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5
2020-05-27(三)經濟重啟美股大漲,川普擬制裁中企和官員道瓊在 25,000 前卻步
- 經濟重啟美股大漲,川普擬制裁中企和官員道瓊在 25,000 前卻步
- 紐交所交易大廳,存在價值存疑
- 國際油價大漲近 4%,俄國:油市最快下月恢復供需平衡
- 外資回頭,大買台股 141 億
- 4 月房貸餘額突破 7.5 兆元,寫近十年最大增幅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表現
- 美股在 2020 年 5 月 26 日呈現強勁上漲,道瓊工業指數暴漲近 600 點,收盤時接近 25,000 點,標普 500 指數上漲 2%,突破 3,000 點大關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6%,顯示科技股持續受到市場青睞,反映市場對經濟復甦的樂觀情緒
- 由於前一日美股休市,全球股市補漲行情帶動美股氣勢如虹,特別是日經指數本週暴漲近 2%,創三個月新高
全球股市趨勢
- 全球股市進入新一輪多頭趨勢,日經指數本週漲幅近 2%,韓股上漲 1.75%,顯示亞洲市場同步回溫
- 台股漲幅相對溫和,因疫情期間跌幅較小,抗跌性較強,成交金額達 1,824 億元,顯示市場流動性仍高
- 外資單日買超台股 141 億元,但全年已賣超 6,000 億元,顯示外資對台股態度謹慎,需觀察是否回補
油價與相關投資
- 國際油價本週上漲約 4%,布蘭特原油報 36.54 美元,西德州原油報 34.55 美元,顯示供給需求逐步恢復
- 台塑四寶自 4 月 20 日負油價後反彈,股價約 85 元,漲幅 6% 至 7%,若從 3 月股災低點計算,漲幅達 30%
- 建議長期投資以台塑四寶為標的,短期投資 ETF 需注意追蹤誤差,避免因籌碼過多導致偏離指數
台灣房市動態
- 4 月房貸餘額突破 7.5 兆元,達 7 兆 5,313 億元,創十年最大增幅,顯示房市活躍度提升
- 房貸餘額增加可能來自低利率環境(利率持續下調)、購屋需求增加或疫情導致還款寬限期延長
- 疫情未顯著衝擊房市流動性,但成交量未大幅上升,需進一步觀察房價是否因低利率而持續上漲
台股技術分析與展望
- 台股站上 11,046 點,但處於盤整區間,需突破前高才能確認多頭趨勢,外資系統單影響大盤走勢
- 利多因素包括美中貿易和談進展或疫苗研發突破,利空則為二次疫情風險,但國安基金與淨空令限制跌幅
- 外資買超 141.69 億元,三大法人買超 169.44 億元,創本月最高,顯示短期資金動能強,但全年賣超 6,000 億元仍需警惕
5G 產業投資前景
- 5G 相關 ETF(如元大全球未來通訊 ETF)追蹤硬體與軟體產業,適合小資族投資,惟需注意市場泡沫風險
- 5G 產業受雲端化與宅經濟推動,未來動能強勁,但需發展速度匹配資產價格上漲,避免泡沫破裂
- 建議投資者研究 5G 相關 ETF 成分股,確保追蹤標的符合市場趨勢,避免因交易量過大導致價格偏離
香港市場與國安法影響
- 香港恒生指數受政治運動影響,2019 至 2020 年表現低迷,外資流動性受限,需觀察國安法表決後影響
- 國安法於 5 月 28 日表決,可能影響外資信心,若實施嚴格外匯管制,恐導致資金長期撤離
- 香港房市數據顯示不佳,散戶投資保單等金融商品受限,750 萬港元以下資金可免稅轉出,需持續追蹤政策變化
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爭議
- 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於 5 月 26 日重開,但電腦化交易普及後,其存在必要性受質疑
- 研究顯示無人工交易時,收盤前 5 分鐘電腦交易誤差僅 1%,人工交易誤差達 5%,顯示高頻交易效率更高
- 高頻交易利用交易所資訊傳遞時差套利,未來可能進一步推動交易全面線上化,降低人工干預需求
觀點整理
全球股市表現
-
美股:
- 美股近期呈現強勢上漲,特別是在 2020 年 5 月 26 日(週二)開盤後,道瓊工業指數上漲近 600 點,突破 25,000 點,標普 500 指數也收復 3,000 點大關,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6%。
- 美股上漲部分原因是週一休市後的補漲行情,受到全球股市前一日普遍上漲的帶動。
- 美股目前處於多方震盪區間,受美中關係緊張影響,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未來若有美中貿易和談進展或疫苗研發利多消息,可能進一步推升美股。
