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
2025-08-20(三)川普出招,入股英特爾大股東?烏俄收尾,通膨還有戲?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股表現
- 亞洲股市受科技股回檔影響,盤前氣氛低迷,納斯達克指數因輝達股價重挫 3.5%,創 4 月關稅衝擊以來次大跌幅
- 標普 500 指數期貨早盤承壓,市場買盤承接意願高,顯示投資人對回檔後的市場信心仍存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10 點(0.02%),收 44,922 點,表現相對穩健;納斯達克下跌 314 點(1.46%),收 21,314 點
通貨膨脹與聯準會政策
- Jackson Hole 會議將聚焦通膨局勢,市場關注 PPI 與 CPI 脫鉤現象,核心通膨僵固性高,關稅通膨效應預計 10 月後顯現
- 川普施壓聯準會降息,認為當前無明顯通膨跡象,批評聯準會主席鮑爾拖延降息,重創房市,房貸利率高企導致交易量萎縮
- 花旗報告顯示通膨傳導鏈較長,上半年囤貨影響 CPI 與 PPI,電子產品價格跌幅達 10-15%,顯示通縮壓力
地緣政治與烏俄局勢
- 川普與澤連斯基及歐洲領袖會晤,推動烏俄和平談判,美國以空中力量協防烏克蘭,歐洲承擔地面支援
- 烏克蘭承諾向美國採購 1,000 億美元軍武,因戰爭結束可能縮減,歐洲軍工股重挫,原油價格跌至 65 美元/桶,進入空頭排列
- 川普強調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美國以情報分享與資源協助為主,預計一至兩週內達成停戰協議
美國房地產市場現況
- 美國房市交易量萎縮,房價開始下跌,中南部地區跌幅達 2.5-5%,疫情期間低利率購房成為划算投資
- 外國買家購房金額達 560 億美元,年增 33%,以現金購房為主,推高租賃需求,壓縮本土居民購房能力
- 川普推動降息以降低房貸利率,刺激市場買氣,美國全國地產經紀人協會報告顯示外國買家交易量達 7.8 萬筆
白宮入股英特爾與半導體政策
- 白宮計畫持有英特爾 10% 股權,取代晶片法案補助,成為第一大股東,超越貝萊德 8.9% 持股
- 英特爾股價本月飆漲 28%,本益比從 20 倍升至 53 倍,創 2002 年以來新高,市值增 250 億美元
- 美國商務部長強調打造本土晶片供應鏈,降低對台灣依賴,英特爾與聯電合作 6 納米與 12 納米廠,聯電有望豁免關稅
美國投資與基建熱潮
- 2024 年全球 FDI 衰退 11%,北美投資額成長 23%,達 3,430 億美元,蘋果、輝達等企業投資額達數千億美元
- 美國本土出口訂單亮眼,阿聯酋承諾投資 1.4 兆美元,歐盟採購 7,500 億美元,日本投資 5,500 億美元
- 台灣企業如台積電、鴻海、緯創在美投資擴大,台積電亞利桑那廠認列 64.47 億美元收益,獲關稅豁免
中國原油與產業競爭
- 中國與印度搶購俄羅斯原油,中國每日進口 7.5 萬桶,印度每月進口 40-50 萬桶,降低製造成本
- 烏俄戰事結束後,俄羅斯原油制裁解封,中國煉油廠成本優勢或受衝擊,影響其通縮產品輸出能力
- 川普深化印太戰略,強化與日本、澳洲、菲律賓軍事合作,台海與南海展現武力,對中國形成壓力
投資策略與週期思考
- 英特爾高層頻換與策略搖擺,錯過代工模式與先進製程,落後台積電,近期裁員與資本投入並存,顯示組織僵化風險
- 投資應避免單一個股風險,建議分散投資如費半 SOXX ETF,順應產業週期,降低個股波動影響
