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5
2020-05-18(一)中國揚言祭不可靠實體清單,費半跌逾 2%
- 中國揚言祭不可靠實體清單,費半跌逾 2%
- 520 多頭看台積臉色
- 三主權基金 5 月來大賣台股
- 美下追殺令,華為緊急下單台積 210 億
- 是籌碼或束縛?台積電赴美設廠後的考驗
- 大陸兩會 vs.蔡英文就職大典,美中台三角關係受矚目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表現與影響
- 美股上週普遍下跌,主要指數如道瓊、納斯達克、標普 500 下跌約 2%
- 中國揚言推出不可靠實體清單,引發美中貿易緊張加劇,影響市場情緒
- 美國肯塔基州失業人數達 67.1 萬,占 2 月就業人口 32%,顯示經濟復甦挑戰
肯塔基州經濟困境
- 肯塔基州 12% 勞工從事製造業,高於全國 8%,汽車零件組裝為主要產業
- 底特律停工導致零件供應中斷,影響肯塔基州製造業復工進度
- 失業率高達 32%,顯示當地經濟受疫情與供應鏈斷裂雙重打擊
台股與 520 就職典禮影響
- 台股受 520 總統就職典禮影響,預計本週進行盤整,首波修正可能於 5 月 18 日展開
- 政府護盤力道強,台股維持 11000 點目標,外資賣超 478 億台幣衝擊盤面
- 三大主權基金 5 月以來賣出台股 135 億,資金可能轉向美股尖牙股或現金避險
台積電與美中貿易戰影響
- 台積電決定赴美設廠,投資約 120 億美元,計畫 2021 至 2029 年分 9 年完成,每年資本支出約 13 億美元
- 華為緊急下單 210 億台幣,涵蓋 5 奈米與 7 奈米製程,預計影響台積電第三季財報
- 台積電放棄 15% 中國市場營收,未來可能因美方限制減少對華為供貨
華為供應鏈與台積電挑戰
- 美國商務部對華為實施新出口限制,台積電被迫減少供貨,影響 5G 概念股供應鏈
- 華為訂單占台積電營收 15%,僅次於蘋果,斷供可能導致第四季後營收下滑
- 台積電 ADR 重挫 4.4%,外資系統單賣壓可能於開盤時衝擊台股表現
大陸兩會與兩岸關係展望
- 大陸兩會於 5 月 21 日至 22 日召開,可能不設 2020 年 GDP 成長目標,預估成長率僅 3%
- 兩岸關係受 520 就職演說影響,大陸可能針對蔡英文演說做出回應
- ECFA 十年到期,影響 539 項商品出口,約占台灣出口額 5%,後續談判動向受關注
台灣經濟與 ECFA 挑戰
- 台灣 2020 年 GDP 成長率預估分歧,主計總處預測 1.54%,國際貨幣基金預測 -4%
- ECFA 若終止,將衝擊機械、石化、運輸、紡織業,半導體因獨立框架不受影響
- 蔡政府需應對疫情後經濟振興及 ECFA 續談,影響台灣出口競爭力
台積電美國設廠策略分析
-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設廠採南京模式,移轉台灣二手設備,降低資本支出負擔
- 美國可能放寬技術出口限制作為回報,提升台積電技術競爭力
- 台積電放棄華為訂單後,需平衡技術升級與市場份額損失,營收影響待觀察
黃金避險建議
- 黃金價格在 1740 美元震盪,適合中長期避險,建議投資元大黃金 ETF 或黃金存摺
- 黃金價格與美元貶值高度相關,可抵銷美股投資的貨幣貶值風險
- 後續美元貶值節點將影響黃金漲幅,建議持續關注貨幣政策動向
觀點整理
美股市場
- 整體表現:上週美股普遍下跌,跌幅不大,主要受中國揚言推出「不可靠實體清單」影響,引發美中新一輪角力戰擔憂,導致三大指數(道瓊、納斯達克、標普 500)下跌約 2%。週五雖小幅收漲,但整週表現仍不理想。
- 美國經濟狀況:美國經濟呈現好壞參半。肯塔基州失業情況嚴重,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 67.1 萬,相當於 2 月就業人口的 32%,顯示超過六成勞工失業。製造業佔比高(12%,高於全國 8%),主要從事汽車零件組裝,但因底特律停工,缺乏零件供應,導致復工困難。
- 紓困計畫:美國眾議院通過 3 兆美元紓困計畫,但共和黨及白宮反對,具體反對原因尚未明朗,可能與法規不完整或經濟形勢受控有關。
