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 10
2025-10-14(二)美中和緩、中東停火簽約,股市舞照跳,黃金先噴出?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中貿易局勢
- 美中貿易對峙和緩,帶動全球股市反彈,標普 500 指數重回上升軌道,顯示市場信心回升
- 川普近期貼文釋放和緩訊號,特別針對中國商品如黃豆的談判,農產品價格上漲,市場預期月底川習會談將有進展
- 台灣 9 月出口金額達 542 億美元,年增幅 33%,遠超中國 8.3% 與南韓 2.2%,顯示台灣出口表現領先全球
貴金屬市場熱潮
- 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 4,100 美元,創歷史新高,白銀價格達每盎司 52.5 美元,倫敦金銀逼空引發避險買盤湧入
- 貴金屬今年表現亮麗,年增幅達 50%,遠超 AI 相關資產,倫敦白銀租借利率月增 30%,反映市場需求強勁
- 美銀分析師預測黃金價格於 2026 年春季突破 6,000 美元,央行長期買盤與降息預期為主要推力
能源與通膨趨勢
- 布蘭特原油價格今年下跌 20%,與黃金價格 50% 的年增幅形成對比,1973 年與 1979 年曾出現類似分化
- 能源資產受壓,天然氣與原油價格顯著下跌,通膨降溫速度快於預期,聯準會降息路徑不受阻礙
- 美國電價危機浮現,中大西洋地區電網老化,電價漲幅達 29%,高於全美平均 12%,影響資料中心建置
AI 產業與電力需求
- OpenAI 與博通簽署多年協議,預計 2026 年下半年部署 10GW 功率 AI 資料中心,電力需求相當於 10 座核電廠
- 資料中心擴張面臨電力供應挑戰,燃氣渦輪機短缺占比 22%,晶片供應不足占比 21%,台達電因電力需求受惠股價大漲
- 美國電價若無法以每年 3% 上漲,資料中心至 2030 年計畫可能失敗,需 8,000 億美元融資填補資金缺口
美中貿易談判與策略
- 川普關稅策略遵循固定模式,週五發文引發市場震盪,週一釋放和緩訊息,兩週後簽署協定,標普 500 企業因與 OpenAI 合作股價上漲
- 美中談判進入第七至第八輪,美國以 EDA 軟體與 H20 晶片為籌碼,中國以稀土與黃豆採購量回應,月底協議預期影響 2026 年中期選舉
- 中國轉向巴西與非洲進口農產品,非洲擁有 60% 未開墾可耕地,中國取消非洲建交國進口關稅,重塑糧食安全格局
中東和平進展
- 川普推動中東和平協議,哈馬斯釋放 20 名以色列人質,以色列釋放 2,000 名巴勒斯坦囚犯,結束兩年巴以戰爭
- 和平計畫第二階段要求哈馬斯解除武裝,以色列撤出加沙,國際維和部隊接管,減緩地緣政治對油價的影響
- 川普雖未獲諾貝爾和平獎,但其外交成果獲市場認可,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稱川普應獲獎,顯示其國際影響力
美股與台股表現
- 美股四大指數上漲,道瓊指數漲 587 點至 46,067 點,納指漲 490 點至 22,69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漲 4.93%
- 台積電 ADR 暴漲 7.99%,台股上漲 520 點至 27,443 點,9 月上市櫃營收 4.68 兆台幣,創歷史新高
- 稀土概念股表現突出,TMC 今年漲幅 680%,國家安全指數內稀土與國防供應鏈股票平均漲幅達 400%-500%
台灣出口與經濟極化
- 台灣 1-9 月出口總額 4,526 億美元,年增幅 29.7%,遠超日本 4.8% 與德國 2.2%,顯示出口競爭力強
- 台灣 9 月通膨僅 1.25%,內需疲弱,零售銷售低迷,永慶統計顯示 51% 看壞第四季景氣,凸顯經濟極化
- 台灣經濟體感溫度與總體數據落差顯著,投資需聚焦長期趨勢,避免追逐熱門股票,ETF 投資更能順應大盤成長
觀點整理
美中貿易局勢與市場影響
-
美中貿易對峙和緩
- 主持人認為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解,市場因此出現顯著反彈,尤其是美股標普 500 指數已回到上升軌道,逐步收復跌幅。
- 川普近期貼文釋放相對和緩訊息,特別提到針對中國商品(如黃豆)的談判,帶動農產品價格蠢蠢欲動。
- 美中談判已進行多輪,川普慣用策略為:週五發布關稅訊息,週一釋放和緩訊號,兩週後逐步釋放正面貿易協定訊息,最終於一個月後達成協議,推升股市創歷史新高。
- 市場共識認為當前關稅戰可能是談判前的籌碼博弈,美方可能放寬如中國留學生限制或 EDA 軟體出口管制,中方則以稀土及黃豆採購量作為籌碼。
- 共和黨對月底的農業協議寄予厚望,因美國中西部農民面臨黃豆出口困境(中國轉向巴西、阿根廷採購),若無協議,恐影響 2026 年中期選舉。
-
中國轉向非洲市場
- 中國停止進口美國大豆,轉而向巴西及非洲(如新巴威、甘比亞、伊索比亞)採購農產品,並對非洲建交國家實施零關稅政策,顯示重塑糧食安全供應鏈的決心。
- 非洲擁有全球 60% 未開墾可耕地,中國積極投資非洲農業及基礎建設,強化中非共生關係,影響全球南方秩序。
