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4
2020-04-01(三)川普考慮暫緩關稅 90 天,道瓊尾盤急殺
- 川普考慮暫緩關稅 90 天,道瓊尾盤急殺
- 台股悲情 3 月,寫最慘紀錄
- 油價創 18 年低點!川普介入與普丁熱線
- 新冠病毒徒增川普連任變數
- 大陸製造業 PMI 深 V 反彈
- 蘇揆紓困規模,加碼至兆元
摘要整理
全球股市表現與疫情影響
- 美國股市創下史上最差第一季表現,道瓊指數單季下跌 23%,為 1987 年以來最大季度跌幅
- 台股 3 月單月下跌 1584 點,成交量萎縮至 1438 億,顯示買賣壓力均強勁
- 全球疫情確診人數超過 82.6 萬,死亡 4 萬,美國確診 17 萬例,紐約州確診數超越中國湖北省
油價危機與國際談判
- 國際油價跌至 20 美元/桶,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 50 美元/桶,俄羅斯 30 美元/桶,沙烏地阿拉伯 20 美元/桶,美國受衝擊最大
- 美國 409 家頁岩油企業因油價低迷面臨債券違約風險,2020 至 2024 年為債券到期高峰
- 原油儲存危機加劇,全球儲存空間預計兩個月內爆滿,輕原油變質率高加重市場壓力
美國經濟與政策展望
- 高盛預估美國第二季經濟萎縮 30 至 35%,第三季有望強勁反彈,但難回到去年第四季水準
- 川普推動兩兆美元基礎建設法案,貨幣政策優先於財政政策以快速刺激經濟
- 聯準會採取無限量 QE 與新融資工具,川普民調支持率 47%,疫情處理認可度 52%,顯示聚旗效應有限
台股市場與外資動向
- 台股 3 月外資賣超 3591 億,創歷史單月最大賣超紀錄,季賣超達 5317 億
- 上市市值蒸發 6.9 兆,降至 29.4 兆,季指數下跌 2289 點,跌速超越 2003 年 SARS
- 台積電受全球需求下降影響,失守周線與月線,收盤 274 元,短期賣壓持續沉重
中國經濟數據與市場反彈
- 中國製造業 PMI 從 2 月 38 反彈至 3 月 52,創 30 個月高點,顯示對未來經濟樂觀
- PMI 反彈幅度超越美中貿易戰時期,工業活動月增 16.3%,引發數據真實性質疑
- 中國作為首個公開 PMI 數據國家,顯示疫情控制後經濟復甦潛力
台塑集團股價與殖利率
- 台塑與台化殖利率分別達 5.85% 與 5.61%,受股價下跌影響
- 台塑、南亞、台化本益比介於 20 至 30%,台塑化本益比高達 80%,顯示市場估值分化
- 油價低迷與儲存危機對台塑集團影響有限,市場仍聚焦長期投資價值
觀點整理
總體市場觀點
- 市場假期與不確定性:主持人提到由於清明節連續假期,台股將連續休市 4 天,但美股在週四和週五仍正常交易。假期期間可能出現利多或利空因素,影響全球市場,建議投資人在今天結清部位,尤其是獲利部位,以避免假期的不確定性風險。對於虧損部位,也建議評估是否結清,因為未來 4 天的變化可能劇烈。
- 疫情影響:全球疫情確診人數超過 82.6 萬,死亡人數達 4 萬,美國確診人數約 17 萬,死亡 3,550 人,超過中國。紐約州確診數也超過中國湖北省。疫情是目前影響經濟表現的最主要因素。
美股市場
- 第一季表現慘淡:美股道瓊指數第一季下跌 23%,創史上最差第一季表現,也是自 1987 年以來最大季度跌幅。標普指數則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季度表現。美股在 3 月創下史上最快進入熊市的紀錄。
- 尾盤急殺:3 月 31 日美股四大指數在最後一小時放量下跌,顯示當沖交易活躍。道瓊收跌 410.32 點(-1.87%),收於 21,917 點;標普指數下跌 42.06 點(-1.6%),收於 2,584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74.05 點(-0.95%),收於 7,700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34.7 點(-2.5%),收於 1,510 點。
