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0 05

2020-05-19(二)Moderna 疫苗點燃華爾街希望,道瓊暴漲 911 點

  • Moderna 疫苗點燃華爾街希望,道瓊暴漲 911 點
  • 看壞台股?外資今年賣超 6,353 億
  • 鮑爾:美經濟 Q3 重返成長
  • 油價漲回 30 美元,兩月首見
  • 光環盡失?外資拋售台積,持股 8 年最低
  • 評估華為風暴,聚焦三面向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表現與疫苗利好消息

  • 道瓊指數單日暴漲 911 點,創 4 月 8 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主要受惠於 Moderna 疫苗研發進展
  • 標普 500 指數同樣錄得顯著上漲,11 個類股全數走揚,無一類股下跌
  • 疫苗初步試驗對 43 名測試者有效,激勵市場對下半年疫情控制的樂觀預期

美國經濟復甦展望

  • 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若無二次感染爆發,美國經濟第三季將重返成長,但復甦呈 Nike 勾型而非 V 型
  • 預計經濟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準需至 2021 年底,復甦速度取決於疫情控制
  • 市場擔憂實體經濟復甦速度跟不上資產價格上升,可能導致泡沫破裂風險

油價回升與能源市場動態

  • 紐約西德州原油價格升至每桶 32.86 美元,兩個月來新高,上週漲幅達 19%
  • 布蘭特原油價格上漲 5.5%,達每桶 34.3 美元,上週漲幅為 4.1%
  • 中國大陸每日石油消耗量達 1300 萬桶,接近去年同期 1340 萬桶,顯示復工進展良好

台股市場與外資動向

  • 外資今年賣超台股金額達 6353 億元,超過去年全年買超總額,台股仍維持萬點以上
  • 八大公股行庫連續 11 天買超,合計買超 283 億元,支撐台股盤面
  • 520 後政府護盤效果減弱,台股走勢取決於外資回流與內資買盤力道

台積電與華為禁令影響

  • 外資 18 日賣超台積電 4.27 萬張,單日賣超金額達 124.39 億元,創 2018 年 4 月以來最高
  • 外資持股台積電比例降至 75.52%,為 2012 年以來新低,顯示市場對其前景信心減弱
  • 台積電因拒絕華為 210 億美元訂單,預計損失 15% 營收,股價面臨緩跌壓力

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建議

  • 股市泡沫破裂風險可透過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等指標觀察,當台股接近 12000 點時需謹慎
  • 建議配置美國 20 年期國債或投資等級債作為避險資產,避免新興市場債與垃圾債
  • 台積電短期賣壓沉重,但長期競爭力仍存,建議等待股價回調至 288 元附近再進場

國際政經情勢與供應鏈轉移

  • 美國政府推動企業撤出中國大陸,設立回流基金降低供應鏈轉移成本
  • 歐洲企業因高污染產業特性,撤離中國大陸難度高於美國企業
  • 台廠如聯發科可透過降低美國技術含量至 25% 以下,繼續供貨華為,尋求變通之道

觀點整理

美股市場

  • 道瓊指數表現:道瓊指數暴漲 911 點,創 4 月 6 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收於 24,597 點,漲幅 3.85%。標普 500 指數上漲 90.21 點(3.15%),收於 2,953 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220.27 點(2.14%),收於 9,23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81.65 點(4.8%),收於 1,782 點。
  • 利多因素
    1. 疫苗進展:美國藥廠 Moderna 疫苗研發進展順利,初步試驗對 43 名受試者有效(雖非完全免疫,但能治療初步症狀),點燃市場對疫情控制的希望,預期下半年可能正式推出疫苗。
    2. 聯準會主席鮑爾言論:鮑爾在 CBS《60 分鐘》專訪中表示,若無二次感染爆發,美國經濟下半年將穩步復甦,呈現「Nike 勾勾型」復甦,雖無法回到疫情前水準,但明年有望完全恢復。聯準會未用盡貨幣政策工具,未來將持續推出財政刺激措施。
  • 市場展望
    • 若 5 月底至 6 月初無二次感染爆發,美股可能持續上漲至 11 月美國總統大選前。若疫情控制得宜,量化寬鬆效果將顯現,推升美股表現。
    • 若 5 月底二次感染爆發,可能形成「W 型」走勢,年底可能出現第二波低點。但長期來看,股市總會上漲,建議長期投資者逢低買進。
    • 需警惕資產泡沫風險:若實體經濟復甦速度跟不上股市上漲幅度,可能導致泡沫破裂(如 2000 年網路泡沫)。建議在股市急漲(如道瓊突破 30,000 點)時,適度調節持股,轉向債券或貴金屬避險。

