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0 02

2020-02-26(三)新冠肺炎令賣壓沉重,道瓊指數暴跌 879 點

  • 新冠肺炎令賣壓沉重,道瓊指數暴跌 879 點
  • 倒掛加深,前 Fed 最鴿官員:應立即降息 2 碼
  • 台幣反彈,終止連六貶
  • 南韓恐出現中國式停工,將殃及全球產業鏈
  • 鴻海富士康宣布,聘鍾南山擔任防疫復工總顧問

摘要整理

美股市場動盪與疫情影響

  • 美股持續重挫,道瓊指數單日下跌 879.44 點,跌幅 3.15%,收於 27,081 點,連續兩日累計下跌超過 1900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97.68 點,跌幅 3.03%,收於 3128.21 點,總市值縮水至 26.7 兆美元,波段跌幅達 5.2%
  • 恐慌指數 VIX 上漲 11%,反映市場避險情緒高漲,投資者大量湧入債市與黃金市場

債市異常與經濟衰退訊號

  • 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創歷史新低,出現殖利率倒掛現象,長期債券利率低於短期債券
  • 殖利率倒掛顯示市場對未來經濟悲觀,投資者偏好短期債券,預期六個月內可能出現經濟衰退
  •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預估聯準會降息一碼機率高達 93.7%,市場預期今年降息可能性極高

台股表現與台幣貶值

  • 台股逆勢上漲 5.36 點,漲幅 0.046%,收於 11,540.23 點,守住 11,500 點關卡,成交量達 1538 億元
  • 台幣連續六天貶值,總幅度約 2-3%,昨日升值 7 分,收於 30.402 元
  • 台股與美股短期連動性不強,但長期趨勢仍與美股高度相關,盤整期建議逢低布局

南韓供應鏈危機

  • 南韓疫情惡化,確診病例達 977 例,死亡 11 人,導致部分工廠停工,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
  • 南韓中間財出口占總出口 90%,其中半導體與面板產業占全球七成,供應鏈斷鏈難以轉單
  • 中國復工雖逐步好轉,但因缺乏南韓中間財,生產仍面臨挑戰,影響全球製造業

鴻海與合碩投資觀察

  • 鴻海本益比僅 8.59 倍,創歷史低位,外資賣超 5 萬張,投信買超 724 張,顯示市場分歧
  • 鴻海聘請鍾南山院士擔任防疫與復工顧問,預計復工進度加快,股價有望受提振
  • 合碩股價在季線與半年線間整理,若站穩半年線,後市看漲,適合關注中國復工題材

聯準會降息預期與邏輯

  • 市場預期聯準會因殖利率倒掛與經濟衰退訊號降息,但降息主要針對通貨緊縮與金融市場大幅下跌
  • 通貨緊縮對經濟傷害遠超通貨膨脹,日本長期通縮導致景氣蕭條,聯準會優先防範此風險
  • 金融市場大幅下跌(如 2008 年金融海嘯)促使聯準會降息以穩定信心,而非單純因景氣變差

原油與金價市場反應

  • 原油價格下跌 3.65%,受全球景氣低迷影響,需求預期不佳,第二季反彈機率低
  • 金價在 1640 美元左右震盪,市場避險情緒推升金價表現
  • 原油市場波動受供需變數影響,建議投資者觀察第三季中國需求回升情況再布局

盤整期投資策略建議

  • 盤整期股市忽高忽低,建議資金有限投資者降低進場頻率,如一至四周買進一次
  • 避免過早用盡資金,保留現金以應對進一步回檔,逢低分批布局為佳
  • 做空風險高,因回補壓力大,長期持有多頭部位相對穩健,適合等待市場回升軌道

