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5 11

2025-11-06(四)美股休息,不買來不及?最高法院反關稅,稅收將退回?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回調與買盤承接

  • 美國股市經回調後出現新一輪買盤承接,標普 500 本益比達 23 倍,納指 28 倍,遠超過去 5 年均值
  • 從 4 月起漲幅與 200 日移動平均線乖離達 13%,為 15 年來少見連續多月上漲
  • 比特幣昨日一度跌破 10 萬美元後反彈,但從高點計算已進入熊市,顯示避險情緒升溫

市場廣度背離與權值股主導

  • 標普 500 上漲但 AD 指標自 10 月中旬下滑,最新數值 -81,顯示下跌股票多於上漲股票
  • 上漲主要由少數超大型權值股支撐,大多數成分股自 10 月中已走弱
  • 中小型股對指數影響降低,羅素 2000 與大型股輪動將決定多頭持續性

AI 債券融資擴張與風險

  • META 與 Alphabet 過去 24 年發債規模最大,今年四大雲端業者火力全開
  • AI 資料中心建置依賴債券融資持續,若銀行認為估值過高將中斷資金鏈
  • 台積電財報升溫取決於輝達賣鏟子與 CSP 運算債務規模,擊鼓傳花遊戲能維持多久成關鍵

非美市場全面跑贏美股

  • 今年全球股市以美元計價表現優於標普 500,韓國 Kospi 上漲 60%
  • 台灣台積電、三星電子、東京威力科創等亞股亮眼,歐洲平均漲幅 25%
  • 標普 500 本益比 23-24 倍,MSCI 剔除美國指數僅 14-15 倍,估值差距近 50%

散戶與外資長期對決

  • 外資過去 6 年累計賣超台股 2.8 兆,投信買超 1.5 兆,存股族持續扣款
  • 2020 年外資賣近 1 兆,2022 年賣近 2 兆,今年至 11 月賣 2,380 億
  • 散戶長線買盤壓倒外資,台股從 2020 年起每年創高(2022 年除外)

政府停擺與最高法院聽證

  • 美國政府關門已 37 天,創 2018 年後最長紀錄,聯邦公務員失業救濟暴增 20 倍
  • 最高法院聽證 IEEPA 合法性 3 小時,多數大法官表達懷疑,首席羅伯茲指關稅屬國會徵稅權
  • Polymarket 顯示川普敗訴機率達 80%,若敗訴將退還 1,000 多億美元關稅

地方選舉民主黨大勝

  • 維吉尼亞、紐澤西、紐約市三場市長選舉民主黨全勝,加州第 50 號提案為民主黨爭取 5 席眾議員
  • 紐約 34 歲曼丹尼以 50.3% 得票率當選,共和黨僅 7.5%
  • 城市選民對聯邦裁員與停薪憤怒,中期選舉眾議院翻轉機率上升

川普政策執行與成果

  • 關稅有效稅率提升,日本韓國接受 15% 協議,台灣尚未簽署
  • 薪資增長近 4%,優於通膨;行政命令達 400 項,為歷任總統 2 倍
  • 2222 法則:2 天賴拜登、2 周提奇葩解方、2 月執行、2 年解決長期問題

服務業數據穩健

  • 10 月 ISM 服務業 PMI 從 50 升至 52.4,優於預期 50.8
  • 標普全球服務 PMI 從 54.2 升至 54.8,顯示經濟韌性
  • 製造業持續疲弱,但服務業支撐川普政策傷害低於預期

昨日美股收盤

  • 道瓊工業指數漲 225 點或 0.48%,收 47,311 點
  • 標普 500 漲 24 點或 0.37%,收 6,796 點
  • 那斯達克漲 151 點或 0.65%,收 23,499 點;費城半導體漲 210 點或 3.02%,收 7,190 點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回調與市場輪動

  1. 回調屬正常休息:美國股市在本波回調後出現新一輪買盤承接,屬於乖離適度修正、以盤帶跌,幅度大小決定後續走勢。
    • 標普 500 本益比 23 倍、納指 28 倍,遠超過去 5 年均值。
    • 從 4 月起漲幅與 200 日移動平均線乖離達 13%,15 年來少見連續多月上漲。
  2. 市場廣度背離:標普 500 上漲但 AD 指標自 10 月中旬下滑,最新 -81,顯示大多數股票下跌,僅少數超大型權值股支撐。
    • 下跌非全面崩跌,中小型股影響力減弱,未來需靠羅素 2000 與大型股輪動支撐多頭。
  3. 科技巨頭主導:後續觀察重點在科技巨頭能否帶動估值提升,AI 資料中心建置與債券融資規模決定持續性。
    • META 與 Alphabet 過去 24 年發債規模最大,今年四大雲端業者火力全開,但終有借貸上限。
  4. 比特幣進入熊市:比特幣一度跌破 10 萬美元,雖反彈但自高點已入熊市,顯示避險情緒湧現,籌碼轉換發酵。

