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0 05

2020-05-15(五)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動態

  • 道瓊指數上漲 377.37 點,漲幅 1.65%,收於 23625 點,終結連續三天收黑
  • 美國上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達 298.1 萬人,高於華爾街預估的 270 萬人,導致早盤重挫
  • 金融股如富國銀行、摩根大通等帶動尾盤反彈,顯示市場對銀行股信心回升

川普支持強勢美元政策

  • 川普意外表態支持強勢美元,美元指數升至 100 左右,改變過去偏好弱勢美元的立場
  • 強勢美元可能吸引資金流入美國股市,但不利美國出口,預計對全球經濟造成壓力
  • 歷史數據顯示美元升值 20%以上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如亞洲金融風暴及 2014-2015 年歐債危機

金價反應與投資策略

  • 金價在川普支持強勢美元消息下仍上漲,6 月期貨價格漲 1.4%,現貨價格漲 0.8%,收於 1729 美元
  • 市場對金價長期看漲,認為美元貶值為長期趨勢,川普政策可能為短期干預
  • 建議投資者保留現金部位,持續定期定額投資,應對潛在的市場第二波下跌

台積電赴美設廠計畫

  • 台積電計劃投資 120 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 5 奈米晶圓廠,佔其年度資本支出 150-160 億美元的大部分
  • 設廠可能影響台積電 3 奈米製程研發及 5 奈米良率提升,增加企業營運壓力
  • 計畫尚未獲台積電官方證實,市場需關注政治角力對其長期影響

台灣金管會人事變動

  • 顧立雄任金管會主委兩年八個月,為歷史第二長,任內推動證券交易上市及國安基金護盤
  • 黃天牧預計接任金管會主委,其七年保險局長經歷有利於推動保險業財務健全及 IFRS 17 規範
  • 保險業持有大量美元保單,匯率風險需持續關注,未來可能影響財務穩定

台股與全球股市表現

  • 台股下跌 157.39 點,跌幅 1.44%,收於 10780.88 點,成交量 1858.88 億,相對抗跌
  • 外資持續賣超台股,單日賣超 270 億,顯示偏空操作,投資者需保留現金應對潛在波動
  • 全球股市中,歐洲股市在季線上下震盪,亞洲市場中深圳指數較強,香港恆生指數跌破所有均線

油價與台塑投資展望

  • 布蘭特原油期貨上漲 3%,收於 30.06 美元,西德州原油上漲 2.6%,收於 25.94 美元
  • 台塑股價從低點 66 元反彈至 85 元,漲幅約 25%,仍具投資潛力
  • 油價長期預計回歸 40-50 美元,建議投資者以定期定額方式布局台塑等相關個股

觀點整理

美股市場

  1. 道瓊指數表現

    • 2020 年 5 月 14 日,道瓊指數終結連續三天收黑,先蹲後跳,上漲 377.37 點(漲幅 1.65%),收於 23,625 點。
    • 早盤因美國當週初領失業救濟人數達 298.1 萬人(高於華爾街預估的 270 萬人)而重挫,但尾盤受旅遊業回春與金融股發力帶動反彈。
    • 金融股(富國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雖反彈,但仍未回到疫情前水準,顯示全球金融股普遍遭外資拋售,美國金融股處於「半山腰」。
  2. 美股未來走勢

    • 主持人認為美股可能在震盪區間內形成「W 底」,預測第三季(6、7 月)可能再次下跌,9、10 月再拉升,11 月前因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可能拉抬股市。
    • 強調投資人應保留現金,等待潛在的第二次下跌機會進行佈局,認為「少賺不會死,賠錢才會死,套住更想死」。
  3. 美元政策與影響

    • 川普意外改口支持強勢美元,與其長期主張的弱勢美元政策相反,可能為短期提振股市聲望,吸引資金流入美國股市,但犧牲出口業。
    • 美元升值(指數回到 100 左右)可能導致其他國家貨幣貶值,引發金融危機風險,如亞洲金融風暴或歐債危機(美元升值 20%以上時易引發危機)。
    • 美元升值使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如美股)快速上漲,但全球經濟形勢可能惡化,美國出口則因貨幣過貴而受損。
    • 主持人質疑川普是否「只是說說」,但市場對美元長期貶值的預期未變。
  4. 黃金市場

    • 黃金價格因美元貶值預期而上漲,但川普支持強勢美元後,金價仍上漲(6 月期貨上漲 1.4%,現貨上漲 0.8%,收於 1,729 美元),顯示市場對金價長期看漲,且認為美元貶值是遲早的事。
    • 投資人買黃金是為了對抗美元貶值,主持人建議中長期仍可佈局黃金。
  5. 油價走勢