- 台股下跌 274 點,投資人需關注景氣回檔與庫存調整,川普政策或延長景氣週期,建議在回檔時逢低布局
觀點整理
全球股市與經濟概況
-
美股動態與科技股回檔
- 主持人指出,受科技股顯著回檔影響,亞洲股市盤前氣氛低迷。納斯達克指數因輝達股價重挫 3.5%,創 4 月關稅衝擊以來次大跌幅,標普 500 指數期貨也承壓。
- 美股雖處高位,但市場量能買盤承接意願高,顯示投資人視此次回檔為「漲多後的休息」。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10 點(0.02%),收 44,922 點;標普 500 下跌 37 點(0.59%),收 6,411 點;納斯達克下跌 314 點(1.46%),收 21,31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04 點(1.81%),收 5,671 點,均回測月線,跌幅有限。
- 二季度財報顯示,80% 公司超預期,但原物料與非必須消費品表現落後,能源與公用事業參差不齊,AI 股表現亮眼,未受商品關稅影響。
-
台股表現
- 台股下跌 274 點,主持人認為可能是情緒性休息或景氣面弱化反映,需觀察川普是否能延長本輪景氣循環,或進入兩到三年一次的庫存回檔。投資人應在景氣低點把握上車機會。
-
投資策略
- 主持人建議採「被動擇股、主動擇時」,在情緒回檔時布局,確保最差報酬為大盤水準,並追求超越大盤表現。分散投資(如 ETF 或市值前 50 大企業)可降低單一個股風險,順應生產力循環。
通貨膨脹與聯準會政策
-
通膨壓力與聯準會動向
- 主持人強調 Jackson Hole 會議將聚焦通膨局勢,特別是 PPI 與 CPI 脫鉤問題,以及核心通膨僵固性與關稅通膨的影響(預計 10 月至 11 月顯現)。
- 川普試圖限制聯準會緩降息,認為地緣政治緊張消退與原油價格下滑(布蘭特原油從 80 美元跌至 65 美元)降低通膨壓力,應加速降息。
- 花旗報告指出,通膨傳導鏈較長,上半年囤貨導致 CPI 與 PPI 未顯現商品通膨。電子產品(尤其 iPhone 16)價格跌幅達 10-15%,iPhone 17 可能進一步引發 3C 產品通縮。
-
降息預期
- 市場預期 9 月降息,甚至出現降兩碼論調。主持人認為聯準會若先降息一碼,可觀察關稅通膨後再決定後續步調,降低停滯性通膨風險,因供應鏈未收縮、地緣政治穩定。
- 歷史上 Jackson Hole 會議多偏鴿派,16 次會議僅 5 次美股收跌,跌幅超 1% 僅 2019 年與 2022 年。
地緣政治與國際局勢
-
烏俄戰爭尾聲
- 川普與澤倫斯基及歐洲領袖會晤,推動烏俄和平談判,美國以空中力量協防烏克蘭,歐洲提供地面支援。川普警告普丁若不簽和平協議將面臨困境,並明確表示烏克蘭不可能加入北約。
- 和平談判進展導致原油價格重挫(布蘭特原油跌至 65 美元,進入空頭排列),歐洲軍工股全面下跌。烏克蘭承諾向美國採購 1,000 億美元軍武,但因戰爭結束可能縮減。
-
戰略重心轉向西太平洋
- 烏俄戰爭結束後,川普將戰略重心轉向西太平洋,深化與日本、澳洲、菲律賓的軍事合作,在台海與南海展現武力,對中國形成壓力。
- 中國與印度過去搶購俄羅斯低價原油(中國日進口 7.5 萬桶,印度月進口 40-50 萬桶),支撐低成本製造優勢。戰爭結束後,俄羅斯原油制裁可能解除,衝擊中國煉油廠成本優勢。
美國房地產市場
-
房市困境
- 美國房市交易量萎縮,房價開始下跌,結束疫情期間「房市差但房價漲」的現象。疫情時低利率(2%)購房成為最佳投資,但目前高利率壓抑本土買氣。
- 外國買家以現金購房(年增 33%,達 560 億美元,7.8 萬筆交易),不受高利率影響,推高租賃需求,為外國房東帶來高回報,卻加劇本土居民購房壓力。
