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
2025-11-04(二)亞馬遜獲 OpenAI 大單,永動機煞不住?為何川普變臉,封殺 Blackwell 輸陸?
摘要整理
AI 永動機與生態鏈形成
- Open AI 引發 AI 資本支出浪潮,短短數月已投入 1.4 兆資金建置晶片與資料中心
- 亞馬遜與 Open AI 簽訂 380 億美元、7 年長約,成為其第四大雲端供應商,象徵多雲分散策略
- 微軟與澳洲 Iren 簽 97 億美元、5 年合約,獲德州專用輝達系統並預付 20%
- IREN 向戴爾採購 58 億美元 GPU,顯示軟體到硬體完整永動鏈條已成
AI 三大未來效應
- 入口之爭:AI 取代傳統搜尋,Google 首頁已內建 AI 對話功能,重塑廣告與消費決策邏輯
- 電力需求:需研發低耗能硬體或擴大核能綠電,帶動重電與電網重塑商機
- AGI 決戰:特斯拉自駕與智慧家電為指標,未來 AI 將從爬資料進化至通用智慧
裁員與勞動力市場逆轉
- 亞馬遜裁員 1.4 萬人,多為印度白領職位,AI 取代客服與中高階工程師
- 全球化規則被打破,本土生產因 AI 生產力提升而更具優勢,無需外移設廠
- 終端客戶在本國,地價電力外因素下,AI 使本土製造更具競爭力
債務膨脹與投資回收疑慮
- Meta 2025 年資本支出達 720 億美元,營收資本支出比僅 3.02,為大型企業最低
- 高盛報告指出 AI 企業瘋狂舉債,甲骨文股價新高但債券價格脫鉤
- 股債報酬自 4 月起擴大,標普 500 靠科技巨頭支撐,股優於債趨勢持續
川普對中 AI 晶片封殺
- 川普 CBS 訪談明確表示 Blackwell 晶片絕不外流,領先全球 10 年
- 僅允許降規晶片對中出口,全面封殺頂規 GPU 輸中可能性
- 中國 AI 論文占全球引用 22.6%,專利達 70%,軟體體驗已難分軒輊
最高法院審理關稅違憲
- 明天開庭審理 IEEPA 緊急狀態合法性,違憲機率高需退還 1,590 億美元關稅
- 其中 516 億美元為對等關稅,366 億美元為芬太尼相關,合計近 1,000 億美元
- 美國玩具商提告,指全球課稅非緊急狀態,企業移廠印度仍遭 50% 關稅打臉
川普內政壓力與年輕選票
- 第二任期前 9 個月抗議達 29,138 起,為第一任期 8,314 起的 3 倍以上
- 賓州 Z 世代共和黨登記比例超千禧世代,民主黨年輕支持明顯右移
- 通膨為支持率最大壓力,需壓低原油與利率以保中低收入戶購買力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 道瓊下跌 226 點收 47,336 點,跌幅 0.48%
- 標普上漲 11 點收 6,851 點,漲幅 0.17%
- 納指上漲 109 點收 23,834 點,漲幅 0.46%
- 費城半導體上漲 42.22 點收 7,270 點,漲幅 0.59%
市場波動與輪動策略
- 10 月波動已超全年一半,為 1987 年以來最劇烈 5 天波動
- 羅素 2000 盤整近 3 年才創高,11 月過去 15 年僅 2 年下跌
- 建議大型股休息,讓中小型股資金輪動以盤代跌,延續多頭慣性
觀點整理
AI 永動機與生態系形成
- Open AI 引發 AI 資本支出浪潮
- Open AI 已投入 1.4 兆 資金建構 AI 晶片與資料中心,創史上最大規模科技資本支出。
- 與亞馬遜簽訂 380 億美元、7 年長約,提供輝達 GPU 運算資源,使亞馬遜成為其第四大雲端供應商。
- 主持人觀點:Open AI 為本輪 AI 始作俑者,拉長資料中心建制鏈至 5-10 年,帶動從軟體到硬體、雲端服務商(CSB)四大客戶的永動機效應。
- 微軟與其他雲端巨頭加碼布局
- 微軟承接 Open AI 2,500 億美元 雲端支出,與澳洲 Iren 簽 97 億美元 5 年合約,獲德州 AI 專用輝達系統。
- 甲骨文 3,000 億美元 資料中心合作;Google Cloud 與 CoreWeave 分別簽 224 億 及多項 AI 運算契約。
- 主持人觀點:Open AI 從單一微軟依賴轉向多雲分散,全球資料中心基礎建設粘著度提升,生態鏈逐步成形。
- AI 終端價值與季後賽階段
- 主持人觀點:AI 已進入「季後賽」資本支出階段,未來數年持續加碼投資;終端收入決定生態系價值,需觀察能否創造高價值。
AI 三大未來影響面向
- 入口之爭與流量重塑
- AI 取代傳統網頁內容,Google 搜尋首列已內建 AI 功能,對話式學習重塑網路行為。
- 主持人觀點:下一個流量霸主即將誕生,將改變廣告、消費決策、資訊傳播邏輯;Open AI 推 AI 瀏覽器雖未普及,但象徵趨勢。
