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4
2020-04-16(四)
摘要整理
聯準會褐皮書與經濟形勢分析
- 聯準會每月發布褐皮書,公開評論美國當前經濟形勢,綠皮書與藍皮書則非公開,綠皮書預判未來經濟,藍皮書分析貨幣政策後續效應
- 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急劇萎縮,導致美股四大指數於 2020 年 4 月 15 日收黑,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擔憂
- 聯準會因掌握精準數據,其經濟預判被視為全球最權威,影響投資機構對美國經濟的判斷
美股與金融業財報表現
- 美股受零售與製造業數據低於預期影響,2020 年 4 月 15 日道瓊指數下跌 445.41 點(1.86%),收於 23,504 點,S&P 500 下跌 62.7 點(2.2%),收於 2,783 點
- 高盛第一季營收從上一季 80.8 億美元銳減至 12 億美元,衰退幅度超過五分之四,花旗營收從 171 億美元降至 117 億美元,減少約三分之一
- 金融業受短期利率調降影響,營收衰退幅度超預期,顯示疫情對金融業衝擊遠超市場預估
台股表現與市場動能
- 台股於 2020 年 4 月 15 日大漲 114.27 點(1.11%),收於 10,447 點,成交量放大至 1,911 億元,兩天內填補空方缺口
- 三大法人動向顯示投信買超 26 億元,外資賣超 36 億元,自營商賣超 18.58 億元,但整體買盤動能強烈,短期多頭趨勢顯現
- 若台股站穩 10,400 點,多頭趨勢將確立,長期投資者可保留六成資金配置,等待後續資產泡沫機會
黃金價格與投資策略
- 黃金價格於 2020 年 4 月 15 日小跌至 1,718 美元/盎司,期貨價格約 1,740 美元/盎司,跌幅 1.6%
- 聯準會量化寬鬆導致美元貶值預期,黃金作為對抗美元貶值的避險資產,長期持有具潛力,分析師自 1,530 美元/盎司布局,獲利約 200 美元/盎司
- 投資黃金需依購買成本決定是否獲利了結,建議低成本(1,530 美元/盎司)持有者可繼續持有,高成本(1,680 美元/盎司)者可考慮賣出轉投股市
油價崩跌與投資建議
- 油價跌至 20 年新低,2020 年 4 月達一字頭(約 10 美元/桶),供給面減產已達極限,需求面成為價格主導因素
- 長期投資者(1-2 年)可考慮布局原油,因需求回穩將推升價格,但短期投資者需注意槓桿型 ETF(如原大政二)吃淨值風險
- 建議避免投資追蹤期貨的 ETF,因轉倉成本高,追蹤性降低,投資者可選擇介面布蘭特原油,但持有不宜超過一個月
債券市場與配置時機
- 債券投資應避免高收益債券,因其與股市高度連動,建議配置投資等級債或主權債(如美債、歐債、中國金融政策債)
- 2020 年 1 月台股上漲 23%時,建議股債雙置策略,目前債券價格因股市上漲而下跌,預估第三季或第四季為較佳配置時機
- 債券價格與股市呈反向關係,當股市創歷史新高(如疫情前水準)時,債券價格低廉,適合布局
總體投資邏輯與市場展望
- 投資需有明確邏輯,如預期美元貶值買黃金、戰爭風險買石油、經濟復甦買股市,分析師預估疫情後美元貶值將推升黃金價格
- 台股因疫情控制較佳,經濟數據衰退幅度低於歐美,支撐 10,400 點站穩可能性高,短期可能盤整但不易轉空
- 長期投資者應保留部分資金(如四成),等待下一次資產泡沫危機(如預估類似 2020 年 2 月的市場崩跌)再進行布局
觀點整理
美國經濟與聯準會報告
-
聯準會報告(Beige Book、Green Book、Blue Book):
- 褐皮書(Beige Book):公開文件,反映聯準會對美國當前經濟形勢的評論與看法,是投資機構預判經濟局勢的重要參考。主持人強調聯準會因掌握精準數據,其對美國經濟的預判極具權威性。
- 綠皮書(Green Book):非公開,針對美國及未來經濟形勢的研判,直接影響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與操作策略。
- 藍皮書(Blue Book):非公開,分析利率政策(如降息)的後續效應,例如失業率回升或經濟成長率上升。
- 聯準會的這三份報告分別從當前經濟、未來預測及政策效應三個面向提供全面分析,主持人建議投資者可深入了解。
-
美國經濟現況:
- 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正急劇萎縮,零售業與製造業數據比預期更糟,符合市場預料的疫情衝擊。
- 主持人認為美股近期漲幅過高,應有回檔壓力,預估經濟復甦可能提前至第二季,但第一季僅一個月疫情就造成顯著衰退,第二季數據可能更糟。
- 金融業財報表現慘淡,高盛第一季營收從 80 億美元降至 12 億美元,衰退幅度超過五分之四;花旗營收從 171 億美元降至 117 億美元,衰退約三分之一。金融業與景氣高度相關,其財報領先反映經濟衰退。
-
貨幣政策與美元貶值:
- 聯準會大量釋放貨幣(量化寬鬆)可能導致美元貶值,雖因疫情影響美元暫被視為避險資產,但疫情趨緩後美元貶值壓力將顯現。