觀點整理

美股市場

  • 整體表現

    • 美股持續重挫,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市場恐慌情緒擴大。道瓊指數 2 月 25 日下跌 879.44 點(跌幅 3.15%),收於 27,081 點;連續兩交易日累計下跌超過 1,900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97.68 點(跌幅 3.03%),收於 3,128.21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255.67 點(跌幅 2.77%),收於 8,965.61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55.12 點(跌幅 3.06%),收於 1,746.11 點。
    • 尖牙股(FAANG)跌幅顯著,蘋果跌 11.8%、微軟跌 14.4%、亞馬遜跌 9.1%、谷歌母公司跌 8.18%、臉書跌 11.6%,整體跌幅超越標普 500。
  • 市場評估

    • 目前美股處於修正階段,而非翻空,因半年線仍未跌破,本益比未泡沫化(標普 500 本益比降至 22 倍,較過去 27-28 倍縮減),且高檔無爆量下跌,顯示為緩跌而非大幅利空。
    • 主持人強調,兩三天內損失 15% 是重大修正,但不構成空頭市場,投資人應視為盤整期而非恐慌性賣出。
  • 投資建議

    • 盤整期內,投資人應避免頻繁交易,建議逢低布局,保留資金以應對進一步修正。資金有限者可降低進場頻率(例如一週或數週進場一次),資金充裕者可持續逢低買進,等待股市回升。

台股市場

  • 整體表現

    • 台股表現相對抗跌,2 月 25 日小漲 5.36 點(漲幅 0.046%),收於 11,540.23 點,守住 11,500 點關卡,成交量 1,538 億元,屬健康水準。
    • 台股因低基期已提前反應疫情影響,與美股連動性短期內不完全一致,但長期趨勢仍與美股連動。
  • 市場觀察

    • 台股短期呈現盤整(洗盤)格局,忽高忽低,容易讓散戶因波動而被清出籌碼。主持人形容為「雙殺盤」,多空雙方輪流獲利,難判斷明確多頭或空頭趨勢。
    • 台股抗跌原因包括美股期貨電子盤反彈、美國總統川普喊話等因素,緩解下跌壓力。
  • 投資建議

    • 散戶應避免頻繁盯盤,以免因盤整期波動而過早耗盡資金。建議逢低分批進場,資金有限者可延長進場間隔(例如一週或一個月一次),以保留後續布局能力。
    • 針對個股,鴻海本益比 8.59 倍,處歷史低位,外資賣超 5 萬張,但投信買超 724 張,技術面接近年線底部,若確認底部可望反彈。和碩則在季線與半年線間整理,站穩後有上漲潛力,適合關注中國復工題材的低基期個股。

債券市場

  • 美債殖利率

    • 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創歷史新低,出現殖利率倒掛(長期債券殖利率低於短期債券,如 1-3 個月期國庫券)。正常情況下,長期債券應有較高殖利率以補償持有時間成本,但目前市場搶購長期債券,反映對未來經濟前景悲觀。
    • 殖利率倒掛通常是經濟衰退前訊號,歷史經驗顯示倒掛後 6 個月可能陷入衰退,但若迅速恢復正常則影響有限。
  • 市場解讀

    • 投資人偏好短期債券(快速兌現),避免長期債券(未來 5-10 年兌現),顯示對長期經濟信心不足。
    • 主持人強調,殖利率倒掛反映市場悲觀預期,但不必然導致衰退,需持續觀察。

貨幣市場

  • 聯準會降息預期

    • 根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預估,聯準會降息一碼(0.25%)機率達 93.7%,市場普遍預期 2020 年將降息,時間點可能在未來數月或季度。
    • 主持人指出,聯準會降息決策並非僅基於景氣好壞,而是更關注以下兩因素:
      1. 通貨緊縮風險:通貨緊縮(如日本長期蕭條)比通貨膨脹更具破壞性,聯準會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透過量化寬鬆對抗通縮。
      2. 金融市場大幅下跌:聯準會傾向在資產泡沫破裂或市場信心崩潰時降息以穩定市場,而非直接回應景氣數據波動。
    • 過去案例(如 2000 年網路泡沫、2008 年金融海嘯)顯示,聯準會在市場大幅下跌時降息,而非等到景氣衰退確認。
  • 台幣表現

