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
2025-08-27(三)川普庫克大戰,聯準會能保持獨立性嗎?
摘要整理
聯準會獨立性挑戰與市場影響
- 川普解職聯準會理事庫克引發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30 年期國債殖利率上升 2 個基點至 4.9%,反映通膨預期增強
- 庫克涉及住房詐欺爭議,雖非重大犯罪,但川普以此為由要求其立即離職,市場預期若聯準會理事會改組,短期降息可能加速
- 聯準會理事結構趨向川普提名,2026 年後主席包爾卸任,理事會偏向寬鬆派,長期通膨不確定性風險上升
美國經濟數據與統計機構爭議
- 川普解職美國勞工統計局局長,市場擔憂 8 月及 9 月非農就業數據真實性,新任局長 EJ Anthoni 相信數據被操弄,增加市場不信任
- 美國勞工統計局人力從高峰 2,450 人減至 1,900 人,預計再裁 150 人,資源不足可能影響數據準確性
- 國稅局裁員 25%,局長更換頻繁,過去幾個月換 4 位局長,影響稅務處理效率及對等關稅政策執行
美國國債與歐洲市場動態
- 長天期國債殖利率走高,30 年期達 4.9%,2 年期則因降息預期下滑,顯示市場對短期與長期利率預期分歧
- 歐洲債市因法國總理信任投票受壓,法國股市下跌 1.5%,法德國債殖利差擴大至 78 個基點,為 4 月來新高
- 川普重提貿易關稅威脅,針對數位服務稅國家實施出口管制,可能引發歐美債市新一波流動性衝擊
房地產市場壓力與降息理由
- 標普席勒房價指數顯示 6 月美國 20 大城市房價月減 0.25%,連續 4 個月下跌,年增幅降至 2.15%
- 新屋銷售下跌 0.6%,整體銷售額年減 8%,建商庫存出清需求低迷,高利率為主要壓力來源
- 川普推動降息以緩解中小企業及房地產壓力,房地產市場自 2022 年以來價格幾乎未漲,與股市牛市形成對比
日本通膨與美國借鏡
- 日本通膨率達 3.3%,高於美國、台灣(1.5%)等經濟體,原因包括日元貶值及過去貨幣寬鬆政策
- 日本出口受美國關稅影響,7 月出口衰退 2.6%,內部物價卻持續高於 3%,顯示通膨壓力未因出口減弱緩解
- 美國美元貶值 10%,市場擔憂若效仿日本,可能引發消費未顯著拉抬下的通膨傳導
日本勞動市場與移民政策
- 日本勞動市場極度緊縮,工資上漲追不上 3.3% 通膨率,導致購買力下降,類似壓力可能出現在美國
- 日本外國人口從 2012 年 200 萬增至 2024 年 380 萬,占總人口 3%,新政策開放非洲移民以解決鄉村勞動力不足
- 日本鄉村房地產因人口稀缺受壓,引進非洲移民旨在提振地方經濟,顯示勞動市場結構性挑戰
美國股市與經濟展望
- 美國股市高位震盪,道瓊上漲 135 點(0.3%)至 45,418 點,標普上漲 26 點(0.41%)至 6,465 點,納指上漲 94 點(0.4%)至 21,544 點
- 市場對美國經濟有三種觀點:需求減弱促降息、川普強調供給面改革不引通膨、學界憂關稅與獨立性挑戰導致政策兩難
- 台股上漲 108 點,收 24,413 點,顯示全球市場聯動,投資人需關注聯準會政策與數據真實性
蘋果新品與市場挑戰
- 蘋果將於 9 月 9 日發表 iPhone 17,推出輕薄 iPhone Air,2026 年推可折疊 iPhone,2027 年推 20 周年紀念款
- 蘋果銷量穩定,2024 年 iPhone 銷量 2.25 億支,預估 2025 年 iPhone 17 銷量 2.4 億支,但成長趨緩
- 高階機種(Pro/Pro Max)出貨比重從 2019 年 45% 升至 2024 年 61%,推升營收,顯示消費分化
蘋果供應鏈與反壟斷爭議
- 蘋果面臨中國與印度出貨選擇,印度關稅高,300 名中國工程師從印度調回中國,顯示供應鏈調整挑戰
- 馬斯克 XAI 控告蘋果與 Open AI 排他性合作違反反壟斷,ChatGPT 若整合 Siri 將獨占 iPhone AI 功能
- 蘋果研發支出占營收 6-7%,低於輝達(27%)及 Meta(30%),但憑市場壟斷權維持 AI 手機合作優勢
觀點整理
美國聯準會獨立性與理事會改組
-
川普對聯準會的影響與庫克解職爭議:
