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財經記事本
2020 02

2020-02-14(五)美司法部新罪名起訴華為,道瓊下跌逾 100 點

  • 美司法部新罪名起訴華為,道瓊下跌逾 100 點
  • 疫情影響,美財長:貿易協議執行放緩
  • 湖北省通告,企業最快 2 月 21 日才能復工
  • 控竊取商業機密,美司法部新罪名起訴華為
  • 為什麼你現在不進場?
  • 政院拍板!產業紓困 600 億

摘要整理

美國對華為的司法行動與影響

  • 美國司法部以竊取商業機密為由起訴華為,罪名涉及過去 10 年對美國企業的侵害
  • 華為禁令寬限期將於 2020 年 2 月 17 日到期,可能影響其使用 Android 系統,後續是否延期備受關注
  • 起訴消息導致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128 點,收於 29423.31 點,跌幅 0.43%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 中國受武漢肺炎影響,經濟成長率預計下修,湖北省 Grown 復工率僅 30% 至 40%
  • 湖北省企業最快 2 月 21 日復工,疫情嚴峻可能延後,影響台商如建鼎的產量
  • 疫情確診病例達 59909 例,疑似病例 1.3 萬例,死亡人數達 1300 人,疫情擴及中國全境

台股與全球股市的表現與展望

  • 台股受疫情影響缺口下跌 8%,目前僅剩 3.2% 未補足,顯示補漲空間
  • 美股道瓊、標普、納斯達克等指數已補足缺口,台股與上證指數分別有 3.2% 與 6.36% 補漲空間
  • 外資持續買超台股,近 5 日買超 19.67 億,但散戶融券餘額增至 71.97 萬張,顯示看空情緒濃厚

台灣供應鏈與華為的關係

  • 華為對台廠營收占比不高,台積電約 15% 至 20%,其他台廠最多 30%
  • 華為供應鏈問題可能導致台廠營收衰退 15% 至 20%,促使台廠傾向選擇美方陣營
  • 美國司法部與川普在華為議題上步調不一,華為問題可能脫鉤美中貿易戰談判

經濟週期與投資策略

  • 武漢肺炎疫情屬經濟修正期,非全球經濟崩潰主因,適合加碼買進投資
  • 股市長期趨勢向上,2008 年金融危機下跌 50% 屬例外,當前修正期為布局機會
  • 投資者應避免恐慌性賣出,修正期投入資金可把握長期經濟向上趨勢

台灣政府紓困措施與觀光業展望

  • 台灣政府推出 600 億消費振興方案,接近 2009 年 800 億消費券規模,聚焦觀光與交通產業
  • 觀光業紓困金包括 54 億復甦資金與 300 億前瞻計畫,預計第一季到位
  • 觀光業第三季營收可能因紓困金爆發性成長,股市可能提前 2 至 3 個月反應

美中貿易戰與疫情影響

  • 美國財政部長美努欽表示美中貿易協議執行可能因疫情放緩,第二季將持續施壓
  • 疫情為一次性影響,美國對中國疫情控制有信心,美股持續創高
  • 下半年貿易戰進口金額議題可能重啟,美國總統大選將影響台股多頭壓力

觀點整理

美國對華為的起訴與影響

  • 美國司法部新罪名起訴華為:美國司法部以華為涉嫌竊取美國企業商業機密為由,於 2020 年 2 月 14 日正式起訴華為。此舉可能與華為禁令寬限期(2 月 17 日到期)有關,寬限期是否延長仍未確定。若到期後,華為將無法使用 Android 系統。
  • 對台廠供應鏈的影響:華為對台灣供應鏈的營收貢獻相對較小,約佔台積電營收 15% 至 20%,其他台廠最多約 30%。相較之下,蘋果供應鏈對台廠營收貢獻更大,約佔 60% 至 70%。若華為持續受壓,台廠營收可能受影響,但影響有限,因台廠更依賴蘋果供應鏈。
  • 美中貿易戰與華為議題脫鉤:主持人觀察到美國司法部的行動與川普政府近期釋放的利多訊息不一致,推測華為議題可能獨立於美中貿易戰談判,未來對整體股市影響可能減弱,但台廠需關注營收下滑風險(約 15% 至 20%)。

