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5
2020-05-26(二)內資拉抬,台股逆轉勝守住月線
- 內資拉抬,台股逆轉勝守住月線
- 企業疫起當鐵公雞…全球股息恐縮水 35%
- 台股高殖利率股,更香了
- 4 月餐飲、零售營業額劇減,金融海嘯來最慘
- 政院大手筆,砸逾 400 億衝內需!3 千元振興券,人人皆可領,付 1,000 換 3,000
- 日本全面解封,再推百兆振興
- 人民幣官價重挫,海嘯來新低
摘要整理
台灣股市概況
- 台股以高殖利率聞名,吸引外資視為具風險的定存系統,平均現金股利殖利率達 4%
- 2020 年 5 月 25 日台股收盤 10871 點,小漲 60.03 點,守住月線
- 成交量僅 1487 億元,呈現高檔量縮,可能暗示反轉風險
外資與散戶動態
- 散戶買盤力道強勁,持續承接外資賣壓,三大法人賣超 29.41 億元
- 外資偏好台股因穩定現金流,2019 年台股現金股利發放達 1.43 兆元,創歷史新高
- 投信操作受散戶存股風氣影響,偏向長期持股與高殖利率標的
全球股利趨勢
- 全球股利發放預估減少 5000 億美元,跌幅為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
- 美國 43% 公司不發股利,如亞馬遜、臉書、Google,台股則有九成公司配發現金股利
- 台股現金股利發放率高,2020 年預估配發 1.36 兆元,縮水幅度小於全球平均
台灣經濟與利率環境
- 台灣利率水準相對高,聯準會大幅降息,台灣僅降息一碼,台幣資產具吸引力
- 四月餐飲零售業營業額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屬落後指標,市場已提前反映
- 政府推出 400 億元振興券,採 1000 元換 3000 元模式,預期產生貨幣乘數效應
日本解封與振興方案
- 日本全面解封,推出百兆日元振興方案,可能採消費券或現金形式
- 日本屬低利率環境,與台灣高利率環境不同,振興效果待觀察
- 台灣與日本振興措施均旨在刺激消費,效果取決於經濟結構與利率環境
香港國安法與金融風險
- 人民幣因美中貿易衝擊快速拋售,香港保單可能受國安法影響,贖回風險上升
- 香港保單年化利率約 6%,高於台灣儲蓄型保單不到 3%,吸引台灣投資者
- 國安法可能導致資金流動限制,香港保單贖回需低於 750 萬港元可當年拿回
歐洲股市表現
- 歐洲股市普遍上漲,法蘭克福指數漲 317.41 點(2.87%),收 11391.28 點
- 巴黎指數漲 95.35 點(2.15%),收 4539.91 點,倫敦因假日休市
- 歐洲復工進展較美國順利,帶動股市上漲,與台股連動性較低
台股未來展望與風險
- 台積電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市值占台股 20%,若股價下調可能拖累大盤
- 台股自 8500 點反彈,內資買盤強勁,支撐多方趨勢,但半年線與年線壓力仍存
- 下半年台股看好,惟美中貿易戰加劇可能衝擊台積電及整體台股表現
投資策略與籌碼分析
- 籌碼分析以投信動向為主,外資操作受國際局勢影響,參考價值低
- 存股風氣改變台股生態,散戶偏好高殖利率股,如金融、食品、電信類股
- 投資應優先關注全球經濟趨勢、台灣政策,後考慮個股與籌碼面,長期趨勢較短線套利可靠
觀點整理
台股市場分析
-
台股特色與表現:
- 台股相較全球股市具高殖利率優勢,平均現金殖利率約 4%,吸引外資將其視為「具風險的定存系統」,提供穩定現金流。
- 昨日(5 月 25 日)台股逆勢守住月線,收盤 10 871 點,小漲 60.03 點,成交量 1 487 億,呈高檔量縮,顯示反轉風險,需持續觀察。
- 內資(散戶)買盤力道強勁,外資賣超 29.41 億,但散戶持續接盤,改變台股生態,呈現「只買跌不買漲」趨勢。
-
台股趨勢與風險:
