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5
2020-05-07(四)川普投下美中貿易協議疑雲,道瓊下跌逾 200 點
- 川普投下美中貿易協議疑雲,道瓊下跌逾 200 點
- 挑戰 10,800 失利,台股量縮震盪收紅小漲 0.37 點
- 負油價衝擊,台塑四寶 4 月營收大減
- 台幣強升,名目匯率創歷史新高
- 企業發債熱,前四月衝 2,600 億
- 貨攬、空運塞單,看旺到下季
- 【Bloomberg】亞太多國走上「金庫通國庫」的難歸路
摘要整理
美中貿易戰疑雲再起
- 川普重新聚焦美中貿易協定,強調中國需履行進口美國農產品及開放金融市場的承諾,1 月底簽訂的協定成為焦點
- 疫情爆發後美中貿易戰關注度下降,但川普近期言論顯示將對中國施壓,試圖重啟貿易戰話題以提升民調
- 美股受貿易戰疑雲影響,當日道瓊指數下跌 218.45 點(0.91%),收於 23,664 點,顯示市場對貿易緊張情緒敏感
台股市場動態
- 台股昨日小漲 0.37 點,收於 10,774 點,挑戰 10,800 點失利,成交量達 1,807 億元,顯示市場交投仍活躍
- 外資賣超 52 億元,自營商賣超 36 億元,僅投信小買 5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83 億元,但內資買盤力道強勁支撐指數
- 市場對未來展望偏樂觀,但疫情若再度爆發可能導致台股下挫,預計短期內將維持量縮震盪格局
台塑四寶財報表現與油價聯動
- 台塑四寶 4 月營收較 3 月衰退 19%,較去年同期縮水 40%,為五年來同期最低,受低油價影響顯著
- 因簽訂遠期契約,台塑四寶成本鎖定在去年高油價(約 60-70 美元/桶),但市場售價因原物料下跌被迫調低,導致獲利縮減
- 台塑四寶具長期投資價值,平均殖利率保持 4%以上,投資者需接受油價波動週期影響
台幣升值與匯率操縱疑慮
- 台幣昨日收於 29.91 元,連續 10 天升值,名目有效匯率指數達 117.43,創歷史新高
- 央行若大量買進美元以壓低台幣,可能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採取沖銷政策(發行定存單)以平衡貨幣供給
- 台幣升值趨勢強勁,央行需謹慎操作以避免國際壓力,短期內台幣匯率預計在區間波動
黃金投資與資產配置
- 黃金因美元貶值預期上漲力道強勁,適合長期持有而非短線價差交易,作為資產配置防範股市崩跌風險
- 黃金持有旨在對沖股市損失,非追求高報酬,投資者無需每日追蹤金價波動
- 後疫情時代若疫情受控,美元貶值幅度將顯現,黃金保值功能將更受重視
企業債發行熱潮
- 4 月企業債發行額達 2,600 億元,較去年同期(1,440 億元)激增近八成,創歷史新高
- 低利率環境(聯準會降至 0%)驅使企業大舉發債,借貸成本極低,企業趁機籌資而非因財務壓力
- 企業若在此低利率環境仍面臨流動性風險,顯示其體質不佳,投資者應謹慎評估
新興市場國債危機風險
- 印尼公債外資持有比例達 32%,為歷史高點,遠高於台灣及中國(國內銀行持有主導),增加外資拋售風險
- 量化寬鬆導致新興市場大量發債,外資快速抽離資金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如 1997 年泰國或 1994 年墨西哥案例
- 外資拋售公債並做空當地貨幣可雙向獲利,新興市場如印尼、澳洲、紐西蘭需警惕資本流動風險
美國公債發行與市場影響
- 美國計畫第二季增發 3 兆美元公債,創 1986 年以來新高,顯示財政刺激力度空前
- 美國公債因美元霸權地位,外資拋售風險低,市場對其信心強,與新興市場形成對比
- 全球確診人數超 360 萬,美國達 120 萬,死亡人數超 25.7 萬,經濟復甦仍受疫情不確定性影響
原油期貨型 ETF 分析
- 原油期貨型 ETF(如元大原油正二)無漲跌幅限制,溢價幅度高達 440%,投資效率低於直接操作期貨
- 元大原油正二資產淨值 19.8 億元,合約價值僅 23.3 億元,槓桿效果僅 1.18 倍,未達預期二倍槓桿
- 投資者需了解 ETF 槓桿邏輯,選擇期貨型 ETF 時應比較其效率與實際期貨操作的差異
航空業與油價關係