- 疫情影響:全球確診病例達 450 萬,死亡超過 30 萬;美國確診 140 萬,死亡 8.6 萬,疫情對經濟及股市造成持續壓力。
台股市場
- 520 行情:台灣總統就職典禮(520)相關行情在本週進入第一階段結束,可能因美中貿易角力影響台股表現。台股受國家隊護盤支撐,短期內不易大跌,但上漲壓力增加,預估 11,000 點為政府護盤目標。
- 外資動向:三大主權基金(挪威、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5 月以來賣出台股約 135 億台幣,部分資金轉向美股尖牙股或現金避險。外資上週賣超台股 478 億台幣,衝擊大盤震盪,但國家隊(包含勞保、勞退基金)積極護盤,僅進不出,力道強勁。
- 台積電影響:台積電因美中貿易戰選邊站,決定赴美設廠,預估本週股價將修正,主要因預期下半年及明年對華為供貨減少,影響營收。外資持股佔台積電 6 成以上,系統單賣壓可能難以抵擋,但國家隊護盤可望減輕跌幅。
美中貿易戰
- 背景:中國揚言推出「不可靠實體清單」,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發佈新出口限制令,加劇美中緊張局勢。台積電成為貿易戰犧牲品,被迫選邊站,選擇美國市場,預計放棄 15% 的中國市場。
- 華為應對:華為緊急向台積電下單 210 億台幣(約 7 億美元),涵蓋 5 奈米及 7 奈米製程,為最後一波訂單,預計影響台積電第三季財報,但第四季起因無華為訂單,營收可能大幅下滑。
- 影響:美國對華為的封鎖更加嚴格,台積電未來供貨華為的比例將由美方決定,預計今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影響顯現。華為若失去台積電晶圓代工,可能面臨斷鏈危機,需自行研發或尋找替代代工廠。
台積電
- 赴美設廠:台積電確定在亞利桑那州設 5 奈米晶圓廠,總投資約 120 億美元,採南京模式(使用台灣低階或二手設備),每年資本支出約 13 億美元,對現金流影響有限,預計 2021 年至 2029 年分階段完成。
- 營收影響:華為佔台積電營收 15%,僅次於蘋果。放棄華為訂單將對營收造成顯著衝擊,第三季後可能出現「死貓跳」(短期反彈後下跌)。但美國可能放寬技術限制作為回報,提升台積電技術優勢。
- 股價與本益比:台積電本益比達 25 倍,高於台股平均 13 至 15 倍,股價被認為偏高,但其價值在於技術壟斷性而非單純股價高低。主持人強調應關注其長期技術前景,而非短期價格波動。
- 系統單解釋:外資依據台股點位或台積電 ADR 價格(美國掛牌股票)進行量化交易,當 ADR 重挫 4.4% 時,系統單會自動觸發賣壓,導致開盤拋售台積電股票,直至價格落入特定區間。
520 就職典禮與大陸兩會
- 520 影響:蔡英文就職典禮(5 月 20 日)將影響台股短期走勢,政治色彩可能衝擊市場。典禮後,大陸兩會(5 月 21 日至 22 日)可能針對蔡英文演說回應,影響兩岸關係及股市氛圍。
- ECFA 續存: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將於 2020 年底到期,涉及 539 項商品(機械、石化、運輸、紡織等),影響台灣 5% 出口額。大陸可能以 ECFA 為籌碼,迫使蔡政府表態。若未續談,可能衝擊相關產業。
- 大陸兩會焦點:2020 年大陸 GDP 成長目標可能不公佈,因疫情導致衰退(預估 3%,遠低於小康社會所需 5.6%)。兩會將關注兩岸關係及經濟復甦策略。
台灣經濟展望
- 疫情挑戰:2020 年為蔡政府上任以來經濟最困難一年,主計總處預估 GDP 成長率 1.54%,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 -4%,顯示預測分歧。主持人建議持續觀察實際數據。
- 振興經濟:疫情後經濟振甦為蔡政府首要挑戰,需平衡兩岸關係與國內產業支持。
其他觀點
- 黃金避險:主持人建議以元大黃金 ETF 或黃金存摺進行避險,黃金價格在 1,740 美元震盪,長期看好,因與美元貶值相關,可抵消美股投資損失。
- 節目互動:主持人鼓勵觀眾參與直播互動,分享節目,並幽默提到自身形象(帥氣、幽默、樂觀),以拉近與觀眾距離。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