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 08
2025-08-29(五)美國經濟不畏關稅?卓揆喊話,央行該開水龍頭了嗎?
摘要整理
美國經濟與股市表現
- 美國股市持續創新高,標普 500 指數突破 6,500 點,顯示市場對經濟前景樂觀
- 二季度 GDP 年增率上修至 3.3%,高於先前預估的 3.0%,主要來自企業投資與內需支撐
- 輝達財報雖略低於預期,但市場看好其 Blackwell AI 晶片前景,平均目標價上調至 202 美元,較週三收盤價高約 12%
AI 與科技股驅動
- AI 相關投資成為美國經濟成長核心,企業在運輸設備與智慧財產投資創四年來最大增幅
- 美國獨角獸企業以科技為主,如 SpaceX 估值 3,500 億美元、OpenAI 3,000 億美元,帶動經濟創新
- 美國政府對 Intel 投資 50 至 60 億美元,持股 10%,旨在鞏固晶片代工控制權,促進 AI 產業發展
美國內需與消費市場
- 美國內需市場穩固,私人國內最終銷售成長率從 1.2% 上修至 1.9%,顯示消費動能增強
- 企業利潤成長,稅後非金融企業利潤率維持在 15.7%,高於疫情前長期均值
- AI 數據中心對經濟的拉抬效果已超越傳統零售銷售,成為新成長動力
美國就業與移民政策
- 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 22.9 萬人,低於前週的 23.4 萬人,顯示就業市場穩健
- 川普移民政策導致非法移民司機減少,美國本土卡車司機年薪達 54,320 美元,遠高於外籍司機的 2,580 至 5,076 美元
- 移民遣返行動規模擴大,2025 年墨西哥遣返 6.9 萬人,瓜地馬拉 1.7 萬人,ICE 面臨航空運輸挑戰
美國霸權與全球影響
- 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中占比超 50%,黃金上行壓縮其他貨幣空間,顯示美元霸權穩固
- 美國財富總額達 900 兆美元,房地產與債券為主要資產,黃金與比特幣分別僅占 16 兆與 2 兆美元
- 川普以打擊毒梟為名派軍艦至南美,懸賞 5,000 萬美元追捕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強化地緣影響力
聯準會與貨幣政策
- 聯準會主席鮑爾獲全球央行總裁評比 A+,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升至 A-,顯示貨幣政策穩定
- 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增強,短天期國債收益率下行,長天期收益率跳高,反映降息副作用擔憂
- 主權債信用違約掉期(CDS)維持低檔,顯示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受干預的恐慌有限
台灣經濟與景氣概況
- 7 月景氣對策信號燈維持 29 分,M1B、股價指數與營業氣候測驗點均為藍燈,顯示經濟趨緩
- 內需收縮明顯,批發零售與餐飲業受汽車產業拖累,7 月營業額年增率未見起色
- 電力景氣指數持續擴張,製造業用電需求強勁,支撐台灣經濟避免進入緊縮
台灣房市與貨幣政策
- 房市待售量創五年新高,重劃區約 1.8 萬戶滯銷,占總在售戶數 1/3
- 央行緊縮政策導致房貸餘額僅增 2,400 億,首購族貸款難度增加,市場買氣低迷
- 行政院長卓榮泰喊話放寬金融管制,預期若鬆綁 72-2 房貸限制,將刺激房市復甦
台股與投資策略
- 台股上漲 280 點,重回 24,500 點,顯示市場對輝達財報利空的影響有限
- 景氣信號燈顯示藍燈,建議投資人以季度為單位觀察,避免短期情緒干擾
- 投資邏輯需結合風險承受度與週期定義,短期 KD 指標不適用於長期行情判斷
觀點整理
美國經濟與股市
-