- 航空業與台塑四寶均受油價高度聯動,遠期契約使成本鎖定於高油價,導致當前低油價環境下獲利受壓
- 航空業(如華航、長榮航)競爭激烈,殖利率常低於 3%,不如台塑四寶(平均 4%以上)適合長線投資
- 航空業用油成本多以季為單位簽訂遠期契約,短期波動影響較小,但長期成本規劃受油價波動牽制
投資建議與市場觀察
- 股價淨值比應以歷史平均值(如 1.5)而非絕對值(0)判斷,當前低於平均值(如 1.2)具投資價值
- 市場對後疫情復甦偏樂觀,但疫情反覆風險仍存,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與疫情動態
- 企業發債熱潮反映資金充沛,投資者應聚焦財務穩健公司,避免流動性風險高的標的
觀點整理
美中貿易協定與市場影響
- 觀點:川普重新聚焦美中貿易戰,施壓中國執行第一階段協定(進口美國農產品及開放金融市場),可能影響全球市場走勢。
- 細節:
- 2020 年 1 月底簽訂的美中貿易協定因疫情影響暫緩,中國尚未實質進口農產品或開放金融市場。
- 川普近期要求中國履行承諾(進口美國農產品及開放金融、能源市場),以提振民調並為 11 月選戰鋪路。
- 若談判破裂,可能引發第二輪關稅戰,重創全球股市;若達成協議,則有利美股上漲。
- 分析:貿易戰疑雲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但川普施壓可能短期拉抬民調,影響市場情緒。
台股市場表現與內資力道
- 觀點:台股受內資強力支撐,抵消外資賣壓,收紅小漲,顯示市場韌性,短期內多頭趨勢穩固。
- 具體數據:
- 5 月 6 日台股小漲 0.37 點,收 10,774 點,成交量 1,807 億元,挑戰 10,800 點失利。
- 三大法人賣超 83 億元(自營商賣 36 億元,外資賣 52 億元,投信買 5 億元),但內資買盤力道強勁,撐住指數。
- 外資賣超主要標的為富邦 MSCI 台灣 ETF,反映避險操作,而非看空台股。
- 分析:內資(投信、散戶)積極進場,顯示對後疫情時代的樂觀預期。量縮震盪格局下,市場無明確分水嶺,但投資者相對樂觀。
美股市場與經濟復甦
- 觀點:美股受貿易戰疑雲與疫情影響震盪,但經濟復甦預期支撐樂觀情緒。
- 具體數據:
- 5 月 6 日美股表現分化:道瓊指數下跌 218.45 點(0.91%),收 23,664 點;標普 500 下跌 19.60 點(0.68%),收 2,848 點;納斯達克上漲 5.27 點(0.51%),收 8,85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8.25 點(1.08%),收 1,707 點。
- 美國 ADP 就業指數顯示失業人數達 2,023 萬,創歷史最大跌幅,反映疫情衝擊。
- 分析:美股漲多修正屬正常,經濟重啟預期支撐市場信心,但疫情二次爆發風險仍存。
- 疫情數據:全球確診超 360 萬人,死亡 25.7 萬人;美國確診 120 萬人,死亡超 7.1 萬人。
台塑四寶與油價聯動
- 觀點:台塑四寶受油價低迷影響,4 月營收年減 40%,月減 19%,為五年來最低,但長期投資價值仍存,適合低點布局。
- 細節:
- 營收衰退因油價下跌,但成本未隨即降低,因簽訂遠期契約,去年底鎖定高油價(約 60-70 美元/桶),導致售價調降(例如塑膠帶從 1 元降至 0.5 元)壓縮獲利。
- 未來隨新遠期契約反映低油價,獲利可望回升。
- 平均殖利率 4% 以上,具長期投資吸引力。
- 投資建議:油價波動為正常週期,台塑四寶適合長期投資,低點布局優於追高(如台積電),但需承受價格波動風險。
航空業與油價聯動
- 觀點:航空業與台塑四寶同受油價影響,但競爭激烈與營運低迷使其投資風險更高。
- 細節:
- 航空業(如華航、長榮航空)因遠期契約鎖定高油價成本,營收因疫情銳減,獲利表現不佳。
- 殖利率低(少有超過 3%),多數年份無現金股利,長期投資吸引力低於台塑四寶。
- 航空業用油成本以季計算,遠期契約多為半年至一年,短期難反映低油價。
- 投資建議:航空業投資風險高,需謹慎評估基本面。
新興市場與印尼國債危機
- 觀點:新興市場(如印尼)因外資持有高比例公債(32%),面臨快速抽資風險,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 細節:
- 印尼發行公債進行量化寬鬆,外資持有比例高達 32%,遠高於台灣及中國(國內銀行持有為主,風險可控)。
- 外資若拋售公債並做空印尼盾,可能引發類似 1997 年泰國金融危機、1994 年墨西哥危機或 2019 年香港反送中資金外流的危機。
- 其他新興市場(如澳洲、紐西蘭)也有類似風險。
- 分析:新興市場金融危機多由外資快速抽單引發,而非內部政治動盪,需密切觀察外資動向。
5G 產業與資產泡沫風險
- 觀點:5G 雖為未來趨勢,但資產價格上漲過快可能導致泡沫破裂,類似 2000 年網路股崩盤。
- 細節:
- 5G 建設尚未完成(預計 2025 年大城市建置完畢),但概念股已漲至高點,資產價格漲速遠超盈利能力。
- 2000 年網路股泡沫因價格漲幅超過盈利速度而破裂,5G 若重蹈覆轍,可能引發經濟危機。
- 投資建議:投資 5G 需警惕泡沫風險,避免追高,應關注實質盈利能力。
企業債發行與流動性
- 觀點:企業債發行激增(4 月達 2,600 億元,年增近八成),因低利率環境降低借貸成本,非景氣好轉所致。
- 細節:
- 聯準會降息至 0%,企業借貸成本極低,刺激發債熱潮(2020 年 1-4 月 2,600 億元,去年同期僅 1,440 億元)。
- 企業發債非因缺錢,而是趁低利率籌資,市場流動性無虞。
- 若企業仍面臨流動性風險,顯示體質不佳,因當前借貸幾無利息成本。
- 投資建議:投資人應審視企業財務體質,避開因流動性問題而發債的公司。
台幣升值與匯率操縱風險
- 觀點:台幣強勢升值(收 29.91 元,名目匯率指數 117.43,創歷史新高),央行若干預可能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 細節:
- 台幣升值因美元貶值,連續 10 天強升,成交量 13.215 億元。
- 央行若大量買進美元(外匯)以壓低台幣,可能被指控操縱匯率。
- 央行常用沖銷政策(發行定存單)回收台幣,維持貨幣量穩定,但難完全避免升值壓力。
- 分析:台幣升值趨勢難逆,央行操作空間受限,需警惕國際政治風險。
黃金投資與資產配置
- 觀點:黃金在後疫情時代因美元貶值而具上漲潛力,適合作為資產保值工具,而非價差投機。
- 細節:
- 美元若持續貶值(後疫情時代預期),黃金上漲力道將增強。
- 黃金投資目的在於對沖股市崩跌風險,而非短期獲利,適合長期持有。
- 投資建議:投資人無需每日盯盤,應將黃金視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原油期貨型 ETF(元大原油正二)
- 觀點:原油期貨型 ETF(如元大原油正二)因槓桿效率不足與溢價過高,投資價值有限,建議直接操作期貨。
- 細節:
- 元大原油正二溢價達 440%,槓桿僅 1.18 倍(資產淨值 19.8 億元,合約價值 23.3 億元,遠低於預期 38 億元)。
- 期貨型 ETF 無漲跌幅限制,溢價高且效率低,投資人需了解槓桿邏輯。
- 投資建議:直接操作原油期貨較 ETF 更有效率,投資人應謹慎評估商品型 ETF 的內在邏輯。
股價淨值比(P/B Ratio)
- 觀點:股價淨值比(P/B Ratio)應以歷史平均值判斷,而非絕對值(如大於 0)。
- 細節:
- 例如,鴻海若歷史 P/B 比為 1.5,現為 1.2,顯示股價偏低;若為 1.8,則偏高。
- P/B 比低於 0 無參考價值,需結合歷史數據與乖離率判斷。
- 投資建議:投資人應參考個股長期 P/B 比變化,判斷當前股價是否具投資價值。
總結與投資建議
- 市場氛圍:台股受內資支撐,短期多頭穩固;美股震盪但復甦預期支撐樂觀情緒;新興市場(印尼)需警惕外資抽單風險。
- 投資策略:
- 台塑四寶:適合低點布局,長期投資價值高於航空業。
- 航空業:基本面不佳,投資風險高。
- 5G 產業:警惕泡沫風險,避免追高。
-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適合長期配置。
- 企業債:低利率刺激發債,投資人應審視企業體質。
- ETF:期貨型 ETF 需謹慎,了解槓桿效率與溢價。
- P/B 比:以歷史平均值判斷股價高低。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