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
2025-08-18(一)美俄峰會後,澤連斯基赴白宮!貿易戰尾聲,通膨剛開始?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與美股表現
- 美國股市持續創高,標普 500 指數上週漲幅 0.94%,道瓊指數上週漲幅 1.74%,納斯達克指數上週漲幅 0.81%
- 市場情緒樂觀,輝達本益比從兩年前 158 倍降至 54 倍,顯示科技巨頭獲利成長支撐估值
- 美國企業回購金額 8 月達 9,836 億美元,創 1982 年來同期新高,推升股價但不保證上漲
市場情緒與資金流向
- 美銀基金經理人報告顯示,8 月做多七大科技股比例從 20% 升至 45%,顯示資金集中風險資產
- 避險資產熱度下降,做多黃金比例從 40% 降至 12%,做空美元比例從 35% 降至 23%
- 美國 IPO 資金今年突破 400 億美元,超越過去低利率時期,顯示資金持續湧入美國市場
通膨與關稅影響
- 7 月 CPI 低於預期,但 PPI 高於預期,服務業通膨僵固性高,汽車修理費上漲 12%
- 商品通膨尚未完全反映關稅影響,未來數月若庫存消化完畢,可能加劇通膨壓力
- 川普計劃提高晶片關稅至 200%-300%,最快兩週內公佈,藥品關稅戰爭也將影響市場
美俄峰會與地緣政治
- 川普與普丁在阿拉斯加峰會無具體協議,澤倫斯基與歐洲領袖赴白宮爭取停火條件
- 普丁要求烏克蘭撤出頓內茲克與盧甘斯克以換取凍結前線,烏克蘭反對領土割讓但可接受治權讓步
- 川普推動停火以降低油價與通膨,俄羅斯 2025 年名目 GDP 僅 2.2 兆美元,經濟壓力促使和談
通膨壓制與能源價格
- 川普透過介入地緣衝突壓低能源價格,布蘭特原油價格目前低於年線
- 俄羅斯 2025 年財政赤字突破 5 兆盧布,石油與天然氣收入受限,經濟壓力加劇
- 通膨壓力來自核心通膨與關稅,服務業成本如住院費用漲 6%,二手車價格漲 4%
歷史週期與市場博弈
- 歷史週期會押韻但不重複,1970 年代通膨危機因錯誤利率政策與供給側失敗,川普試圖避免重演
- 市場情緒正向但未失控,標普 500 財報電話會議提及經濟衰退次數從 1,000 次降至 273 次
- 市場為多層博弈,投資人預判政策與資金流向,台股下跌 57 點收 24,277 點,持續高位震盪
後續觀察重點
- 傑克森霍爾會議將影響聯準會降息預期,需關注鮑爾對 7 月 CPI 與 PPI 脫鉤的看法
- 聯準會會議記錄將揭示 9 月降息幅度,市場預期為降一碼或兩碼
- 川普關稅政策進展將影響半導體與藥品產業,背後涉及加密貨幣與軍工集團利益博弈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Jackson Hole 會議與貿易戰背景:
- 市場高度關注本週 Jackson Hole 會議,特別是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的談話,預期將影響降息預期。
- 隨著貿易戰接近尾聲,商品通膨的傳導尚未完全顯現。川普預告本週將公佈晶片關稅(232 條款)的具體金額,若關稅超過 100%,對未進入美國市場的廠商衝擊將顯著,投資金額影響需後續觀察。
-
美股表現:
- 上週美股三大指數均上漲:道瓊指數週漲幅 1.74%,標普 500 指數週漲幅 0.94%,納斯達克指數週漲幅 0.81%,標普 500 指數創歷史新高。
- 儘管美股相較年初略高,當前估值基期並未過於誇張,市場情緒僅「稍微樂觀」。
-
科技巨頭與中小型股表現:
- 以輝達(NVIDIA)為例,其股價兩年前本益比高達 158 倍,現已降至 54 倍,顯示獲利成長快速,估值壓力減輕。