武漢肺炎疫情對經濟與股市的影響

  • 中國經濟與復工狀況
    •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中國經濟成長率將下修,湖北省企業最快 2 月 21 日復工,其他地區已全面復工,但復工率不一(如鴻海預估復工率 30% 至 40%)。復工有利股市(產出恢復),但增加疫情傳播風險。
    • 疫情數據:截至 2020 年 2 月 14 日,中國確診病例 59,909 例,疑似病例 13,000 多例,死亡人數 1,300 人,疫情已擴及全境。
  • 全球股市與修正期
    • 武漢肺炎引發股市修正,但不至於導致全球經濟崩潰。主持人認為,股市長期趨勢向上,修正期(如武漢肺炎)是投資布局機會,而非泡沫破裂(如 2008 年金融海嘯或 2000 年網路泡沫)。
    • 台股因疫情下跌約 8%,目前已回漲,僅剩 3% 缺口未補足;上證指數缺口約 6.36%。其他市場(如美股、德股、日股等)已補足缺口,美股甚至持續創高,顯示市場對中國疫情控制有信心。
  • 投資思維
    • 長期經濟趨勢向上,修正期(如 SARS、911、武漢肺炎)是買進時機,而金融性危機(如 2008 年)需避險。當前武漢肺炎屬修正期,適合加碼投資。
    • 投資者應避免等待類似 2008 年的重大崩盤,因聯準會貨幣政策敏感度高,泡沫破裂可能性降低。應把握修正期進場,而非期待大幅下跌。

台灣紓困方案與觀光產業

  • 紓困金額與影響
    • 台灣政府推出 600 億消費振興方案,針對觀光及交通產業(200 億)、復甦產業(54 億)及前瞻計畫(300 億)。金額與 2009 年金融海嘯時的 800 億消費券相當,顯示政府對疫情影響的重視。
    • 主持人質疑比例原則是否恰當,但認為大規模資金投入可能帶動觀光產業在第三季出現爆發性成長,股市可能提前兩三個月反應,建議投資者關注已跌至低點且符合紓困條件的觀光股。
  • 投資建議:觀光產業短期受疫情重創,但紓困資金到位後,有望快速復甦,投資者可考慮布局具潛力的觀光股。

美股與台股表現

  • 美股
    • 美股受華為事件及疫情影響,2 月 13 日道瓊下跌 128.11 點(0.43%,收 29,423.31 點),標普 500 下跌 5.51 點(0.16%,收 3,373.94 點),納斯達克下跌 13.99 點(0.14%,收 9,711.97 點)。
    • 儘管短期修正,主持人認為美股整體趨勢仍向上,無重大疑慮,顯示市場對疫情控制有信心。
  • 台股
    • 台股 2 月 13 日收 11,791 點,成交量 1,395 億,接近月線但未站穩,受季線反壓及疫情影響,短期可能進入盤整期。
    • 融券餘額增至 71.97 萬張(增加 24,188 張),顯示散戶看空情緒強烈,但外資持續買超(近 5 日買超 19.67 億,期貨多單達 41,598 口),形成法人與散戶對抗格局。主持人認為散戶看空時,市場常反向走高,當前盤整是布局機會。
  • 台股投資建議:台股缺口僅剩 3%,具補漲空間,投資者可趁修正期布局,但需注意技術面反壓及散戶賣壓。

美中貿易戰與全球經濟展望

  • 美中貿易戰
    • 美國財政部長美努欽表示,疫情對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執行影響有限,進口要求可暫緩至第二季。主持人認為,上半年疫情可作為中國經濟表現不佳的理由,但下半年貿易戰壓力將重現,特別是進口金額問題。
    • 2020 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可能推升美股,進而帶動台股表現。
  • 全球經濟:疫情為一次性衝擊,不會長期影響經濟。美股創高顯示對疫情控制的信心,台股與上證則具補漲潛力。

債券投資建議

  • 美國固定收益債券:主持人認為 2020 年配置債券無太大問題,因經濟形勢不明朗(美股去年漲幅 23%,今年漲幅可能放緩)。聯準會降息可能性低,但景氣不確定性高,債券可作為避險資產。

其他觀點

  • 情人節輕鬆互動:主持人以幽默方式提及情人節,建議投資者將股市修正視為「老天爺送的禮物」,把握布局機會。
  • 長期投資心態:強調長期經濟向上,投資者應專注修正期進場,而非等待難以預測的大崩盤。當前武漢肺炎為修正期,適合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