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5 11

2025-11-25(二)費半大彈 4%、谷歌旋風,行情能重啟?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強勢反彈與 AI 熱潮再起

  • 11 月 24 日美股單日大漲,納斯達克上漲 2.7%,創 5 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
  • 標普 500 上漲 1.6%,過去 6 個月最猛單日漲幅,市場重新拋棄 AI 高估值恐慌
  • 個股表現亮眼:博通漲 11%、Google 漲 6.3%、特斯拉漲 6.8%,空單回補與降息預期升溫同步推動

聯準會降息預期大幅升溫

  • 市場已幾乎板上釘釘 12 月降息,10 月降息機率接近 100%
  • 降息預期直接緩解 AI 概念股「太貴」的擔憂,資金重新回流科技股
  • 過去一到兩週利率預期主導盤勢,現在轉為降息確定性帶動估值提升空間

美中關係出現重大利好訊號

  • 川普與習近平罕見通話,氣氛正面,討論農產品採購、稀土出口與貿易條件
  • 川普親自權衡是否放行輝達 H200 高階 AI 晶片銷中,盧特尼克證實決策由總統拍板
  • 若 H200 成功銷中,將是輝達商業上極大成功,科技派正主導白宮對中政策

Google Gemini 3 引爆 AI 新一波熱潮

  • Gemini 3 多模態推理能力追平甚至部分超越競爭對手,市場視為 ChatGPT 4 到 5 的等級躍進
  • Google Cloud 本季營收大幅成長,企業端 AI 專案加速上 GCP,付費用戶明顯增加
  • 完整生態優勢:自研 TPU 晶片、資料中心、Android、Search、YouTube 全包,10 幾億用戶一鍵啟動

Google 估值與競爭優勢深度解析

  • 目前本益比僅 28 倍,遠低於 2021 年高點 41 倍,股價創新高卻比三年前更便宜
  • 三大核心優勢:多模態與影片推理領先、自研 TPU 降低對輝達依賴、產品應用橫跨搜尋廣告與 YouTube
  • 即使 Google 內部全面轉 TPU,對輝達總訂單影響有限,全球 AI 基礎建設需求仍高度依賴輝達 GPU

全球 AI 資料中心建設計畫狂潮

  • 科技巨頭資本支出與營運現金流差距持續擴大,2025 年現金流缺口逼近 4 兆美元
  • 主要建設計畫:馬斯克 xAI 田納西州超級電腦、OpenAI 德州 Stargate、Meta 路易斯安那 5GW 資料中心
  • 美國企業端 AI 投資總額已達 2.9 兆美元,占全產業投資 70%以上,蘋果、Meta、微軟、Google 四家包辦 2.2 兆

川普任期最大經濟貢獻:AI 基建潮

  • AI 投資潮規模保守估計達 GDP 5%,為美國史上第三大經濟刺激,僅次於 2020 疫情救援與 19 世紀鐵路擴張
  • 川普政府幾乎未出一毛錢,純粹靠 AI 話題就超越 2008 年金融海嘯刺激方案
  • 企業端 2.9 兆美元屬實打實金額,川普可監督履約,遠比主權基金承諾更具落地性

AI 未來四大實體風險與挑戰

  • 表外承諾壓力:輝達目前表外義務約 700 億美元,一旦成長放緩將衝擊財報
  • 電力危機與政治風險:維吉尼亞州資料中心用電已占 40%,電價飆漲恐影響 2026 中期選舉
  • 私人信貸警訊:2025 下半年起信貸巨頭與比特幣同步走弱,AI 融資鏈出現流動性緊縮跡象
  • 半導體關稅變數:南韓與台灣正聯手爭取優惠待遇,關稅未定前仍是最大不確定因素

AI 對社會與心理層面的深遠影響

  • 美國 40%高中生曾向 AI 尋求心理支持,20%正與 AI 談戀愛,高頻使用反而加劇孤獨感
  • 美國大學生性行為頻率大幅下降,每 5 名大四生就有 1 人無性經驗,教育程度越高越明顯
  • 全球年輕世代意識形態極化加劇,18-29 歲女性普遍左傾,男性快速右傾,男女政治鴻溝快速擴大

AI 時代的精神文明隱憂

  • 美國 25-34 歲女性單身率達 40%,男性 50%,過去 50 年翻倍,面對面社交時間減少 1/4
  • 日本出現「男性弱者感」現象,女性經濟地位提升但社會對男性要求未降低,家暴受害男性諮詢案 13 年激增 31 倍
  • AI 傾向給出「最舒服」而非「最正確」答案,進一步強化認知極化與社會撕裂風險

結語:物質極大豐富下的精神挑戰

  • AI 確定讓人類物質生活大幅提升,生產力躍升已成共識
  • 真正隱憂不在經濟而在精神層面:人與人互動時間被數位與 AI 大幅取代
  • 學習方式、社交模式、親密關係全面重組,副作用已顯現在年輕世代身上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大反彈與 AI 行情再起