- 川普直接對聯準會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發出解職信,指控其涉及住房詐欺(將度假屋申報為自住住宅以獲取較低房貸利率),要求其立即離職。此舉引發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
- 庫克的住房詐欺問題雖非重大犯罪,但確有爭議,且可能需最高法院最終裁定其離職是否合法。川普的行動被認為是試圖改組聯準會理事會,進而影響貨幣政策。
- 市場反應顯示,30 年期國債殖利率上升 2 個基點至 4.9%,反映投資人擔憂川普若成功改組聯準會,可能導致短期降息加速,但中長期通膨壓力上升,推高長天期國債殖利率。
- 聯準會內部目前由拜登提名的理事(如 Jefferson、Michael Barr)偏向鴿派,未來若川普提名的理事逐漸取代現有成員,聯準會可能更傾向寬鬆政策。
-
聯準會獨立性挑戰與通膨預期:
- 歷史上,聯準會理事因故被解職的情況罕見,川普此舉為美國首次針對聯準會理事的「有因解職」訴訟,可能削弱聯準會獨立性。
- 研究顯示,中央銀行獨立性與通膨率呈負相關(如德國、瑞士的低通膨與高度獨立的央行)。聯準會若受政治干預,長期通膨預期可能上升。
- 川普主張聯準會應加速降息,理由是高利率對中小企業和房地產市場造成壓力,但主持人擔憂,若聯準會獨立性受損,可能助長通膨預期,導致長天期國債殖利率走高。
-
未來展望:
- 2026 年後,聯準會主席鮑爾(Powell)可能不再續任,川普提名的理事可能主導政策,短期降息預期增強,但長期通膨不確定性上升。
- 主持人提到,川普同時影響統計機構(如勞工統計局),可能導致經濟數據可信度下降,進一步加劇市場不確定性。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與數據可信度
-
川普解職 BLS 局長:
- 川普於 8 月 1 日閃電解職勞工統計局(BLS)局長,指控其操控數據,引發跨黨派專家與學界批評。主持人認為,統計局數據由多方公務員計算,單一局長難以操控,川普的指控缺乏依據。
- 新任 BLS 局長 EJ Anthoni 為右派經濟學家,認同數據被篡改的說法,可能加劇市場對未來就業數據(如 8 月、9 月非農數據)的質疑。
-
BLS 人力與資源問題:
- BLS 人力從高峰 2,450 人降至 1,900 人,川普的資本凍結計畫預計再裁 150 人,資源不足可能導致統計誤差,而非蓄意篡改。
- 主持人建議投資人應關注數據趨勢,而非單月數據,以應對潛在的不準確性。
美國國稅局(IRS)與行政效率
-
國稅局高頻更換與裁員:
- 川普上任以來已更換 4 位國稅局局長,最新局長 Billy Long 上任不到 2 個月即被撤職,調任美國駐冰島大使,形同「冷凍」。
- 國稅局因處理對等關稅、產業稅率調整及大規模減稅計畫,工作量劇增,但裁員 25% 導致效率下降,無法有效稽查富豪稅務。
-
影響與展望:
- 國稅局人力短缺與頻繁更換局長,可能削弱稅務系統效率,影響財政政策執行。
- 市場對國稅局及經濟統計部門的不信任,可能進一步推高長天期國債殖利率,反映通膨不確定性。
美國行政部門裁員與結構改革
-
大規模聯邦員工裁撤:
- 川普上任後解雇超過 5.1 萬名聯邦員工,包括國際開發署(USAID)與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研究所全員裁撤(100%)、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裁撤 86.4%、全球媒體署裁撤 84.8%。
- 小企業署裁撤 41.5%,教育部裁撤 33%,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裁撤 16%,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及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裁撤 5% 至 10%。
-
影響與爭議:
- 裁員導致行政效率下降,如信件回覆速度變慢,公共服務受影響。
- 川普稱裁員是對抗「深層政府」(民主黨派系官僚),以實現選民承諾,但可能削弱行政部門獨立性與功能。
美國經濟與房地產市場壓力
-
房地產市場低迷:
- 標普席勒房價指數顯示,6 月美國 20 大城市房價月減 0.25%,連續 4 個月下跌,年增幅降至 2.15%,成交量萎縮 3 至 4 年。
- 新屋銷售下跌 0.6%,年減 8%,建商積極出清庫存但需求低迷,主因是高利率衝擊。
-
降息理由與風險:
- 川普主張降息以緩解中小企業與房地產壓力,主持人認同其部分合理性,但警告若聯準會獨立性受損,可能引發通膨預期上升,類似日本因貨幣寬鬆與日元貶值導致的通膨惡化(日本通膨率達 3.3%,遠高於台灣的 1.5%)。
國際市場與歐洲動態
-
歐洲國債市場與法國政局:
- 法國總理巴魯宣佈信任投票,導致法國股市重挫 1.5%,法德國債殖利率差擴大至 78 個基點,創 4 月以來新高。
- 川普重提貿易保護政策,威脅對數位服務稅國家實施新關稅,可能對歐盟造成流動性衝擊。
-
美國與歐洲市場聯動:
- 國債市場自 4 月流動性危機後趨穩,聯準會與監管機構透過釋放流動性與放寬 SLR(補充槓桿比率)穩定國債價格,但川普的政策可能引發新一輪不確定性。
蘋果新品與市場挑戰
-
iPhone 新品計畫:
- 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宣佈 9 月 9 日發表 iPhone 17,推出輕薄的 iPhone Air,並計畫 2026 年推出可折疊 iPhone,2027 年推出 20 週年紀念款(曲面玻璃設計)。
- iPhone 銷量穩定(2024 年預估 2.25 億支,2023 年 2.28 億支),但成長趨緩,高階機種(Pro/Pro Max)占比從 2019 年的 45% 升至 2024 年的 61%,推高營收。
-
供應鏈與關稅挑戰:
- 蘋果面臨中國與印度出貨選擇困境,中國與印度關稅高企,富士康召回 300 名中國工程師從印度泰米爾納邦工廠返回中國,顯示美中關係緩和可能影響供應鏈布局。
- 蘋果手機市場壟斷優勢使其成為 AI 手機合作首選,但 XAI 控告蘋果與 Open AI 的排他性合作違反反壟斷法,可能限制其他 AI 應用(如 XAI 的應用程式)發展。
美國股市與經濟展望
-
股市表現:
- 8 月 27 日美股表現:道瓊上漲 135 點(0.3%)至 45,418 點,標普上漲 26 點(0.41%)至 6,465 點,納指上漲 94 點(0.4%)至 21,544 點,費半上漲 51 點(0.9%)至 5,807 點。
- 台股上漲 108 點,收於 24,413 點,美國股市整體處於高位震盪。
-
經濟歧見與三種觀點:
- 市場主流觀點:就業數據可能下修,消費動能減弱,聯準會應趁勢降息,股價估值緩步提升,但若急降息可能引發恐慌性賣壓,類似庫存循環末升段。
- 川普觀點:經濟表現強勁,降息非因經濟疲弱,而是為供給面改革(如減稅、放寬監管),類似 1990 年代科技泡沫前的生產力週期,科技進步將抑制通膨。
- 經濟學界觀點:通膨與經濟增速放緩,川普干預聯準會與關稅政策可能帶來副作用,政策操作空間縮窄,央行獨立性面臨挑戰。
日本經濟借鏡
-
日本通膨與貨幣政策教訓:
- 日本因過去貨幣寬鬆與日元貶值,通膨率達 3.3%,遠高於台灣(1.5%)與其他經濟體,出口衰退 2.6%,內部物價卻顯著上漲,顯示通膨傳導性強。
- 日本勞動市場緊縮,工資上漲追不上通膨,購買力下降,社會問題(如「東橫小孩」現象)加劇。
-
移民政策與勞動力:
- 日本開放非洲移民(奈及利亞、莫三比克等)以解決鄉村人口與勞動力不足問題,外國人口從 2012 年的 200 萬增至 2024 年的 380 萬,占總人口 3%。
- 移民政策旨在提振鄉村房地產,但可能加劇社會與經濟結構挑戰。
總結與投資建議
-
聯準會與行政機構獨立性:
- 川普對聯準會、勞工統計局與國稅局的干預,短期可能加速降息,但長期通膨不確定性上升,投資人應關注長天期國債殖利率走勢與經濟數據可信度。
-
科技與房地產市場:
- 蘋果憑藉市場壟斷與高階機種策略維持營收成長,但供應鏈與關稅問題需密切觀察。
- 美國房地產市場受高利率壓制,降息可緩解壓力,但需警惕通膨反彈風險。
-
投資思維:
- 短期內,美國股市高位震盪,投資人應關注非農數據趨勢而非單月表現。
- 中長期,生產力週期與科技進步仍是美股上漲動能,投資人應謹慎評估政策不確定性與通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