- 未來展望:高盛預估美國第二季經濟萎縮 30% 至 35%,但第三季可能出現強勁反彈。然而,反彈是否能回到去年第四季水準仍存疑。聯準會採取無限量 QE(量化寬鬆)、融資新工具及川普的紓困法案(如每人發放消費券)等措施,試圖刺激經濟。川普提議再投入 2 兆美元進行基礎建設,但主持人認為財政政策(如建高速公路)效果緩慢,貨幣政策(如 QE)更能快速刺激經濟。
- 川普民調與經濟拉抬:疫情期間,美國領導人通常因「聚旗效應」獲得高支持率(如 911 事件後布希支持率達 92%)。但川普目前支持率僅 47%,52% 認為他處理疫情得當,顯示其民調未達預期。若民調持續低迷,川普可能積極拉抬股市以提高連任機會。
台股市場
- 3 月表現:台股 3 月中場上漲 78.63 點,收於 9,708 點,但成交量萎縮至 1,438 億,顯示買賣力道均衡。單月跌幅達 1,584 點,創下連續三個月下跌。外資 3 月賣超 3,591 億,創史上單月最大賣超紀錄,整季賣超 5,317 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6,224 億,遠超 2008 年金融海嘯及 2000 年網路泡沫時期。
- 市場格局:台股進入盤底階段,但技術線型上第二隻腳尚未形成,預估打底需 2 至 3 個月。空頭市場打底時間較長,但轉入多頭後趨勢可能持續數十年。
- 台積電表現:台積電受全球需求下降影響,跌破周線與月線,昨日雖上漲 2.4%,收於 274 元,但賣壓仍重。跌破周線(280 元)與月線(290 元)意味投資人套牢,向上突破將面臨沉重賣壓。
- 歷史比較:此次台股跌幅速度快於 2003 年 SARS 及 2008 年金融海嘯,季跌幅 2,289 點,上市市值蒸發 6.9 兆,降至 29.4 兆,創下多項紀錄。
油價與能源市場
- 油價低迷:西德州原油價格跌破 20 美元,接近沙烏地阿拉伯開採成本(20 美元),遠低於俄羅斯(30 美元)及美國(50 美元)。美國頁岩油企業受衝擊最大,因其高成本及依賴發債維持資金鏈。若油價持續低於 20 美元,美國 409 家頁岩油企業可能因 2020 至 2024 年債券到期而面臨破產風險,進而引發新一波金融危機。
- 美俄熱線談話:川普與普丁針對油價進行討論,美國可能透過購買戰略儲備石油或調停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間的衝突來穩定油價。主持人推測沙烏地阿拉伯可能針對美國發動價格戰,因其低成本優勢使美國頁岩油企業損失最大。
- 儲存危機:油價低不是最大問題,原油儲存空間即將耗盡才是更嚴重危機。全球儲存空間可能在兩個月內爆滿,輕原油因變質率高,若無人使用將加劇危機,導致油價進一步崩盤。
- 台塑集團:台塑、台化殖利率分別達 5.85% 與 5.61%,本益比在 20% 至 30% 間,但台塑化本益比高達 80%,顯示股價異常波動。
中國市場
- 製造業 PMI 數據:中國 3 月製造業 PMI 反彈至 52,創 30 個月新高,較 2 月(38)及 1 月(低於 40)大幅回升,顯示製造業進入擴張期。主持人質疑數據真實性,因全球需求下降,中國卻大量採購原料,顯示對未來經濟極為樂觀。此數據作為領先指標,後續經濟表現值得關注。
總結
主持人認為疫情是當前經濟的最大變數,台股與美股均處於盤底階段,短期內賣壓沉重,投資人應謹慎操作。油價低迷及儲存危機可能引發進一步金融風險,美國頁岩油企業尤為脆弱。中國 PMI 數據意外強勁,但真實性存疑。川普民調偏低,可能促使其積極拉抬股市以爭取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