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
2024-06-28(五)景氣燈續揚,美 Q1 GDP 上修,亞幣競貶潮 2024 搶買美元?
摘要整理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
- Q1 GDP 季增年率終值為 1.4%,高於預期的 1.3%
 - PCE 物價指數季增年率 3.4%,高於預期的 3.3%
 - 預測 Q2 GDP 增速將回升至 2% 左右
 
消費疲軟跡象
- 6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 3 個月下滑至 73
 - 核心耐用品訂單 5 月創 3 年來最大降幅,下滑 0.6%
 - 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達 23.3 萬,為 2021 年底以來最高
 
台灣經濟表現
- 5 月景氣對策信號燈 35 分,連續兩個月維持黃紅燈
 - 5 月房屋買賣移轉 3.49 萬棟,創 3 年新高
 - 外資近 5 天賣超 930 億新台幣,但台股仍在高位
 
貨幣市場變化
- 美元指數年初至今上漲 3.36%
 - 日圓兌美元貶破 160,創 24 年新低
 - 新台幣持續貶值,近期貶至 32.5 元左右
 
美國總統大選影響
- 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 46.5% 略高於拜登的 45.2%
 - 市場擔憂大選後可能出現大規模舉債
 - 聯準會主席人選變動可能影響貨幣政策獨立性
 
法國國會選舉變數
- 右翼政黨國民聯盟民調支持率達 35%
 - 馬克宏所屬復興黨支持率僅 20% 左右
 - 右翼勝選不太可能對歐洲整體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通貨膨脹影響
- 過去 53 個月物價累計上漲約兩成
 - 新車價格從 150 萬上漲到 180 萬,增加 30 萬
 - 通膨年增率雖已下降至 2 - 3%,但累積效應仍明顯
 
投資思維與決策
- 同一數據可能導致不同投資決策,需注意表述方式
 - 均值回歸原理適用於多數經濟和市場現象
 - 建議關注經濟週期位置,而非預測單一事件
 
市場展望
- 美股四大指數仍在高位盤旋,費半指數表現最強
 - 台股雖外資持續賣超,但內資支撐下仍維持高檔
 - 歐股獲利持續創新高,政治因素影響有限
 
投資建議
- 關注經濟週期變化,而非過度關注單一政治事件
 - 留意通膨累積效應對消費和投資的長期影響
 - 持續學習不同投資思維,提升決策能力
 
觀點整理
- 
美國經濟與數據
- 美國第一季 GDP 修正值為 1.4%,高於市場預期的 1.3%,顯示經濟擴張。
 - 第一季 PCE 物價指數年增率為 3.4%,高於預期的 3.3%,通膨數據也略高於預期。
 - 美國第二季 GDP 預計將加速至 2% 左右,主要受 AI 帶貨潮的影響。
 - 美國 5 月核心耐久財訂單創下三年來最大降幅,暗示消費可能存在衰退風險。
 - 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來到 23.3 萬,為 2021 年底以來最高水準。
 - 美國消費數據並非全面大好,可能因為高利率導致消費保守。
 
 - 
股市表現
- 美國四大指數在高位盤旋,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勢最猛但也回落最快。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36 點,收在 39,164 點。
 - 標普 500 指數小漲 5 點,收在 5,482 點。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53 點,收在 17,858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31 點,收在 5,421 點。
 - 台股小跌 80 點,收在 22,907 點,失守五日線。
 - 台股成交量為 4,415 億。
 
 - 
台灣經濟與房市
- 台灣 4 月和 5 月景氣對策信號燈皆為黃紅燈 35 分。
 - 台灣 5 月房屋買賣移轉棟數為 3.49 萬棟,為近三年新高。
 - 台灣景氣處於上行週期,但非失控性暴漲。
 - 台灣通膨有升高的趨勢。
 
 - 
外匯市場
- 美元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了 3.4 36%。
 - 新台幣持續走貶,創下近幾個月新低,約在 32.5 元左右。
 - 亞洲貨幣普遍走貶,日圓貶破 160,創下對美元新低。
 - 外資連續五天賣超台股,但台股仍上漲,顯示內資買盤強勁。
 - 外資今年以來買超台股金額不足 800 億,但台股卻從萬八漲到 23,000 點。
 - 新台幣貶值與台股走勢脫鉤,與過去新台幣升值帶動台股上漲的情況不同。
 - 由於美國和台灣的利差較大,市場仍偏好持有美元。
 
 - 
通膨與消費
- 全球通膨呈現僵固性,甚至有小幅彈升。
 - 雖然通膨年增率看起來不高 (約 2% - 3%),但過去幾年物價已上漲兩成。
 - 美國 6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顯示消費走疲。
 - 新車價格下跌,但平均價格仍高於過去,導致消費壓力。
 
 - 
美國總統大選與政策
- 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即將開始。
 - 川普民調與拜登不相上下,甚至在部分民調中領先。
 - 市場擔憂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
 - 拜登的政策較為可預測,而川普的政策則具有不確定性。
 - 市場擔憂兩黨的財政支出政策可能導致美國政府持續舉債。
 - 川普曾表示可能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引發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
 - 市場認為目前美國股市的風險是短期風險,不影響長期景氣循環。
 
 - 
法國選舉
- 法國即將舉行選舉,中間偏右翼的派系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勝。
 - 法國總統馬克宏解散國會,提前改選,是一場政治豪賭。
 - 目前偏右的國民聯盟民調領先,可能成為第一大黨。
 - 右派政黨並未明顯表態脫歐,政策變動可能有限。
 - 歐股的 EPS 已經連續一個季度創下歷史新高。
 
 - 
投資觀點
- 投資不應過度依賴預測,而應關注景氣週期。
 - 數據本身沒有意義,投資人對數據的解讀會產生不同的投資決策。
 - 市場存在均值回歸現象,沒有人可以永遠保持優異表現。
 - 政治風險是短期風險,不影響長期景氣循環。
 - 讀書對於建立系統性思維很重要,可以從不同角度學習財經知識。
 
 
閱讀推薦書籍:《投資決策的關鍵解答》
內容特色
- 採用對答式撰寫方式,非系統性教學
 - 訪問多位華爾街著名投資人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包含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康納曼等專家見解
 
主要議題
- 探討同一數據如何導致不同投資決策
 - 分析投資心理學對決策的影響
 - 介紹均值回歸等週期投資思維
 
實例說明
- 使用醫生手術建議比喻來解釋數據解讀差異
 - 以靶子投擲硬幣實驗說明均值回歸原理
 - 討論考試成績與投資表現的類比關係
 
閱讀價值
- 提供多元專家觀點,拓展投資思維
 - 幫助讀者理解數據解讀背後的心理因素
 - 強調長期週期思維在投資決策中的重要性
 
Last updated on