台股市場

  • 整體表現:台股維持萬點以上水位,儘管外資今年賣超 6,353 億元(超過去年的買超總額)。八大公股行庫連續 11 天買超,昨日買超 18 億元,累計買超 283 億元,顯示政府積極護盤。
  • 護盤效果:政府自上週起採取低買高賣策略,護盤效果約至 10,500 點區間。520 後,市場動能將取決於內資與外資動向:
    • 內資:成交量過小,難以支撐台股長期上漲。
    • 外資:需觀察 5 月底至 6 月初疫情是否再次爆發。若無二次感染,外資可能回流,推升台股;若有二次感染,台股可能進入「W 型」底部格局。
  • 投資建議:長期投資者可逢低買進,但需關注外資動向及疫情發展。

台積電與華為議題

  • 台積電現況
    • 外資持續賣超台積電,18 日賣超 42,700 張(2018 年 4 月以來單日最高),今年累計賣超 701,500 張,金額約 124.39 億元。外資持股比例降至 75.52%,為 2012 年來新低。
    • 台積電占台股權重 23.11%,其股價波動直接影響大盤走勢。外資賣壓過重,內資難以承接,可能導致股價緩跌,支撐點約 288 元。
    • 因美中貿易戰,台積電拒絕華為 210 億美元訂單,選擇站隊美國,短期內喪失約 15% 營收,股價前景不明。
  • 華為影響
    • 美國擴大對華為封殺,台積電成為貿易戰犧牲品。華為可能轉向其他晶圓代工廠(如聯發科、瑞昱)或自行製造晶片,條件是晶片中美國技術含量低於 25%。
    • 華為轉單效應對台積電傷害較大,但台積電作為晶圓代工龍頭,仍具長期競爭力。股價回調後可能迎來二次投資買點。
  • 觀察指標
    1. 外資賣超張數與金額。
    2. 外資持股水位(75% 以下動能趨弱)。
    3. 內資承接能力。

油價動態

  • 價格回升:紐約西德州原油價格漲至每桶 32.86 美元(上週漲 19%),布蘭特原油漲至 34.3 美元(上週漲 4.1%),均為兩個月來新高。
  • 原因
    • 中國復工帶動石油需求,每天消耗 1,300 萬桶,接近去年同期 1,340 萬桶,顯示復工進展良好。
    • 負油價時期(5-6 月)的大量收購導致油價難快速上漲,預期穩步回升。
  • 展望:若歐美復工順利,6 月可能接近中國復工水準。每桶油價每上升 1 美元,難度略增。

其他財經議題

  • 美國政策
    • 美國政府推動企業撤出中國,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授權海外投資部門協助製造商回流,並計畫設立回流基金,降低企業撤離成本。
    • 美國企業回流成本較高,但本土石化業基礎有利於回流,與歐洲高污染產業面臨的困難不同。
  • 全球動態
    • 世界衛生組織同意對疫情處理進行獨立審查,中國承諾提供 20 億元抗疫資金,市場氣氛樂觀。
  • 債券投資建議
    • 為避險,建議投資美國 20 年期國債或投資等級債,價格波動性較高,具備時間價值。
    • 避免新興市場債或垃圾債,因其風險高,隨股市下跌而貶值。
    • 台股投資者可考慮債券型 ETF,受金管會監管,安全性較高。

泡沫破裂風險

  • 徵兆指標
    • 本益比、股價淨值比可作為觀察依據。
    • 台股若接近 12,000 點,需關注泡沫風險。
  • 應對策略
    • 股市急漲時,適度減持股票,轉向債券或貴金屬避險。
    • 長期投資者可保留低成本持股以領取股息,但應配置債券以抵消潛在股市損失。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