-
川普的降息訴求
- 川普批評聯準會主席鮑爾(稱其“too late”),認為高利率重創房市,導致民眾難取得房貸。他強調當前無通膨跡象,敦促 Jackson Hole 會議採鴿派立場,避免將關稅通膨納入考量。
半導體產業與供應鏈
-
白宮入股英特爾
- 美國政府計畫持有英特爾 10% 股權,取代晶片法案補助,成為最大股東(超越貝萊德 8.9%)。此舉旨在重建高階晶片製造產能,確保納稅人回報與國安考量。
- 英特爾受白宮入股傳聞及軟銀 20 億美元投資推動,股價本月飆漲 28%,本益比從 20 倍升至 53 倍,創 2002 年來新高。主持人對其長期獲利能力存疑,認為政策推動難掩技術與經營挑戰。
-
台積電與聯電的角色
-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廠認列 64.47 億美元投資收益,獲晶片關稅豁免,展現競爭力。主持人認為台積電雖面臨挑戰,但仍領先英特爾。
- 聯電因與英特爾在 6 納米與 12 納米廠合作,可能獲關稅豁免,成為受惠者。高通、瑞薩、英飛凌、聯發科等已在聯電投片,帶動營收成長。
-
美國半導體政策
- 財政部長貝森特支持出售 H20 晶片給中國,認為可抑制華為發展,同時改革政策確保晶片供應鏈根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強調晶片自主,減少對台灣依賴,樂觀看待英特爾崛起。
- 主持人對英特爾前景持保留態度,認為其過去錯失代工模式、技術落後台積電、高層頻換與裁員等問題,難以憑政策翻身。
投資趨勢與供應鏈佈局
-
美國投資熱潮
- 2024 年全球 FDI 衰退 11%,但北美成長 23%,達 3,430 億美元。2025 年美國投資額將更亮麗,蘋果(6,000 億美元)、輝達(5,000 億美元)、台積電(1,650 億美元)等帶動 AI 與基建熱潮,推升人力與基建需求。
- 多國承諾對美投資與採購,如阿聯酋(1.4 兆美元)、卡達(1.2 兆美元)、歐盟(7,500 億美元採購)、日本(6,000 億美元採購),推升美國出口訂單。
-
台灣企業赴美投資
- 台積電供應鏈(漢唐、凡軒、兆聯)及 AI 伺服器製造商(如環球晶 75 億美元、鴻海 4.5 億美元、緯創 5 億美元)積極赴美設廠,獲關稅豁免優勢。
- 和碩未公布赴美投資,股價從 120 元跌至 70 元(跌幅近 50%),反映市場對其基本面與關稅風險的擔憂。
投資哲學與風險管理
-
週期輪替與風險分散
- 主持人以「週期定理」比喻產業與個股起伏,強調大多數公司僅經歷一輪高低週期,少數能長期穩定。投資應避免執著單一個股,轉向 ETF 或費城半導體指數(SOXX)以分散風險。
- 以「養一條魚與養一池魚」比喻,分散投資可降低單一個股(如和碩)下跌的影響。
-
理性決策
- 主持人以「酒鬼看車」故事提醒投資人避免自以為清醒的誤判,應檢視自身優勢而非嘲笑他人錯誤。投資需謹慎判斷週期輪替,把握景氣低點布局。
總結
主持人認為,全球市場正處於高位回檔階段,投資人應關注 Jackson Hole 會議對通膨與降息的指引,以及川普政策對地緣政治、房市與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台股與美股短期波動為正常調整,長期看好美國 AI 與基建投資熱潮,台灣企業如台積電、聯電將受惠於供應鏈重組。投資策略上,強調分散風險與主動擇時,順應生產力循環,把握景氣低點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