- 電力需求與能源轉型
- AI 需大量電力,推動低耗能高算力硬體研發,或擴大核能、綠能、重電、電網重塑。
- 主持人觀點:若無法降低單位算力耗能,傳統產業將受進一步帶動。
- 通用人工智慧(AGI)決戰
- 主持人觀點:目前 AI 僅爬資料,期許特斯拉達成自駕 AGI 或智慧家電、上太空等真實軟體應用,進入通用智慧境界。
裁員與勞動力市場副作用
- 亞馬遜裁員衝擊印度白領
- 亞馬遜裁 1.4 萬 企業職位,多為印度邦加羅爾客服、入門工程師、金融行銷、人資中高階白領。
- 主持人觀點:AI 普及逆轉全球化廉價勞動模式,本土生產無明顯劣勢,終端客戶亦在本土;AI 大量取代客服並導入工廠。
債務膨脹與投資回收疑慮
- 科技巨頭舉債蓋資料中心
- 甲骨文股價創新高但債券脫鉤;Meta 發行 300 億美元 債券,2025 年資本支出達 720 億,營收資本支出比僅 3.02(大型公司最低)。
- 主持人觀點:AI 瘋狂舉債加杠杆,回收期長,高盛擔心投資能否賺回;股優於債趨勢持續,因股市集中巨頭、ETF 買盤穩定。
川普對 AI 晶片出口態度轉鷹
- 封殺 Blackwell 輸中
- 川普明確表示不會將 Blackwell 晶片給任何人,強調美國領先 10 年,全面封殺輸中可能性。
- 主持人觀點:輝達仍可與中國往來,但最先進晶片絕不外流;降規晶片寬鬆空間待觀察,白宮馬卡派與科技派內戰持續。
- 中東市場開放
- 美國確定向阿聯酋出口輝達晶片,中東成 AI 地緣政治新戰場,但確保不流向中國。
中國 AI 競爭力分析
- 論文、專利與人才回流
- 中國 AI 論文引用占全球 22.6 %,專利 70 %;H1B 收緊致人才回國,DeepSeek V3、阿里千億 2.5 Max 演算效率逼美。
- 主持人觀點:晶片為最大瓶頸,但軟體體驗(尤其中文)與美 GPT 差異不大,難明顯區分優勢。
- 美中模式差異
- 美國:矽谷高風險高報酬,商品化金融化,賭未來 10 年 估值倍數。
- 中國:政府主導基礎建設,廉價穩定,立即投用鋼鐵、能源、製造、醫療,如公共事業。
- 主持人觀點:兩路徑無優劣,體現政治資本邏輯;中國硬體受限但軟體體驗領先感不明顯。
最高法院審理 IEEPA 關稅合法性
- 違憲可能性與退稅壓力
- 明天開庭審理川普 IEEPA 緊急狀態合法性,累計關稅收入 1,590 億,其中 IEEPA 相關近 1,000 億(含芬太尼 366 億)。
- 主持人觀點:違憲機率高,因非全球經濟緊急狀態;若違憲需退稅,企業投資延遲、消費下滑,市場不確定性升;關稅戰走向尾聲。
川普內政成果與壓力
- 過去 9 個月進度
- 全球徵關稅半成、資本回流數兆、減稅、驅逐移民、政府關門超 1 個月、強迫投資(飛機、半導體、造船)、簽黃豆協議。
- 主持人觀點:進度不錯,焦點轉確保成果保留至中期選舉(倒數 1 年)。
- 抗議與民調壓力
- 前 9 個月抗議 29,138 起,為 2017 年 3 倍;通膨為支持率下滑主因(邊境、外交、關稅影響小)。
- 主持人觀點:通膨壓制關鍵,需監管放鬆壓低原油價格。
年輕選民右移與中期選舉
- Z 世代共和黨登記超千禧
- 賓州 18-24 歲共和黨登記超 25-34 歲,紅藍區塊持平或更高。
- 主持人觀點:年輕族群受高通膨、移民、文化焦慮影響,右移明顯,為川普勝選關鍵;票倉不能丟,需內政聚焦。
- 2028 潛在候選人
- JD Vance 28 % 勝算領先共和黨提名(55 % 機率);紐森 23 % 領先民主黨,推提案 50 號爭 5 席 眾院,X 發文川普化。
美股市場表現與策略建議
- 四大指數(11/4)
- 道瓊跌 226 點(0.48 %) 收 47,336;標普漲 11 點(0.17 %) 收 6,851;納指漲 109 點(0.46 %) 收 23,834;費半漲 42.22 點(0.59 %) 收 7,270。
- 主持人觀點:亞馬遜、Poland 帶動,右側上漲持股者現金比重降;波動為 1987 年來 5 天 最大,10 月漲跌幅超全年一半。
- 中小型股輪動
- 羅素 2000 盤整 3 年 創高,11 月過去 15 年僅 2 年下跌。
- 主持人觀點:大型股高乖離宜休息,讓小型股跟上,以盤代跌;投資策略忠於本質,什麼都不做亦成熟。
全球 PMI 與 AI 外溢展望
- 台灣與亞洲數據脫鉤
- 台灣中經院 PMI 回 50 以上,標普 500 台灣 PMI 僅 47.7;亞洲多數 50 以下但有回升跡象。
- 主持人觀點:AI 外溢由科技擴至傳產,拖動全球基礎建設潮,帶動景氣拉升,值得持續觀察。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