- 美元貶值將推升黃金價格,因黃金以美元計價,美元不值錢時黃金價格自然上漲。
美股市場
-
市場表現:
- 美股因經濟數據不佳而下跌,道瓊指數下跌 445.41 點(1.86%),收於 23,504 點;S&P 500 指數下跌 62.7 點(2.2%),收於 2,783 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122.56 點(1.14%),收於 8,393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47.85 點(2.82%),收於 1,647 點。
- 波動率已較前幾週降低,上個月曾四次觸發美股熔斷機制,顯示市場逐步穩定。
-
主持人觀點:
- 美股近期漲幅過快,超越經濟基本面,應有回檔需求。預估疫情前水準可能在第三季或第四季恢復。
- 金融股受疫情影響嚴重,財報表現低於預期,反映經濟衰退的領先指標。
台股市場
-
市場表現:
- 台股表現超出預期,昨日大漲 114.27 點(1.11%),收於 10,447 點,兩天內填補空方缺口,成交量放大至 1,911 億。
- 三大法人動向:自營商賣超 18.58 億,投信買超 26 億,外資賣超 36 億,顯示買盤力道強烈。
-
主持人觀點:
- 台股填補缺口後,若能站穩 10,400 點,多頭趨勢將確立,短期動能強勁,難以下跌。即便美股下跌帶來賣壓,台股可能以盤整為主,不易轉為空頭,預估呈現「W 底」格局。
- 台灣疫情控制較佳,經濟數據衰退幅度低於歐美,服務業衝擊有限(觀光業除外),支撐台股率先反彈。
- 長期投資者:目前布局資金約六成,建議保留四成資金,等待下次資產泡沫危機(如疫情前水準)再進場。長期投資成本應均攤,無需急於加碼。
- 短期投資者:多頭動能正在展開,可考慮進場,但需注意美股波動影響。
- 台積電作為長期投資標的無問題,但價格偏貴,建議散戶投資 0050 ETF 以分散風險。
黃金市場
-
市場表現:
- 黃金價格小幅回落,紐約現貨價格跌至 1,718 美元(跌幅 1.6%),期貨價格約 1,740 美元。
- 主持人於 1,530 美元布局黃金,至今賺約 200 美元價差。
-
主持人觀點:
- 黃金投資邏輯在於對沖美元貶值風險,而非僅為市場崩盤避險。聯準會量化寬鬆將導致美元貶值,疫情穩定後黃金價格將快速上漲。
- 目前價格(1,718 美元)尚未達到滿意獲利水準,建議長期持有,待美元貶值效應顯現後再獲利了結。
- 投資黃金需根據購買成本決定是否獲利了結。若成本低(如 1,530 美元),可考慮部分了結轉投股市;若成本高(如 1,680 美元),則無需急於賣出。
- 投資者需有明確邏輯,黃金上漲與美元貶值高度相關。
油價市場
-
市場現況:
- 油價跌至 20 年新低(一字頭),供給面減產已達極限,後續走勢取決於需求面恢復。
-
主持人觀點:
- 中長期投資者:油價一字頭不會持續太久,投資原油(1-2 年)必漲無疑,因需求終將回穩。
- 短期投資者:需謹慎操作槓桿型 ETF(如原大政二),因期貨轉倉成本高,長期持有可能侵蝕淨值,建議選擇介面布蘭特原油,但持有不宜超過一個月。
- 原油 ETF 追蹤期貨價格的準確性下降,投資價值降低,建議避免高風險產品。
債券市場
- 主持人觀點:
- 目前不建議急於投資債券,因美債價格正下跌,反映股市上漲趨勢。待股市接近疫情前高點(第三季或第四季)時,債券價格將更具吸引力。
- 投資債券應聚焦投資等級債及主權債(如美債、歐債,或中國金融政策債),避免高收益債券,因其與股市高度相關,崩盤時跌幅大。
- 2020 年初建議「股債雙置」,因台股漲幅過高(23%)預示修正風險,債券可作為避險資產。
投資邏輯與市場觀察
-
投資邏輯:
- 投資需基於明確邏輯,例如買黃金對沖美元貶值、買原油預期需求回升、買股市預期經濟復甦。投資者需自行判斷風險與機率,而非盲從建議。
- 財經分析應從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避免陷入政治或價值觀討論,專注市場運作規律。
-
市場觀察:
- 股市領先經濟基本面,台股與美股皆可能提前反彈,但需警惕過快上漲的回檔風險。
- 聯準會貨幣政策類比「大富翁遊戲」,資產泡沫不斷累積,國家可合法推動貨幣泡沫,投資者需抓住機會。
- 政治影響經濟,分析應聚焦政策對資產價格的影響,而非個人評價。
其他建議
- VIX 指數:目前不建議關注 VIX,因空頭力道弱,短期避險需求低。
- 直播互動:主持人鼓勵觀眾參與討論,分享盤勢觀點,並於 TVBS 直播(下午 1 點至 2 點)進一步分析國際財經情勢。
總結
主持人對 2020 年 4 月 16 日的財經市場持審慎樂觀態度。美股因經濟數據不佳而回檔,但波動率降低;台股表現強勁,填補缺口後多頭動能顯現,疫情控制佳支撐反彈。黃金投資聚焦美元貶值預期,建議長期持有;油價短期低迷但中長期看漲,需謹慎操作槓桿產品。債券布局宜待股市高點,選擇投資等級債或主權債。投資需基於邏輯,結合聯準會政策與市場動向進行判斷。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