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5 11

2025-11-18(二)降息遞延,債券拋售潮再起?美股續跌,回調是買點?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股回檔

  • 道瓊指數單日大跌 557 點,跌幅 1.18%,收在 46,590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61 點,跌幅 0.92%,收在 6,672 點,已回測季線附近
  • 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192 點,跌幅 0.84%,費城半導體指數跌 1.55%
  • 美國股市自 5 月起已連續上漲 6 個月,高乖離後出現自然回檔,跌幅仍屬正常範圍

風險資產領頭羊表現

  • 比特幣今年最高漲幅曾達 18%,目前已全部回吐,YTD 報酬 -0.1%
  • 比特幣作為庫存循環領先指標,可能提前啟動 2026 年修正,修正週期提前至 2025 年底
  • 黃金今年漲幅高達 55%,成為表現最佳避險資產,遠超歐亞股市 28% 及新興市場 25%

美債賣壓與聯準會降息預期

  •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過去兩週持續上行,12 月降息機率已跌至 50% 以下
  • 聯準會因政府關門 43 天導致數據空窗期,官方數據嚴重滯後,轉為依賴民間數據但仍採謹慎態度
  • 標普 500 指數與 12 月降息機率高度聯動,秋季後出現明顯背離,目前股市開始反映降息預期下修

川普政府通膨應對措施

  • 川普宣佈調降牛肉、咖啡、香蕉等數十項農產品關稅,試圖壓低超市物價
  • 美國研磨咖啡今年以來漲幅超過 40%,絞肉漲 11.5%,香蕉漲 8.6%
  • 關稅紅利 2,000 美元現金分紅可能發放,但富人將被排除,顯示中期選舉壓力極大

公司債賣壓與 AI 槓桿風險

  • 甲骨文公司債 CDS 基點急升,股價自 10 月中旬以來已跌 30%,正式進入熊市
  • 甲骨文淨負債達 1,000 億美元,負債權益比高達 500%,遠高於 Amazon 與 Microsoft
  • AI 產業未來三年資金需求達 2.9 兆美元,其中 1.5 兆需靠金融借貸,私募信貸已全面捲入

AI 基礎建設瓶頸

  • OpenAI 2026 年資本支出高達 750 億美元,但大型變壓器等關鍵設備已排程至 2028 年
  • 美國資料中心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加州已有兩座完工資料中心因缺電閒置
  • 2026 年將成政治與 AI 電力需求對峙關鍵年,電價上漲恐引發選民強烈反彈

日本國債史上最嚴重拋售

  • 日本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衝高至 1.73%,創歷史新高
  • 高市早苗提出超過 17 兆日圓經濟刺激計畫,導致國債暴增並遭大幅拋售
  • 日本第三季 GDP 年化萎縮 1.8%,為 6 個季度以來首次轉負,但米價仍創歷史新高

中日關係緊張影響

  •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發布赴日旅遊警示,稱日本治安惡化
  • 中國為日本最大觀光客來源,2025 年預計有 6.6 萬班往返航班,遠高於韓國 5.4 萬班
  • 日本零售股昨日明顯受挫,但旅行團尚未大規模取消,需觀察 12 月實際數據

台股與整體總結

  • 台股昨日下跌 236 點,收 27,210 點,仍處高檔回檔格局
  • 當前債券拋售潮來自美債、日本國債、公司債三路夾擊,流動性緊縮為主因
  • 左側交易者可開始關注進場機會,任何回檔都是 6 個月來難得的左側布局時點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與整體氛圍

目前全球市場出現股債雙殺、流動性緊縮的賣壓,主要來自聯準會降息預期不明、日債與美債殖利率上升、AI 公司債泡沫隱憂。美股屬高檔自然回檔,跌幅尚屬正常,短期仍保守,但已進入左側布局思考區間。

  1. 美股連續上漲 6 個月後出現高乖離回檔

    • 今年 5-10 月連 6 紅,目前月線約跌 5%,屬正常修正
    • 風險指標:比特幣今年一度漲 18%,現全數吐回,轉負 0.1%,顯示風險資產領頭羊已轉弱
    • 黃金最強:今年漲 55%,避險需求大於成長資產
  2. 今年資產表現脫節現象明顯