非美市場表現優於美國

  1. 全球股市跑贏美股:今年非美市場以美元計價表現遠超標普 500,亞洲為最大贏家。
    • 韓國 Kospi 上漲 6 成,台積電、三星電子、東京威力科創、日股、韓股、台股表現亮麗。
    • 歐洲平均漲幅 25%,巴西漲 44%,連加拿大、中國股市亦優於美股。
  2. 估值差距主因:美股本益比 23-24 倍,全球剔除美國僅 14-15 倍,高出近 5 成。
    • 美股已超疫情前水準,全球股市正向 2021 年邁進。
  3. 資金輪動效應:關稅上升、稅收下調吸引美國投資,但本土貨幣升值讓熱錢優先投入本國股市。
    • 標普 500 盈餘成長率 26-27 年仍領先全球,但歐洲、加拿大、中國差距縮小。

台股散戶 vs 外資操作

  1. 外資連續賣超:過去 6 年外資累計賣超 2.8 兆,2020 年賣近 1 兆、2022 年賣近 2 兆,今年至 2 萬 8 千點仍賣 2,380 億。
    • 僅 2023 年小幅買超,今年曾賣超近 1 兆。
  2. 投信與散戶主導:投信連 6 年買超累計 1.5 兆,存股族持續扣款,壽險與大戶買盤壓過外資。
    • 散戶長年期操作「嘎外資」,外資操作失準。
  3. 外資借鑑性低:外資僅為資金流向指標,無操作借鑑意義;比喻「家犬」(外資程式單) vs 「野狗」(散戶存股)。
    • 外資過去 6 年績效不佳,今年回補僅彌補前期虧損。

美國政府停擺與最高法院聽證

  1. 停擺創最長紀錄:政府關門已 37 天,超 2018 年 35 天紀錄,聯邦與民主黨僵持。
    • 華盛頓特區聯邦公務員失業救濟暴增 20 倍。
  2. IEEPA 合法性審理不利川普:最高法院聽證 3 小時,多數大法官懷疑態度。
    • 首席大法官羅伯茲:關稅本質為對美國人徵稅,應屬國會職能。
    • 保守派高沙奇、川普任命巴瑞皆質疑,首次設下經濟權限界限。
  3. 潛在影響:若敗訴,過去 1,000 多億美元退稅減輕進口商負擔,物價無轉嫁理由,關稅戰等同結束。
    • 232/301 條款關稅可續收,但對等關稅難收取;Polymarket 敗訴預期升至 8 成,降息預期加強。

地方選舉與中期選舉展望

  1. 民主黨大勝城市選舉:維吉尼亞、紐澤西、紐約市三場關鍵選舉全勝,加州第 50 號提案爭取 5 席眾議員。
    • 紐約市長曼丹尼(34 歲穆斯林籍)以 50.3% 壓倒性勝出,共和黨僅 7.5%。
  2. 政策極左隱憂:曼丹尼推凍漲 100 萬間租金管制公寓、富人稅資助免費公車、普及托育等,華爾街擔憂。
    • 與川普政府緊張關係加劇,城市選民反彈川普削減開支與公務員停薪。
  3. 中期選舉變數:眾議院若翻轉,川普政策執行受阻;城市選民票倉未明顯轉移,川普難推更極端政策。

川普政策成果與執行風格

  1. 關稅有效稅率提升:即便 IEEPA 失效,日本、韓國協議仍需付 15% 關稅,台灣尚未簽署。
    • 投資額已到手,退稅 1,000 億亦非壞事。
  2. 勞動市場韌性:非農弱化主因非法移民驅逐,就業貢獻下滑;薪資成長近 4%,超通膨。
    • 行政命令達 400 項(首任同期僅 100 多項),移民與裁員政策高強度實施。
  3. 2222 法則:2 天內賴給民主黨、2 周內討論奇葩方案、2 個月內執行短期、2 年內解決長期。
    • 先做再修正,美式思維;比喻「先偷自行車再祈禱寬恕」。

美國經濟數據韌性

  1. 服務業穩健:10 月 ISM 服務業從 50 升至 52.4(優於預期 50.8),標普全球服務 PMI 從 54.2 升至 54.8。
    • 製造業持續低迷,但服務業支撐經濟。
  2. 政策傷害有限:關稅效益(投資額)顯現,通膨未失控,信用評級受損為主。
    • 超級事實打破幻想,客觀數據顯示川普政策對本土利益清晰。

整體總結與投資建議

  1. 短期利多鈍化:美中和緩、降息預期、AI 永動機三利多鈍化,需靠利空(如停擺結束、關稅取消)推動降溫。
  2. 時代變遷:AI 債券融資擊鼓傳花維持多久?中小型股與勞動數據失準,需看 AI 建置量。
  3. 投資操作借鑑:資金輪動主導,散戶存股勝過外資;宏觀數據引導長期輪廓,短期情緒可引導變化。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