節 |
|---|---|
| 911 恐怖攻擊後 | 美國陷入安全焦慮 |
| 彼得・蒂爾(Peter Thiel) | PayPal 共同創辦人,啟動構想 |
| 技術轉移 | 將 PayPal 反詐騙演算法 → 反恐預防 |
| 創辦團隊 | 蒂爾 + 工程師 + 卡普(當時不懂寫程式) |
Palantir 的獨特信念
-
拒絕「技術中立」幻覺
- 每一行程式碼都影響個人命運
- 科技必須選擇「為誰服務」
-
第一家「傾覆戰場」的美國科技公司
- 直接介入 烏俄戰爭
- 卡普親赴基輔會見 澤倫斯基
-
AI 系統實戰應用
- 整合:無人機 + 衛星 + 地面情報
- 提供烏軍:最佳攻擊目標與建議
- 支撐烏克蘭長期抗戰關鍵
書籍定位
| 類型 | 內容 |
|---|---|
| 公司哲學手冊 | 揭示 Palantir 如何用「信念」存活 |
| 科技產業反思宣言 | 挑戰主流科技價值觀 |
| 非傳統企業史 | 非談成長,而是談「使命」 |
與一般科技公司最大差異
| 一般科技公司 | Palantir |
|---|---|
| 追求市值、用戶數 | 追求國家安全與價值實現 |
| 避免地緣政治 | 直接介入戰場 |
| 技術中立 | 明確立場:科技為價值服務 |
推薦理由
- 不是企業傳記,而是哲學書
- 解答「科技應為誰而生」的根本問題
- 理解 Palantir 如何在矽谷異軍突起
結語
這本書不只談 Palantir,更在問:
在 AI 時代,科技公司該當「賺錢機器」還是「價值守護者」?
Last updated 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