貴金屬市場表現
-
黃金與白銀價格創新高
- 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 4,100 美元,白銀價格超過每盎司 52.5 美元,雙雙創歷史新高,倫敦金銀市場出現逼空現象,避險買盤大幅湧入。
- 黃金不再僅被視為避險資產,而是作為股票市場上漲後的風險對沖工具。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主升段即將發酵,推升貴金屬價格。
- 央行長期政策性買盤及降息預期支撐黃金價格,美銀分析師哈內特預測黃金明年春季可達每盎司 6,000 美元。
- 黃金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升至 24%,超越美國公債的 23%,成為主流儲備資產,顯示央行視黃金下跌為買進機會。
-
貴金屬與能源價格分化
- 2025 年黃金年增幅達 50%,但原油價格下跌 20%,這種分化現象在歷史上(1973 年、1979 年)罕見,反映全球投資格局轉變。
- 能源資產(如天然氣、原油)受到顯著賣壓,與貴金屬的強勢形成對比。
AI 與科技股熱潮
-
AI 基礎建設熱潮
- AI 相關投資持續火熱,博通與 OpenAI 簽署多年協定,開發客製化 AI 晶片及網通硬體,預計 2026 年下半年部署伺服器,建設總功率 10GW 的 AI 資料中心,相當於 10 座核電廠規模。
- AI 浪潮面臨電力供應挑戰,資料中心擴張受限於燃氣渦輪機、除能設備短缺(占問題 22%)及晶片、GPU 供應不足(占 21%)。
- 全球能源中心(如日本三菱重工、美國 GE、德國西門子)股價年增 150% 至 200%,反映電力需求激增。
-
美國電價危機與資料中心挑戰
- 美國中大西洋地區電網老化,電價上漲(如馬里蘭、加州等地年增 29%),遠高於全美平均水準(17%)。密西根、阿肯色等電價漲幅較低(約 5%)的州成為資料中心新焦點。
- 至 2030 年,資料中心建設需 2 兆美元資本支出,每年約 5,000 億美元。即使企業透過雲端遷移節省 4,300 億美元、AI 應用節省 5,100 億美元,仍有 8,000 億美元資金缺口,需低利率環境及政策支持。
- 科技巨頭透過裁員擠出現金流,投資資料中心以取代銷售、行銷、客服職能,形成新格局。
美股與稀土概念股
-
美股反彈與指數表現
-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強勁:道瓊上漲 587 點(1.29%),收 46,067 點;標普 500 上漲 102 點(1.56%),收 6,654 點;納斯達克上漲 490 點(2.21%),收 22,69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315 點(4.93%),收 6,723 點。
- 台積電 ADR 暴漲 7.99%,反映市場買盤動能強勁。
-
稀土概念股熱潮
- 美中稀土戰推升稀土概念股,美國企業(如 ABTC、MP Materials)聚焦鎳、釹、鈹等關鍵礦產開採與加工,試圖建立自主供應鏈。
- 稀土板塊表現亮麗,國家安全指數(含稀土、能源、國防供應鏈)中的 TMC 漲幅達 680%,其他稀土概念股漲幅多在 400% 至 500%。
- 主持人提醒投資者區分投資與交易心態,強調長期投資應聚焦基本面及宏觀趨勢,避免盲目追逐熱門題材。
台灣出口與經濟表現
-
台灣出口亮麗
- 台灣 9 月出口金額達 542 億美元,年增 33%,1 月至 9 月平均年增 29.7%,遠超南韓(2.2%)、香港(16%)、新加坡(9.4%)、中國(5.9%)等,創歷史新高。
- 上市櫃公司 9 月總營收 4.68 兆台幣,月增 13%,年增 15%,單月及前三季均創歷史紀錄。
-
經濟極化現象
- 台灣經濟呈現內外冷熱不均,出口及股市創高,但內需疲弱,9 月通膨僅 1.25%,接近通縮,零售銷售表現慘淡。
- 永慶統計顯示,51% 受訪者看壞第四季景氣,反映市場極化現象。
中東和平進展
- 中東和平協議
- 川普推動中東和平進展,哈馬斯釋放 20 名以色列人質,以色列釋放 2,000 名巴勒斯坦囚犯,結束兩年巴以戰爭的第一階段協議被視為川普第二任期重要外交成果。
- 第二階段涉及哈馬斯解除武裝、以色列撤出加沙,由國際維和部隊接管,預計緩解地緣政治緊張,對油價影響有限。
- 川普對諾貝爾和平獎表達渴望,但獎項由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獲得,馬查多稱川普更應獲獎。
投資建議與心態
-
投資與交易區分
- 主持人強調投資與交易的心態區分:投資是長期持有,追求利滾利;交易是短期價差操作。投資者應避免盲目追逐熱門股票,專注合理價格買進優質資產。
- 建議順應市場週期調整持股,避免過分分散資金導致系統性風險難以管理。
-
ETF 投資優勢
- 投資 ETF 可順應長期生產力週期,降低個股風險。主持人提醒,追逐熱門股票可能錯失大盤表現,穩健投資應基於基本面與宏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