股市表現與 AI 驅動
- 美國股市持續創高,標普 500 指數突破 6,500 點,輝達財報雖財測偏冷,但市場對其前景仍樂觀,10 家投行上調 12 個月目標價,平均預估達 202 美元,較現價有 12% 上漲空間。
- AI 相關企業(如輝達、Google)帶動科技權值股突破去年高點,Blackwell AI 晶片預期放量是市場信心來源。
- 美國經濟成長由內需消費及企業投資驅動,AI 數據中心建設對經濟拉抬效果已超越傳統零售銷售,成為新成長動能。
-
GDP 上修與經濟數據
- 美國 2025 年第二季 GDP 年增率上修至 3.3%,高於先前預估的 3%,主要來自企業投資增加(運輸設備、智慧財產產品創 4 年最大增幅)及出口增長(較進口增長 5 個百分點)。
- 企業利潤成長強勁,第二季國民總所得(GDI)增長 4.8%,非金融企業稅後利潤率達 15.7%,高於疫情前均值。
- 美國經濟庫存循環波動較亞洲供應鏈小,消費需求穩定托底,AI 投資支撐長期擴張。
-
就業市場與移民政策
- 美國就業市場表現穩健,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 22.9 萬人,低於前週的 23.4 萬人,顯示勞動市場韌性。
- 川普的移民政策(遣返非法移民)導致卡車司機短缺,推高美國本土司機薪資(年薪 54,320 美元,遠高於外籍司機 2,580 至 5,076 美元),提升就業市場供給週期輪動。
- 移民遣返行動規模龐大,2025 年已遣返 6.9 萬人至墨西哥,1.7 萬人至瓜地馬拉,惟遣返航班耗時且具安全爭議,增加執法成本。
-
美國霸權與政策影響
- 美國經濟支柱為高科技、美軍、美元及文化霸權,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占比超 50%,未見去美元化顯著影響。
- 川普政府透過國家資本主義策略(如入股 Intel 10%,金額約 50 至 60 億美元)鞏固晶片代工控制權,推動 AI 與高科技發展。
- 地緣政治上,川普以打擊毒梟為名派軍艦至南美,懸賞 5,000 萬美元緝捕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顯示軍事與經濟霸權結合。
-
聯準會與貨幣政策
- 聯準會主席鮑爾獲 2025 年全球央行總裁評比 A+,顯示其貨幣政策操作獲肯定,儘管川普施壓影響獨立性爭議。
- 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幅度加大,短天期國債收益率下行,但長天期國債收益率(美、英、日、法等)衝高,反映降息副作用擔憂。
台灣經濟與市場
-
景氣概況與內需收縮
- 台灣 7 月景氣對策信號燈為 29 分,維持藍燈,顯示經濟趨緩,內需收縮明顯,零售與餐飲業受汽車產業拖累。
- 領先指標跌至 98.96,受外銷訂單、氣候測驗點、開工樓地板面積及服務業/工業員工進入率拖累,股價指數亦顯著回跌。
- 央行緊縮政策(M1B 藍燈)導致房市與車市需求低迷,零售業僅反映通膨,半導體以外的傳產表現疲弱。
-
房地產與金融政策
- 台灣房市待售量創 5 年新高,591 統計顯示前十大重劃區約 1.8 萬戶待售,占總在售戶數 1/3,新北、桃園壓力較大。
- 建商成交價鬆動有限,傾向贈送家電或裝潢以促銷,買賣雙方持續博弈。
- 行政院長卓榮泰呼籲放寬金融管制(如 72-2 房貸限制),因 7 月房貸餘額僅增 2,400 億,首購族貸款困難,若政策鬆綁可望刺激房市。
- 台灣金融存款餘額達 62.5 兆,年增 5.7%,顯示市場資金充裕,房市與股市低迷更多受政策收縮影響。
-
通膨與農業影響
- 颱風與水災推高菜價與豬價,豬隻數量從 54 萬頭降至 39 萬頭,中元節與開學需求加劇供應短缺,營養午餐供應商棄標改用雞肉。
- 通膨壓力可能促使央行考慮貨幣政策鬆動,以緩解內需疲弱。
全球與中美經濟比較
-
中美經濟結構差異