- 市場資金集中於「七巨頭」(大型科技股),導致中小型股難以跑贏大盤,等權指數表現不如權值指數。
- 美銀基金經理人報告顯示,8 月做多七巨頭的比例從 20% 升至 45%,顯示資金擁擠;做空美元(從 35% 降至 23%)、做多黃金(從 40% 降至 12%)情緒減弱,做多比特幣則升至 9%,顯示市場偏好風險資產。
-
企業回購與財報:
- 美國企業 8 月宣布回購金額達 9,836 億美元,創 1982 年以來同期紀錄,全年回購規模預計超 1.1 兆美元。領頭企業包括蘋果(1,000 億美元)、Alphabet(700 億美元)、摩根大通(500 億美元)、美銀(400 億美元)、摩根士丹利(200 億美元)。
- 回購雖具技巧性推升股價作用,但不保證上漲(如蘋果今年表現不佳)。二季度財報顯示,82% 的標普 500 公司超預期,推升指數創高,原因包括低預期與企業現金充裕。
-
投資收縮與資金流向:
- 貿易戰導致美國企業海外擴產意願降低,轉而增加國內投資或回饋股東,推升股價。
- 美國與加拿大居民偏好股票與基金投資,比例高於歐洲(義大利、法國、德國偏好房地產與現金),使美股易受風險買盤推動。
美股估值
-
估值比較與吸引力:
- 標普 500 指數本益比(PE ratio)自疫情後多維持 20 倍以上,德國 DAX 指數與英國富時 100 指數則在 10-15 倍間波動,顯示美股估值偏高但盈利能力強,吸引國際資本流入。
- 以本益成長比(PEG ratio)觀察,科技股(如輝達)因成長快速,估值吸引力仍存,支撐美股泡沫。
-
IPO 資金與市場動能:
- 美國 IPO 資金今年突破 400 億美元,超越往年高利率環境下的表現,顯示資金持續湧入美國市場。相較之下,香港 IPO 回升有限,英國與歐洲表現平平。
- 美股 ETF 買盤強勁,散戶資金流入迫使基金經理人持續加碼大盤,推升指數。
-
市場情緒與避險:
- 美國企業債與國債利差縮至 1998 年來最低(投資等級債利差 0.75%-0.76%),顯示市場對違約風險定價極低,信用市場強勁反彈。
- 股票資金配置比例達 54.8%,為 2007 年來最高,顯示樂觀情緒濃厚,但 91% 基金經理人認為美股短期高估。
- 避險型 ETF 資金流入創 4 個月新高,但黃金等避險資產熱度下降,槓桿型 ETF 資金流出,顯示市場「看多但不上槓桿」的謹慎心態。
美俄峰會
-
背景與進展:
- 川普與普丁在阿拉斯加峰會未達成具體協議,雖稱有「重大進展」,但關鍵議題(如烏克蘭戰爭)仍存分歧。
- 澤倫斯基與歐洲領袖今日(2025 年 8 月 18 日)赴白宮,尋求停火協議與安全保障,顯示談判進入關鍵階段。
-
各方立場:
- 川普:主張領土交換,贊成停戰監視部隊,尋求降低通膨(油價、天然氣價格下跌)與爭取諾貝爾和平獎。
- 普丁:要求烏軍撤出頓內茨克與盧甘斯克,換取凍結其他戰線,反對北約東擴與駐軍,認為北約安全保障是戰爭根源。
- 澤倫斯基:反對領土割讓,但可接受「治權讓渡、主權保留」,希望加入北約並支持停戰監視部隊。
-
談判前景:
- 達成協議需在領土歸屬、北約東擴與駐軍問題上妥協,難度高但非無解。「治權讓渡、主權保留」可能是突破點。
- 烏克蘭對加入北約的期待下降(2025 年僅 1/3 民眾認為可能),北約議題相對易處理。
- 停火後安全保障需靠歐洲軍事力量,減輕美國承諾壓力。
-
川普介入動機:
- 川普積極介入地緣衝突(如烏俄、印巴、中東、伊朗),旨在壓低能源與糧食價格,創造降息空間。
- 峰會細節外洩(包括會場地點、官員名單、餐點等),可能為川普刻意示威,顯示其談判掌控力。
通膨壓制
-
通膨現況與挑戰:
- 7 月 CPI 低於預期,但 PPI 高於預期,服務業通膨僵固性高。汽車修理費(漲 12%)、住院費(漲 6%)、二手車(漲 4%)等核心通膨壓力大,商品通膨尚未完全反映。