    • 台幣連續 6 天貶值,總幅度約 2-3%,2 月 25 日中場升值 0.07 元,收於 30.402 元。主持人預測,若美股持續崩跌,台幣可能繼續貶值。
    • 台幣貶值有利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人,主持人提到去年 12 月建議換美元的投資者已獲益,因台幣難回先前升值格局。

黃金市場

  • 價格表現
    • 金價在 1,640 美元左右震盪,受疫情引發的避險需求推動,恐慌指數(VIX)上漲 11%,顯示市場避險情緒高漲。
  • 市場解讀
    •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在疫情擴散及美股下跌背景下受到追捧,短期內價格維持高位震盪。
  • 投資建議
    • 主持人提到過去建議布局黃金的投資者已獲利,可抵消股票市場損失,顯示黃金在盤整期是穩健的避險選擇。

原油市場

  • 價格表現
    • 原油價格 2 月 25 日下跌 3.65%,自疫情爆發後持續在低點震盪,受全球需求疲弱影響。
  • 市場解讀
    • 原油價格受供需變數影響,疫情導致中國需求下降,第二季需求難以完全回升,短期反彈機率低。
  • 投資建議
    • 主持人建議暫不布局原油,因需求不確定性高,應觀察第三季中國景氣是否帶動需求回升,再考慮進場。

疫情影響

  • 全球疫情現況
    • 全球確診病例達 8 萬例,伊朗、義大利、南韓為疫情新重心,歐元區疫情擴散,市場悲觀情緒加劇。
    • 南韓確診 977 例,死亡 11 人,多國對南韓發布旅遊警示,台灣亦實施 14 天隔離。
  • 經濟影響
    • 疫情引發市場恐慌,推高債市及金價,壓低股市及原油價格。南韓停工可能導致供應鏈斷鏈,對全球經濟影響重大。
    • 中國復工率雖逐步提高,但受南韓中間財供應限制,復工效果受限。

供應鏈與產業影響

  • 南韓供應鏈
    • 南韓是貿易大國,出口占 GDP 44%,僅次於德國。中間財(半導體、面板、電池等)占出口 90%,對全球供應鏈影響深遠。
    • 南韓供應鏈高度壟斷(三星、台力士占面板產業 70%),無法輕易轉單至台灣(市占 20-30%)或其他地區。若南韓因疫情停工,中國復工將面臨中間財短缺,影響全球製造業。
  • 台灣企業
    • 鴻海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山擔任復工及防疫顧問,復工進度加快,股價受提振。主持人認為鴻海復工目標穩定,即使出現隔離或疫情反彈,影響有限。
    • 和碩等低基期個股因中國復工題材具投資潛力,技術面整理後可望上漲。

投資心態與策略

  • 盤整期心態
    • 主持人分享自身經驗,散戶常因小幅下跌(0.5-2%)急於攤平,導致資金過早耗盡。盤整期考驗投資人耐心,需避免過度交易。
    • 建議散戶減少盯盤,關注長期趨勢而非短期波動,逢低分批布局,保留資金以應對進一步修正。
  • 空頭與多頭判斷
    • 目前市場為盤整期,而非空頭。空頭趨勢通常呈現緩跌後急漲、再緩跌的模式(如 2008 年金融危機),台股現階段尚未出現此特徵。
    • 做空風險高,因需面對回補壓力;做多相對穩健,長期持有可降低波動影響。

其他觀點

  • 疫情控制與利多
    • 世衛組織提到藥物瑞德西韋可能於 6 月前推出治療方案,為潛在利多。若疫情擴散至美國本土,市場將面臨更大壓力,需另行分析。
  • 直播互動
    • 主持人鼓勵觀眾訂閱粉專(郵庭號財經號角)及 Telegram,分享即時財經訊息,並歡迎留言提問以進行深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