    • 第 1 名:黃金 +55%
    • 第 2 名:歐亞股市 +28%
    • 第 3 名:新興市場 +25%
    • 美國大型科技股(QQQ、美成長股)僅 +15-19%
    • 中型股表現甚至不如債券(債券 +6 6-7%)
  3. 目前賣壓三大來源

    • 美債殖利率上升(10 年期站上月線、季線)
    • 日本國債 20 年來最嚴重拋售(10 年期殖利率衝 1.73% 新高)
    • 公司債(尤其是 AI 相關高槓桿公司,如甲骨文)被拋售

美債賣壓與聯準會降息前景

  1. 聯準會轉鷹主因:政府關門 43 天導致 10 月關鍵數據空窗期,官方數據嚴重滯後
  2. 12 月降息機率已跌破 50%,標普 500 與降息機率高度聯動,秋季後明顯背離,股市開始反映降息預期下修
  3. 主持人認為:民間替代數據早已顯示該降息,一旦 10 月數據陸續出爐,12 月降息預期可望回升
  4. 殖利率上升雙重因素
    • 通膨預期仍存
    • 川普政府財政刺激(2026 年計畫、減稅、可能發 2,000 美元支票)讓市場質疑減債決心

川普應對通膨策略

  1. 立即調降數十項農產品與食品關稅(牛肉、咖啡、香蕉等),試圖快速壓低超市物價
    • 咖啡今年漲逾 40%、絞肉 +11.5%、香蕉 +8.6%
    • 價格上漲像搭電梯、下跌像走樓梯,需提前行動給商家壓力
  2. 可能發放 2,000 美元關稅分紅支票(排除富人,只發中低收入戶),形同財政刺激,顯示中期選舉壓力極大

公司債賣壓與 AI 槓桿泡沫

  1. AI 投資已從「自有現金」轉向「大舉借債」

    • Meta 發 300 億美元債、Alphabet 250 億、甲骨文 180 億、CoreWeave 75 億
    • 五大雲端巨頭現金占比從疫情來持續下滑
  2. 高槓桿公司率先被拋售

    • 甲骨文:淨負債達 1,000 億美元,負債權益比 500%,10 月中以來股價已跌 30% 進入熊市
    • 對比 Alphabet、Meta 現金流強、淨負債為負,完全不同級別
  3. 市場矛盾心態:看好 AI 長期,但擔心「負債權益比 500%」的公司變成優先出脫對象

    • 主持人比喻:「防彈衣說自己防彈,你也不能拿槍一直打」
  4. AI 基礎建設兩大硬傷

    • 電力、變壓器、燃氣管線嚴重缺貨,最快也要 2028 年後
    • 2026 年美國電價壓力與 AI 電力需求將形成對峙,可能影響選情

日本國債拋售與內政外交

  1. 高市早苗上台即推 17 兆日元刺激計畫,導致國債暴增、日債 20 年來最重拋售
  2. 日本第 3 季 GDP 年化萎縮 1.8%,但米價卻創歷史新高,寬鬆壓力大
  3. 中日關係因「台灣有事」言論緊張,中國發布赴日旅遊警示,但目前僅減班、未全面取消

東亞地緣局勢與兩岸觀察

  1. 中國軍方高層大規模撤查,新生代軍官上位增添不確定性
  2. 近期解放軍飛越中線次數已明顯下降,顯示北京在川普上台後傾向收斂
  3. 主持人個人看法:
    • 短期打不起來
    • 長期(2035 年)要看中國年輕一代是否願意為「統一」上戰場
    • 東亞年輕人普遍缺乏仇恨,草莓兵對草莓兵,戰爭可能性低

總結與操作建議

  1. 目前股債同向下跌主因流動性緊縮,需等待:
    • 聯準會 12 月降息預期回升
    • 公司債拋售點到為止(不能波及超級 CSP 巨頭)
    • 日本央行與政府政策協調
  2. 美股已回季線附近,進入左側布局思考區間
    • 左側交易者可開始尋找機會
    • 台股昨日跌 236 點收 27,210 點,仍屬高檔回檔

整體而言,這波修正屬「高檔正常回檔」,短期保守、中長期仍樂觀,關鍵觀察輝達財報與未來兩週美國就業數據能否拉抬 12 月降息預期。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