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財經皓角2025

2025-09-22(一)第 260 集、聯準會降息後,行情怎麼走?

觀點整理

市場表現與降息預期

  • 股市表現

    • 標普指數與納斯達克指數頻創歷史新高,顯示市場對降息的樂觀情緒。
    • 羅素 2000 指數(代表中小型股)在過去兩年高利率壓力後,也創下歷史新高,顯示中小型企業因降息預期而逐漸擺脫貸款利率的壓制。
    • 降息預期帶動市場流動性增加,特別有利於中小型股的表現。
  • 降息預期的程度

    • 根據 2024 年 9 月的聯準會利率點陣圖,市場共識預期 2025 年降息幅度約為 1 碼(25 基點),2026 年同樣僅有 1 碼的降息空間。
    • 相較於 6 月點陣圖,9 月的預測略有下調,但整體仍顯示謹慎態度。
    • 聯準會新任成員米蘭(Milan)提出較激進的降息建議(2 至 3 碼),認為金融市場體質脆弱,且關稅不會顯著推高通膨,但其意見與市場共識相左,顯示聯準會內部存在分歧。

聯準會的獨立性

  • 聯準會獨立性分析

    • 聯準會維持高度學術獨立性,不受政治壓力(特別是川普)實質影響。
    • 即使川普曾挑戰聯準會獨立性(如試圖解雇麗莎庫克),聯準會成員的長期任期(如鮑爾還有 3 年理事任期、傑佛森 11 年、鮑曼 9 年、沃勒 5 年、麗莎庫克 13 年)確保其決策穩定性。
    • 2024 年 3 月至 9 月的利率點陣圖顯示,聯準會內部共識逐漸收斂,僅米蘭一人持明顯不同意見,凸顯聯準會的決策一致性。
  • 獨立性與挑戰

    • 聯準會面臨的挑戰在於平衡獨立性與經濟壓力,特別是就業與通膨的平衡。
    • 川普的財政刺激(如減稅)與關稅政策可能影響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步調,增加決策複雜性。

經濟數據與政策影響

  • 經濟數據分析

    • GDP:2026 年 GDP 預測緩步上調,顯示經濟成長趨勢穩健。
    • 通膨(PCE):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呈現高檔鈍化,通膨壓力趨緩。
    • 失業率:預計從 4.3% 緩步上升至 4.5%,反映勞動市場軟化但未陷入衰退。
    • 非農就業數據:過去幾個月非農數據大幅下修,顯示勞動市場並未如先前預期強勁,但非農收縮主要來自企業招聘減少,而非大規模裁員,符合「軟著陸」或「金髮女孩經濟」情境。
  • 貨幣政策滯後性

    • 聯準會政策效果具有滯後性,類比為駕駛跑車時油門與剎車延遲 3 小時生效。
    • 高利率的副作用正在顯現,降息效果需數月傳導至實體經濟。
    • 川普的關稅與減稅政策可能進一步干擾聯準會的政策傳導,增加不確定性。

通貨膨脹與工資壓力

  • 通膨預期

    • 關稅的通膨效應具滯後性,可能需數月才反映在物價上,短期內通膨尚未失控。
    • 工資僵固性可能推高通膨,特別是因非法移民驅逐及 H1B 工作簽證收緊,導致美國本土薪資顯著上升。
    • 若工資通膨高於實質通膨(如薪資增幅超過 3%,而通膨維持 2% 至 3%),民眾購買力仍可放大,通膨壓力相對可接受。
  • 年底消費觀察

    • 2025 年底聖誕節消費將是觀察物價轉嫁效果的關鍵時點,影響聯準會降息幅度(1 碼或更多)的決策。

違約風險與系統性風險

  • 違約率上升

    • 次級車貸商(如 Tricolor)破產,顯示違約風險在多部門發酵。
    • 房地產市場量縮,房價從高點回落,但尚未出現大規模違約。
    • 學生貸款違約率因川普收緊政策而創歷史新高。
    • 信用卡貸款違約率達 2007 年及 2011 年以來高點,車貸違約率創 2008 年來新高。
    • 商業不動產抵押證券(CMBS)違約率達 12%,為歷史新高。
  • 系統性風險

    • 房貸與抵押貸款目前支撐總體債務穩定,但逾期 90 天以上的部門顯示潛在風險。
    • 系統性風險(如大規模違約)可能加速聯準會降息步伐。

市場展望與投資建議

  • 股市展望

    • 歷史經驗顯示,降息後股市表現取決於經濟是否成長:
      • 若經濟持續成長,降息將提升流動性,推升股市(如過去 8 次經驗)。
      • 若經濟陷入衰退(如 2000 年、2008 年),股市可能直線下跌。
    • 未來 2 至 3 年,股市大概率維持上漲格局,但短期可能面臨庫存回調。
    • 若出現較大回調,可能是 3 至 4 年庫存循環的進場機會。
  • 債市展望

    • 降息後,債券市場長期趨勢向上,但漲幅不如股市顯著。
    • 投資者應在降息循環結束(即準備升息時)考慮退出債券市場,或維持股債平衡配置。
  • 投資建議

    • 保持股票與債券的平衡配置,持續持有以應對不確定性。
    • 密切關注年底消費數據與違約率變化,作為調整投資策略的依據。

聯準會數據挑戰

  • 數據可信度
    • 非農就業數據大幅調整,顯示統計可能失真。
    •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局長被解職,獨立性受挑戰,聯準會需依賴多源數據交叉驗證。
    • 聯準會採取「走一步看一步」策略,謹慎應對數據不確定性。

結論

聯準會降息後,市場呈現樂觀氛圍,中小型股與整體股市均受惠於流動性增加。聯準會維持高度獨立性,降息幅度謹慎(預期 1 碼),但面臨川普政策與數據滯後性的挑戰。通膨與工資壓力需密切關注,違約率上升顯示潛在系統性風險。投資者應保持股債平衡,關注年底消費與違約數據,把握中長期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