- 美國經濟由 AI、高科技與企業投資驅動,獨角獸企業(如 SpaceX 估值 3,500 億美元、OpenAI 3,000 億美元)引領創新。
- 中國經濟聚焦電商與消費,獨角獸企業(如字節跳動 2,200 億美元、螞蟻金服 1,500 億美元)以直播帶貨與金融科技為主,偏向「升斗小民」生意。
- 美國經濟強調長期想像空間,中國則注重短期收益與內需消費,兩者發展路徑分歧。
-
貿易戰與經濟爭霸
- 推薦書籍《商業爭霸》分析美國如何利用全球經濟指揮權封鎖中國,強調美中衝突已從傳統地緣政治轉向科技戰(晶片、AI、量子運算)。
- 美中競爭非「修昔底德陷阱」式全面戰爭,而是虛擬戰場的經濟與技術較量,美國以撲克牌式靈活策略應對,中國則採圍棋式長期圍堵。
投資建議與心態
-
投資邏輯與週期思維
- 投資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度與週期定義邏輯,短期情緒(如日 KD)不宜判斷長期趨勢,建議以季度或年度為單位觀察。
- 景氣信號燈顯示「藍燈買股票,紅燈數鈔票,綠燈睡大覺」,目前台灣處於藍燈,適合長期投資者布局,但需謹慎短期波動。
- 市場情緒推高權值股影響減弱,散戶與主力動向分化,4 月主力出場後正尋求扳回一城。
-
閱讀與心態
- 鼓勵投資者閱讀《商業爭霸》等書籍,將閱讀視為心態放鬆與知識累積的過程,而非追求短期績效。
- 投資與閱讀均需避免得失心,享受過程才能長期受益。
市場數據總結
-
美股表現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70 點(0.16%),收 45,636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20 點(0.32%),收 6,501 點。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15 點(0.53%),收 21,705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28 點(0.49%),收 5,853 點。
-
台股動態
- 台股上漲 280 點,重回 24,500 點,顯示市場情緒回穩,但內需疲弱與央行緊縮政策仍為隱憂。
閱讀推薦書籍:《商業爭霸》
-
書籍主題:
- 探討在川普時代,美國如何利用其全球經濟指揮權對中國進行貿易戰與經濟封鎖。
- 分析美中之間的經濟衝突,超越傳統地緣政治競爭,聚焦於新時代的貿易與科技戰爭。
-
作者背景:
- 班瓦格勒(Ben Wagner):現任美國財政部投資安全辦公室政策分析師,專注於經濟安全與政策分析。
- 史蒂芬·布魯克斯(Stephen Brooks):達特茅斯學院政治學教授,研究國際關係與全球經濟。
-
核心觀點:
- 美中衝突的本質:與過去的「修昔底德陷阱」(新興強權與既有強權的競爭導致戰爭)不同,當前美中競爭聚焦於科技領域,如晶片技術、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等「虛擬戰場」,而非傳統的領土爭奪。
- 新時代經濟戰:強調當前戰爭形態已轉向經濟與貿易格局,無需完全摧毀對方,而是通過技術與經濟手段進行戰略競爭。
- 策略差異:
- 中國:類似圍棋,注重長期圍堵與布局。
- 美國:川普風格如撲克牌,靈活應對,短期博弈但持續進攻。
- 俄羅斯:類似西洋棋,講究策略與直接對抗。
-
閱讀價值:
- 提供對美中經濟競爭的深入視角,幫助讀者理解全球經濟指揮權的運作及其對貿易戰的影響。
- 適合對國際經濟、地緣政治及科技競爭感興趣的投資者與讀者。
-
建議與啟發:
- 鼓勵讀者以輕鬆心態閱讀,將其視為知識累積與思維拓展的過程,而非追求短期收益。
- 書中觀點可幫助投資者理解全球市場情緒與權值股的影響,並為投資決策提供宏觀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