  • 核心觀點:週一美股創 6 個月單日最大漲幅,市場重新拋棄「AI 高估恐慌」,轉向降息預期升溫+ AI 前景樂觀
    1. 納斯達克大漲 2.7%(5 月來最佳),標普 500 漲 1.6%
    2. 個股亮點:博通 +11%、Google +6.3%(因全新 AI 生圖模型獲好評)、特斯拉 +6.8%
    3. 主持人判斷:12 月降息幾乎板上釘釘,將支撐 AI 股進一步估值提升,目前只是跌深反彈,但已有向上空間

美中關係緩和與輝達 H200 解禁可能性大增

  • 核心觀點:川普上台後美中關係出現超預期和緩,輝達高階晶片解禁機率大幅提高
    1. 川普與習近平通話氣氛正面,談農產品、稀土、貿易條件,雙方各說各話但互不否定
    2. 財長候選人盧特尼克證實:川普正親自權衡是否放行 H200 銷中(黃仁勳強烈支持)
    3. 國安派與 MAGA 議員準備反擊,甚至想立法阻擋
    4. 主持人觀點:科技派已主導白宮對中政策,若 H200 真的解禁,將是輝達「極大商業成功」

Google 重新點燃 AI 故事,股價比 2021 年還便宜

  • 核心觀點:Gemini 3 多模態能力大幅追上甚至超越競爭對手,Google 完整生態系優勢徹底顯現
    1. 三大優勢:
      • 多模態與影片推理能力領先(下一波 AI 核心)
      • 自家 TPU 降低對輝達 GPU 依賴,成本更可控
      • 搜尋、YouTube、Android、GCP 全生態直接吃到紅利
    2. 當前本益比僅 28 倍,遠低於 2021 年高點 41 倍 → 股價創新高但更便宜
    3. 主持人觀點:Google 不是在燒錢,而已出現賺錢訊號;市場低估其護城河深度

TPU 崛起會不會重創輝達?→ 短期不會

  • 主持人明確結論:Google 擴大 TPU 使用確實會減少部分 GPU 需求,但無法撼動輝達主導地位
    1. Google 僅佔全球 AI 算力需求一小部分
    2. 企業級訓練、推理、國防、科學運算仍高度依賴輝達 GPU
    3. 輝達供應鏈已多元化,Google 影響有限
    4. 結論:AI 競賽仍在持續,完整生態系的公司才能在估值回檔時脫穎而出

川普時代最大經濟貢獻:AI 基建狂潮

  • 核心觀點:川普「一毛錢沒花」就引爆美國史上第三大規模經濟刺激(僅次於 2020 疫情救援與 19 世紀鐵路)
    1. 目前已宣布 AI 相關投資總額約 2.9 兆美元(四大巨頭就包辦 2.2 兆)
    2. 實際落地金額雖有重複計算,但趨勢明確向上
    3. 全球各地超級資料中心如雨後春筍(xAI、OpenAI、Meta、Amazon 等)
    4. 主持人評價:AI 基建潮相當於每年為美國 GDP 注入約 5%,堪稱川普任內最大實體經濟貢獻

AI 未來四大實質風險

  1. 表外承諾風險
    • 輝達約 700 億美元晶片+雲端+租賃承諾未入財報,一旦成長放緩將回吐到財報
  2. 電力危機與 2026 中期選舉
    • 美國電價飆漲、維吉尼亞資料中心用電已佔 40%,選民忍耐有限
    • 建議:2025-2026 瘋狂蓋,2027 再啟用,避開中期選舉電價民怨
  3. 私人信貸隱憂
    • 填補 8,000 億美元缺口靠私募信貸,但相關金融機構股價卻持續下跌,形成 K 型走勢
  4. 半導體關稅變數
    • 南韓已表明要與台灣聯手爭取最優惠待遇,關稅未定前仍是最大不確定因素

AI 對社會與精神的深層衝擊

  • 物質層面:AI 一定讓人類生活越來越好
  • 精神層面:副作用已顯現,且影響深遠
    1. 美國 40%學生尋求 AI 心理支持,20%與 AI 談戀愛 → 使用越頻繁孤獨感越強
    2. 全球年輕世代單身化、性經驗減少、面對面社交時間驟減 1/4
    3. 男女意識形態鴻溝快速擴大(女性越自由派、男性越保守)
    4. 日本「男性弱者感」崛起:女性經濟地位提升,但社會對男性傳統要求未降低
    5. 主持人結論:AI 真正破壞的不是經濟,而是「人與人的互動時間」。這才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問題。

綜合觀點

  • 短期:AI 行情再起,Google 領軍、輝達解禁中國機率高,美股仍有上攻空間
  • 中期:基建狂潮+降息支撐,但電力、信貸、關稅是 2026 年前最大風險
  • 長期:物質極大豐富,精神文明卻面臨前所未有挑戰,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