- 短期內台股為多方趨勢,但隨時可能修正,關鍵在於能否守住月線與季線,預計在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間震盪。
- 中長期看好台股,因資金充沛、台幣匯率強勢及高利率環境,若美元貶值,台幣升值將吸引更多外資。
- 美中貿易戰為中期風險,特別是台積電(占台股市值 20%),若衝突加劇,台積電股價可能下調,拖累台股表現。
-
股息與存股趨勢:
- 台股現金股息發放率高(約九成股票配發股息),2019 年發放 1.43 兆台幣,2020 年預估 1.36 兆,雖縮水但幅度低於全球。
- 存股熱潮興起,散戶偏好高殖利率股票(如金融、食品、電信類股),改變投資思維,投信也推出存股型 ETF(如 0050、0056)。
- 外資青睞台股因其穩定現金流,殖利率高於 3% 的股票(如總泰、海月、達利等)為下半年潛在標的。
-
籌碼面分析:
- 籌碼分析以投信動向為主,外資因長期投資或系統性賣單(如美股下跌)不適合短線參考。
- 投信因季度結帳壓力,操作週期較短(3-6 個月),但受國際情勢影響,追隨投信未必穩賺。
- 建議投資者優先關注全球經濟趨勢、台灣政策(如禁空令)及個股基本面,籌碼面僅為輔助。
全球市場觀點
-
全球股息縮水:
- 根據亨德森報告,全球股息預計縮水 35%,約 5 000 億美元,為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
- 歐美股市(如美股 43% 公司不發股息,如亞馬遜、臉書、Google)與台股不同,投資者更注重價差而非股息。
- 台股高股息特性使其在全球市場中具競爭力,尤其在低利率環境下。
-
歐洲股市:
- 昨日歐股上漲,法蘭克福指數漲 317.41 點(2.87%),收 11 391.28 點;巴黎指數漲 95.35 點(2.15%),收 4 539.91 點;倫敦因國定假日休市。
- 歐洲復工進展較美國順利,防疫放寬帶動股市上漲,但與台股連動性不高,僅供參考。
-
美中貿易戰影響:
- 美中貿易戰加劇可能影響台積電,進而拖累台股。若美股因打擊中方而持續上漲,台股可能因台積電下跌而表現不佳。
-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在選前(11 月前)拉抬美股,但若以對中方施壓為手段,台積電將首當其衝。
經濟環境與政策
-
台灣經濟:
- 台灣利率環境相對高(聯準會多次降息,台灣僅降 1 碼),以台幣計價資產具吸引力。
- 四月餐飲零售業營業額大減,為金融危機以來最差,但屬落後指標,股市已提前修正,無需過度恐慌。
- 政府推出振興券(負 1 000 換 3 000),預計投入 400 億,具貨幣乘數效果,具體影響待觀察。
-
日本經濟:
- 日本全面解封,推出 100 兆日元振興方案,可能採消費券或現金發放。
- 日本低利率環境與台灣高利率環境不同,振興效果可能有所差異。
香港議題與人民幣
-
香港國安法風險:
- 人民幣因美中貿易戰衝擊快速貶值,中國外匯管制嚴格(年度匯出限額 40 萬,電匯手續費高),資金流出困難。
- 香港保單(儲蓄型殖利率約 6%)具吸引力,但國安法通過後,可能因「境外勢力干預」條款影響贖回,增加風險。
- 香港保單在亞洲金融圈具競爭力,但台灣法規未明確規範,投資需謹慎。
-
投資與投機:
- 主持人幽默回應網友提問,稱投資與投機差別如「北京話與廣東話」,強調長期投資與短線投機的本質不同。
投資建議
- 優先關注:
- 全球經濟趨勢(如景氣高低點、需求狀況)。
- 台灣政策(如禁空令)。
- 個股基本面與籌碼面(以投信為主)。
- 台股策略:
- 存股為主流,選擇高殖利率股票。
- 關注台積電及權值股動向,警惕美中貿易戰風險。
- 短期觀察量縮與月線支撐,中長期看好台股表現。
- 風險提醒:
- 高檔量縮可能預示反轉,需密切觀察。
- 國際情勢(如美中貿易戰)可能影響台股,需做好心理準備。
Last upda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