- 川普關稅政策(半導體關稅可能達 200%-300%)可能推升商品通膨,若庫存耗盡,通膨壓力將加劇。
-
能源價格與地緣政治:
- 川普壓低油價與糧價以創造降息空間,布蘭特原油價格過去一年半劇烈波動,現處年線以下。
- 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收入自 2022 年停滯,財政赤字擴大(2025 年突破 5 兆盧布),經濟壓力迫使其可能擴大能源供給,符合川普目標。
-
台灣議題:
- 川普稱習近平承諾其在任期間不攻打台灣,強調其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力,意圖穩定市場預期。
歷史會押韻
-
歷史教訓與政策:
- 主持人認為「歷史會押韻但不重複」,川普了解 1970 年代因錯誤利率政策與供給側改革失敗導致的通膨危機,因此重視供給側穩定(如壓低能源價格)。
- 庫存循環週期(2-4 年)與系統性風險(如 2000 年、2008 年)影響市場,但無法精準預測反轉時機。
-
市場預期與博弈:
- 投資者常以歷史週期(如網路泡沫、金融危機)判斷市場,但資金結構與政策環境每次不同,難以精準預測。
- 川普與市場、聯準會間存在博弈,Jackson Hole 會議將反映降息預期與政策對抗。
美股追蹤
-
指數表現:
- 8 月 15 日收盤:道瓊指數上漲 34 點(0.08%,44,946 點,創歷史新高);標普 500 指數下跌 18 點(0.29%,6,449 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87 點(0.4%,21,622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32 點(2.26%,5,752 點)。
- 輝達市值達 4.5 兆美元,超越羅素 2000 指數(3 兆美元),顯示科技股主導市場。
-
資金流向與情緒:
- 避險型 ETF 資金流入創 4 個月新高,但黃金等避險資產熱度下降,槓桿型 ETF 資金流出,顯示市場樂觀但謹慎。
- 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提及「經濟衰退」次數降至 273 次(今年低點),反映市場對衰退擔憂減弱。
市場博弈
-
多層次博弈:
- 市場為多重博弈環境,投資者、川普、聯準會均預判對方動作。主持人以「賣帽人與猴子」故事說明,市場參與者皆有「爺爺」(歷史經驗),無法簡單預測。
- 川普與聯準會在 Jackson Hole 會議的博弈,將影響降息路徑與市場預期。
-
投資策略:
- 短期行情難以預判,投資應聚焦高低基期與景氣變化,判斷資產價格是否合理。
- 市場情緒穩定樂觀,未達失控,但川普關稅戰影響尚未完全反映,需謹慎應對。
總結與展望
-
本週焦點:
- Jackson Hole 會議:鮑爾對 7 月 CPI/PPI 脫鉤的看法,將影響 9 月降息幅度(一碼或兩碼)。
- 聯準會會議紀錄:提供官員對降息的內部討論細節。
- 川普關稅政策:半導體關稅可能升至 200%-300%,藥品關稅戰(背後為加密貨幣與軍工集團對抗民主黨製藥集團)將影響市場。
- 台股表現:8 月 18 日下跌 57 點,收 24,277 點,持續高位震盪。
-
主持人態度:
- 對美股保持「右側保守」策略,認為當前情緒樂觀但不失控,建議等待情緒消退再行動。
- 川普積極介入地緣政治(烏俄、台灣等)旨在壓低通膨與能源價格,創造降息空間,但關稅政策可能推升商品通膨,需密切關注。
- 投資應以景氣高低與估值基期為依據,避免過度依賴歷史週期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