- 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重開引發討論,主持人提到電腦化交易普及後,交易大廳的必要性受到質疑。研究顯示,電腦交易在收盤前 5 分鐘的參考價與收盤價誤差僅 1%,而人工交易誤差達 5%,顯示電腦交易效率較高。
-
全球股市:
- 全球股市近期整體表現強勁,日經指數本週上漲近 2%,創三個月新高;韓股也上漲 1.75%,呈現長紅。
- 全球股市似乎進入新一輪多方趨勢,但主持人提醒,台股漲幅相對不明顯,因其在疫情期間跌幅較小,受到的衝擊較輕。
-
台股:
- 台股近期站上 11,000 點,成交金額達 1,824 億,但仍在盤整區間,需突破前高才能確認持續向上趨勢。
- 外資動向對台股影響顯著,5 月 26 日外資買超 141 億,但今年累計賣超已超過 6,000 億,主要針對流動性高的權值股。主持人認為外資單日買超不代表趨勢轉向,需觀察國際情勢是否有重大利多(如美中貿易和緩)。
- 國安基金的存在使台股短期內跌幅有限,主持人認為台股站上 11,000 點可能成為常態,但對未來不宜過度樂觀,因利多消息不足,利空(如二次疫情)影響也因國安基金而受限。
油價與相關投資
-
油價表現:
- 國際油價近期持續上漲,本週布蘭特原油上漲 2.84%,報 36.54 美元;西德州原油上漲 3.91%,報 34.55 美元。主持人預估油市最快下個月恢復供需平衡。
- 主持人認為油價長期維持在 30 美元左右不合理,預測有機會回升至 45 美元,長期投資油價具潛力。
-
投資建議:
- 長期投資油價,主持人推薦以台塑四寶為主要標的,因其為台灣獨佔性產業,受影響較小,基本面穩健。
- 以台塑為例,若從 4 月 20 日負油價後抄底,股價已反彈至 85 元,漲幅約 6% 至 7%;若從 3 月底股災抄底,漲幅達 30%。
- 短期投資 ETF 需謹慎,因 ETF 可能因交易量過大偏離追蹤指數,變成「籌碼股」,建議選擇能反映現貨意義的交易商品。
- 期貨投資風險較高,因會侵蝕淨值,主持人建議以現貨相關標的為主。
房市與房貸餘額
-
房貸餘額概況:
- 台灣 4 月房貸餘額突破 7.5 兆元,達 7 兆 5,313 億,創十年來最大增幅,上次高點為 2007 年。
- 主持人提出三種可能解釋房貸餘額創高的原因:
- 買房量增加:疫情未明顯抑制購屋需求,房價持續上漲,帶動貸款需求。但主持人認為疫情期間成交量未顯著增加,此說法不完全成立。
- 無力償還房貸:疫情衝擊導致部分購屋者申請寬限期,延長還款期限,推高房貸餘額。主持人認為這是最令人擔心的原因。
- 低利率環境:房貸利率持續下調,降低購屋成本,吸引更多人貸款買房。但主持人認為,全球長期低利率環境下,利率下調影響有限。
-
房市分析:
- 主持人對房市持保守態度,認為疫情對房市衝擊有限,因房市流動性低,價格波動需時間顯現。2008 年金融危機時,房價跌幅也低於預期。
- 長期來看,台灣房價呈上漲趨勢,短期內難以撿便宜。主持人對房市是否因疫情大幅成長表示懷疑。
其他市場與議題
-
香港恒生指數:
- 恒生指數 2019 至 2020 年表現不佳,主要受政治運動影響。主持人認為,若政治運動常態化,外資可能回歸,但需關注港版國安法對外資的影響。
- 國安法通過可能導致外資或散戶資金撤離,特別是大陸資本管制若延伸至香港,可能引發外資長期撤出。
-
5G 投資與風險:
- 5G 產業是未來台股上漲動能,受益於雲端化、宅經濟等趨勢。主持人推薦投資 5G ETF(如元大全球未來關鍵 ETF),適合小資族,因 5G 股票種類多、研究成本高。
- 市場認為 5G 有泡沫風險,但若發展速度跟上資產價格漲勢,泡沫破裂可能性較低,類似 2000 年網路泡沫未因盈利機制成熟而破裂。
-
國安基金與淨空令:
- 國安基金退場需全球疫情明顯趨緩,短期內退場可能性低,構成台股利多因素。
- 淨空令可能隨台股點位上升而取消,但國安基金的存在使台股跌幅受限,短期內不宜過度悲觀。
直播互動與觀眾導向
- 主持人強調節目以觀眾為導向,鼓勵留言互動,分享不同觀點,並根據觀眾提問調整內容。
- 對於技術問題(如聲音或連線速度),主持人積極回應,確保直播品質。
總結
主持人對全球股市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美股與台股短期內受國安基金與補漲行情支撐,但需突破關鍵點位或重大利多(如美中貿易和緩、疫苗研發進展)才能持續上漲。油價長期投資潛力大,推薦台塑四寶而非高風險期貨或 ETF。房市方面,房貸餘額創高可能反映無力償還或低利率影響,而非購屋量大增,需警惕疫情對還款能力的衝擊。5G 產業具成長性,但存在泡沫風險,建議以 ETF 參與。主持人強調觀眾互動,鼓勵理性討論與資訊交流。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