    • 布蘭特原油期貨上漲 3%,收於每桶 30.06 美元;西德州原油上漲 2.6%,收於每桶 25.94 美元,終止連續三天收跌。
    • 油價短期呈震盪攀升,長期以均值回歸為觀察基準,復工帶動需求回升,短期難再出現大幅利空。
    • 台塑受油價影響有限,從低點 66 元反彈至 83 元(漲幅約 25%),主持人認為合理且仍有上漲空間,建議長期投資者可持續定期定額佈局。

台股市場

  1. 台股表現

    • 台股 5 月 14 日開低走低,收跌 157.39 點(跌幅 1.44%),收於 10,780.88 點,成交量 1,858.88 億元。
    • 相較美股兩次下跌,台股抗跌表現較佳,站在季線之上,月線上下徘徊。若投資人於第一季定期定額入場,應已獲利;若未獲利,可能是買入時機不佳或選股不當(如觀光類股)。
  2. 外資動向

    • 外資持續賣超台股,當日賣超 270 億元,偏空操作明顯,雖偶有系統單買入,但影響有限。
    • 金融股是外資拋售重點,全球金融股均受衝擊,與景氣泡沫化及高槓桿風險有關,主持人計劃後續專題分析。
  3. 台積電赴美設廠

    • 路透社與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積電擬以 120 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 5 奈米晶圓廠,但消息未經台積電證實,主持人保持客觀態度。
    • 台積電年資本支出約 150 億至 160 億美元,赴美設廠將佔據大額資金,可能影響 3 奈米製程研發或 5 奈米良率提升。
    • 主持人認為台積電在台灣具人才、成本及政府支持優勢,赴美設廠可能受政治壓力,非心甘情願,後續需觀察消息真偽及影響。

其他市場

  1. 全球股市

    • 歐洲股市在季線上下遊走,表現略遜於台股。
    • 亞洲股市中,日韓股市在月線之上,中國深圳指數較強勁,但上海指數受年線壓力,香港恒生指數最弱,已跌破所有均線。
    • 台股在全球股市衝擊中受傷最少,表現相對穩健。
  2. 疫情影響

    • 全球新冠確診達 440 萬例,死亡超過 30 萬;美國確診 140 萬,死亡至少 8.5 萬。
    •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疫情可能持續 4 至 5 年,短期難消退,股市反彈為「先行反彈」,需關注後續震盪風險。

台灣金融政策

  1. 金管會人事變動

    • 顧立雄預計於 520 後卸任金管會主委,任期兩年八個月,為歷史第二長。其政績包括推動上市交易順利、國安基金護盤及禁空令有效執行,台股未持續下跌。
    • 主持人對顧立雄表現大致肯定,但對元大原油正 2 事件不滿。
    • 黃天牧(常務副主委)預計接任,其在銀行與保險業務(特別是保險局長七年)經驗豐富,未來將聚焦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及保險業財務健全。
    • 保險業因重壓美元保單,匯率風險高,需專業人才穩定財務,後續需關注潛在流動性或債務危機。
  2. 其他財經閣員

    • 財政部長蘇建榮、經濟部長沈榮津、主計部長朱澤民預計續任,金管會主委為財經閣員中唯一調整職位。

投資建議

  1. 整體策略

    • 建議保留部分現金,等待第三季可能出現的「第二隻腳」下跌機會,進行二次佈局。
    • 長期投資者可持續定期定額,特別是油價相關(如台塑)及黃金類資產。
    • 強調投資心態:「少賺一點沒關係」,避免高點套牢或賠錢。
  2. 市場心理與預期

    • 市場對美元長期貶值及金價上漲仍有信心,川普的強勢美元政策被視為短期策略,11 月大選後美元可能回貶。
    • 台股抗跌性佳,投資人應根據自身選股及入場時機檢視績效,必要時調整策略。

其他觀點

  1. 節目定位

    • 節目以觀眾導向為核心,根據網友提問選題,而非僅聚焦重大新聞,鼓勵觀眾參與直播互動或私訊提問。
    • 主持人幽默回應觀眾對其髮型的關注,強調投資市場預期落差,呼應「事與願違」的投資心理。
  2. 全球經濟風險

    • 美元升值可能引發其他國家貨幣貶值,對出口業不利,長期競爭力仍需企業轉型。
    • 全球股市普遍疲弱,美國股市雖受資金流入支撐,但經濟形勢不佳,需警惕系統性風險。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